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焦点解决取向下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对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1 22:32

  本文关键词:焦点解决取向下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对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生 学业自我效能感 焦点解决 学习倦怠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以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大二高职生为研究对象,旨在调查该院高职生学习倦怠总体情况,以此来为后期实施团体辅导干预提供可行性依据;通过进一步检验焦点解决取向下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对高职生学习倦怠干预的有效性,从而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改善高职生学习倦怠时提供积极有效的方法。研究方法一: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对大一、大二的高职生发放500份综合问卷,该问卷由“学习倦怠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组合而成。问卷回收完毕后,将回收的有效数据录入SPSS17.0进行分析处理。研究方法二:采用实验法。通过“学习倦怠问卷”选出28名自愿加入本团体的符合条件的高职生,随机选取14人为实验组,14人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八次的焦点解决取向学习倦怠团体辅导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团体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对照组的前后测以及四周后追踪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在回收的456份有效问卷中,存在学习倦怠的学生约占总数的41.2%。(2)性别维度上,男生的学习倦怠总得分高于女生,且差异显著(P0.05)。(3)是否独生子女维度上,独生子女的学习倦怠总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且差异显著(P0.05)。(4)生源地上,城镇学生的学习倦怠总得分高于农村学生,且差异显著(P0.05)。(5)年级上,大一学生的学习倦怠总得分高于大二学生,且差异显著(P0.05)。(6)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学习行为自我效能感两个维度与高职生的学习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且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预测高职生学习倦怠(调整后R2值为0.304)。(7)对照组在不接受团体辅导的情况下,前后测得分在学习倦怠总分以及各维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8)在经过焦点解决取向学习倦怠团体辅导后,实验组的学习倦怠总分以及各维度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团体辅导前得分(P0.05),在四周后的追踪测评中实验组的数据结果亦是如此。研究结论:(1)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倦怠整体程度偏高。(2)高职生学习倦怠在人口学变量: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年级上的各项得分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显著差异。(3)学业自我效能可以有效预测学习倦怠程度。(4)焦点解决为取向的团体辅导对改善高职生学习倦怠水平不仅有即时的显著效果,而且还有延续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高职生 学业自我效能感 焦点解决 学习倦怠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1 文献综述9-19
  • 1.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9-10
  • 1.1.1 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概念9
  • 1.1.2 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相关研究9-10
  • 1.2 学习倦怠的研究10-13
  • 1.2.1 学习倦怠的概念10-11
  • 1.2.2 学习倦怠的测量11-12
  • 1.2.3 我国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现状12-13
  • 1.3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的研究13-16
  • 1.3.1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简介13-15
  • 1.3.1.1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基本阶段13-14
  • 1.3.1.2 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的核心工具14-15
  • 1.3.2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15-16
  • 1.3.2.1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概念15
  • 1.3.2.2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研究15-16
  • 1.4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16-19
  • 1.4.1 以往研究的不足16
  • 1.4.2 研究目的16-17
  • 1.4.3 研究意义17
  • 1.4.4 研究假设17
  • 1.4.5 研究思路17-19
  • 2 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的调查研究19-26
  • 2.1 研究目的19
  • 2.2 研究方法19-20
  • 2.2.1 研究对象19
  • 2.2.2 研究工具19-20
  • 2.2.3 施测与数据处理20
  • 2.3 研究结果20-23
  • 2.3.1 高职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20
  • 2.3.2 不同性别的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比较20-21
  • 2.3.3 是否独生子女的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比较21
  • 2.3.4 不同生源地的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比较21-22
  • 2.3.5 不同年级的高职生学习倦怠状况比较22-23
  • 2.3.6 高职生学习倦怠与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23
  • 2.4 分析与讨论23-25
  • 2.4.1 高职生学习倦怠总体状况分析23-24
  • 2.4.2 高职生学习倦怠在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24-25
  • 2.4.3 高职生学习倦怠与高职生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分析25
  • 2.5 小结25-26
  • 3 高职生焦点解决取向学习倦怠团体辅导方案设计26-34
  • 3.1 研究目的26
  • 3.2 团辅设计目标26
  • 3.3 团体名称与性质26
  • 3.4 团体成员26
  • 3.5 团体次数26
  • 3.6 设计团辅方案的依据26-27
  • 3.6.1 理论依据26-27
  • 3.6.2 事实依据27
  • 3.7 团体辅导设计的模式27-34
  • 4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对高职生学习倦怠的干预研究34-46
  • 4.1 研究目的34
  • 4.2 研究方法34-35
  • 4.2.1 研究工具34
  • 4.2.2 研究被试34-35
  • 4.2.3 实验设计35
  • 4.2.4 施测与统计处理35
  • 4.3 研究结果35-42
  • 4.3.1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干预前的同质性检验35-36
  • 4.3.2 对照组前测、后测及四周后测的差异检验36-37
  • 4.3.3 实验组前测、后测及四周后测的差异检验37-38
  • 4.3.4 实验组、对照组的后测及四周后测数据的差异检验38
  • 4.3.5 团体单元反馈单的分析38-39
  • 4.3.6 团体总回馈表的分析39-40
  • 4.3.7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前后成员学习态度的变化40-41
  • 4.3.8 部分成员反馈的内容41-42
  • 4.4 分析与讨论42-46
  • 4.4.1 焦点解决取向下学业自我效能感团体辅导的有效性42-43
  • 4.4.2 焦点解决团体辅导干预效果的原因探讨43-46
  • 5 研究结论46-48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46
  • 5.2 本研究的创新46
  • 5.3 本研究的不足46-48
  • 参考文献48-52
  • 附录52-62
  • 致谢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冬泉,刘电芝,曾欣然;培养小学生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吴国来,王国启;自我效能感与教学效能感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3 陈朝新;论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培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4 李广乾,徐晓银;职校生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及提高对策[J];职教论坛;2005年12期

