青少年时期经历家庭暴力者心理韧性的质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时期经历家庭暴力者心理韧性的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基于社会建构论心理学思想,运用话语分析及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三名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进行深入分析,考察了心理韧性在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身上的建构过程。并得出以下结论: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的心理韧性是个人和家庭内关系(即,家庭暴力)在个人、家庭外关系以及社会文化三方面建构的一种主体性叙事。首先,在心理韧性的个人和关系层面上,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的心理韧性体现的是个人对不良家庭关系的建构过程,即,从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着个人——家暴(关系)——主体(个人)的循环建构过程,并通过表现了心理韧性的各种积极转化最终完成对于家庭暴力的主体性建构。其次,心理韧性的个体建构层面包括个人、关系以及社会文化三个方面。个人方面是指个人利用个人资源来建构家暴中受到的影响;关系方面是指在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转变生活系统、脱离了原生家庭关系之后,个体在朋友关系、学校关系、伴侣关系、工作关系中重新学习的过程;社会文化方面主要是指社会主流家暴叙事、父权社会的性别不平等文化以及心理韧性文化符号的影响。再次,在心理韧性的叙事层面上,可以观察到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的心理韧性在自我叙事上的不断丰厚化、家暴叙事上的外化以及一种“苦尽甘来”的浪漫剧式的叙事情节。
【关键词】:心理韧性 经历家庭暴力 社会建构论 话语分析 叙事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15
- 1.1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7-8
- 1.1.1 研究内容7-8
- 1.1.2 研究意义8
- 1.2 青少年时期经历家庭暴力者研究综述8-11
- 1.2.1 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的现状8-9
- 1.2.2 家庭暴力对经历家庭暴力青少年的影响9-11
- 1.3 心理韧性研究综述11-12
- 1.3.1 心理韧性的定义11
- 1.3.2 心理韧性研究回顾11-12
- 1.4 青少年时期经历家庭暴力者的心理韧性研究综述12-15
- 2 应用理论、研究方法与对象15-19
- 2.1 应用理论15-16
- 2.2 研究方法16-18
- 2.2.1 质性研究16
- 2.2.2 话语分析16-17
- 2.2.3 研究伦理17-18
- 2.3 研究对象18-19
- 3 分析结果19-57
- 3.1 对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M的心理韧性分析19-33
- 3.1.1 躯体暴力中的顽强生命力的建构19-22
- 3.1.2 精神暴力中的个人积极生活信念的建构22-25
- 3.1.3 “麻木”到“界限”的建构25-28
- 3.1.4 “原始家庭关系”到“亲密关系”的收获28
- 3.1.5 积极信念的从何而来?以及“无处可说”的家暴28-31
- 3.1.6 小结:“苦难”的“天将降大任”31-33
- 3.2 对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W的心理韧性分析33-44
- 3.2.1 “攻击性”到“力量感”的建构33-36
- 3.2.2 “自卑”到“自信”的建构36-39
- 3.2.3 “控制”到“反控制”的“自我领地”隐喻39-40
- 3.2.4 求助脚本的“缺失”到“解决”40-41
- 3.2.5 “单薄”到“丰厚”的叙事建构41-42
- 3.2.6 小结:突破“控制”的丰富叙事42-44
- 3.3 对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C的心理韧性分析44-57
- 3.3.1 “内化”到“外化”的家暴叙事44-46
- 3.3.2 “矛盾”到“释然”的建构46-47
- 3.3.3 “家庭关系”到“朋友关系”的建构47-49
- 3.3.4 “压抑”到“宽容”的建构49-51
- 3.3.5 “单支线”到“多支线”的女性关系叙事建构51-52
- 3.3.6 老年人的家庭暴力更少?以及心理韧性的文化符号“命”52-54
- 3.3.7 小结:“关系”中的女性叙事54-57
- 4 结论与讨论57-63
- 4.1 青少年时期经历家暴者心理韧性的建构57-60
- 4.2 心理韧性的主体建构性60
- 4.3 引入心理韧性教育60-61
- 4.4 研究不足以及反身性思考61-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69
- 附录A:访谈提纲67-68
- 附录B:访谈知情同意书68-69
- 个人简介69-70
- 导师简介70-71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贵明;家庭暴力现象透视[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王启杰;;女性家庭暴力:表现、特征、危害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3 裴宝莉;;家庭暴力庇护机构的反思与完善[J];沧桑;2008年06期
4 赵奕;;家庭暴力的心理学研究综述[J];大众文艺;2010年19期
5 曾世红;;从女性的角度看家庭暴力的防治[J];群文天地;2011年18期
6 谢小琴;王小丁;;我国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原因研究综述[J];文史博览(理论);2011年10期
7 罗莉娅;;农村家庭暴力的产生及其解决途径[J];农业考古;2011年06期
8 许霞;;基督徒妇女如何面对家庭暴力[J];天风;2013年10期
9 娄长春;;医师与家庭暴力:伦理学考虑[J];医学与哲学;1993年04期
10 张敏浪;;浅谈家庭暴力之成因及其防范必要性[J];青春岁月;2013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当代中国家庭暴力探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江文庆;杜亚松;;家庭暴力环境:儿童虐待的形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飞;;浅析家庭暴力[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4 黄克界;;论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的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孙苑芳;孙越隆;;关于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贵阳市个案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符琼芬;孙雨寒;;家庭暴力案件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庞明慧;;《中国妇女报》家庭暴力报道内容分析[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9 王歌雅;;家庭暴力的背景因素与惩处机制[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孙秀慧;;家庭暴力对受害女性的影响初探[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家庭暴力轻的也应法治[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张俊凤;用法规制止家庭暴力[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记者席淑君 通讯员张军萍;青岛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N];中国妇女报;2002年
4 杨涛;家庭暴力与职务高低无关[N];中国妇女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翠燕;遭遇家庭暴力就勇敢地站出来[N];赤峰日报;2005年
6 薇薇安 辛文;家庭暴力不容忽视[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孟群华 潘华虹;为何产生家庭暴力 半数公众不知内因[N];中国人口报;2003年
8 周华 邓苏勇;我国开始重视家庭暴力防治[N];中国审计报;2002年
9 福联;应明确规定制止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10 陈本建;在生活中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非法律方式解决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杨肖光;家庭暴力干预政策过程分析及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于涓;女性视角下的夫妻间权利义务平衡[D];武汉大学;2012年
6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雅蓉;论家庭暴力行为及其法律规制[D];山西大学;2007年
2 黄迎;上海孕产妇家庭暴力现状及服务机构应对能力的现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莫良丰;民事保护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事前法律救济[D];湘潭大学;2008年
4 邓刚健;和谐社会背景下反家庭暴力的法理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管霜梅;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周洁;试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陈庆鹏;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都正伟;家庭暴力及其防治对策[D];南昌大学;2008年
9 管燕燕;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朱琦辉;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时期经历家庭暴力者心理韧性的质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36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43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