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社会转型期学生的人格培养

发布时间:2017-07-26 19:00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学生的人格培养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 学生 人格培养 学校教育


【摘要】:健全人格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迅速转型的时代,在互联网、社会变革、全球化等因素作用下,学生的人格培养面临各种挑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建立全方位立体教育系统,包括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心理教师、团组织等多主体在内,同时,建立连续教育系统和多维空间教育系统,利用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培养。
【作者单位】: 太原学院;
【关键词】社会转型 学生 人格培养 学校教育
【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新建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GH-1509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健全人格培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迅速转型的时代,在互联网、社会变革、全球化等因素作用下,学生的人格培养面临各种挑战。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建立全方位立体教育系统,包括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心理教师、团组织等多主体在内,同时,建立连续教育系统和多维空间教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诚德;对素质教育与人格培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0年08期

2 颜世明;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08期

3 唐骏;试论五年制医卫类高职生的人格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07期

4 范才谋;自我表现效能感与学生人格培养[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王艳玲;;论“小五”人格模型对儿童人格培养的启示[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0期

6 杨柳;;论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人格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08期

7 《大学生网络教育与人格培养》课题组;崔勇;;关于大学生网络教育与人格培养关系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7期

8 马志亮;;语文教学与人格培养密不可分[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18期

9 文君,吴芳;大学生的人格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1998年05期

10 李岩;;语文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的促进作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湖南省临澧县四中子课题组;;校园文学与高中生人格培养策略研究[A];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首届全国校园文学研究高峰论坛成果——校园文学研究[C];2011年

2 杜建兰;;小学生人格培养中的幽默因素浅谈[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黄荣;杨柳;;体育德育过程中的人格培养[A];山东体育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陶红燕;;在激扬文字中铸塑学生的人格[A];江苏省教育学会、江苏省写作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锋;人格养成是培养新同志的必修课[N];四平日报;2009年

2 孙云晓;教育不能忽视人格培养[N];人民日报;2006年

3 阿蛮;对后代的人格培养是为人父母的天职[N];中国社会报;2011年

4 商州区西郊中学 苏昭红;历史教学与人格培养的结合[N];商洛日报;2007年

5 丁小龙;化学教学中的人格培养[N];甘肃日报;2008年

6 余翔林;学以致大 熏陶人格尤是根本[N];光明日报;2002年

7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精神与人[N];解放日报;2005年

8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韩仓小学 侯登强;学校教育的根基是人格培养[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江山;高等教育应重人格培养[N];人民日报;2011年

10 石芝谋;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刻不容缓[N];贵州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兰;论素质教育视野下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D];西安工业大学;2013年

2 于骞;大学生积极人格培养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3 涂兰娟;浪漫主义与中职生人格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4 许丹;大学生学习无聊、无聊倾向与自立人格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5 章庆伟;创新阅读与人格培养[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苏小七;孝道人格的理论探讨及实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庄黎黎;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格培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3年

8 刘赏;元代美术教育中的人格培养及当代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9 赵宇洋;论大学生生态人格培养[D];山东理工大学;2014年

10 陈书平;民国江西新教学校及其基督化人格培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77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577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a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