5 潘乐英;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的影响及其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6 周文霞;郭桂萍;;自我效能感:概念、理论和应用[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王艳喜;雷万胜;;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当代经理人;2006年04期

8 韦毅嘉;;教育领域中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9 林静;;如何在教学中提升职校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J];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16期

10 张莉;张国敏;;教师自我效能感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芝;;提高小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王福兴;沃建中;倪牧宇;;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发展特点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雪梅;陈旭;;青少年社会自我效能感问卷的初步初步编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郭占基;刘晓明;;小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王贺立;;高中生学习投入与应激和自我效能感关系的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亚男;张景焕;石孟磊;;压力情境下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乐燕;刘晓虹;;自我效能感与晕船症状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王小平;吴李生;;新犯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分析[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9 陆昌勤;方俐洛;凌文辁;;企业管理自我效能感量表的建构[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10 张焕;尤扬;;高中生英语自我效能感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西小学 殷延冲;培养后进生自我效能感[N];徐州日报;2008年

2 崔丽清;提升学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洪秀敏;由内而外影响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仲理峰 应用心理学博士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创新需要自信[N];经济日报;2013年

5 汪智慧;优等生为何行为“跑偏”[N];健康报;2003年

6 林晓 心理学硕士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完美人格潜藏内在矛盾[N];北京科技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丽娜;自我效能感和集体效能感的关系研究:来自两个群体的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娟;三级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跨文化护理自我效能感结构及发展模型探索[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韩力争;大学生创业自我效能感结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涛;高校辅导员胜任力、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6 杨小虎;英语听力学习中提取抑制、焦虑和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保胜;大学生生涯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及其应用[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小为;流动幼儿父母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宇;基层带兵人自我效能感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李钉;青年企业员工个人奋斗、自我效能感与幸福感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冷淑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就业压力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6 赵海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求助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7 孙振军;冒险疗法对工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金尤景;孕妇教室对孕妇产前抑郁和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效果评价[D];延边大学;2015年

9 吴日晖;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自尊、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干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许阳;英语专业学生自我效能感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6585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6585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7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