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地区异质性检验

发布时间:2017-08-13 01:16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人口规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地区异质性检验


  更多相关文章: 高等教育人口扩张 高等教育大众化 经济增长 异质性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对经济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通过建立数理模型阐释了高等教育人口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并使用1995年到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我国高等教育人口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以及这一作用在不同地区的异质性。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表明,我国高等教育人口扩张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且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要大于东部地区。为了克服由反向因果引起的内生性偏误,本文使用2SLS方法进行了相应处理,结果依旧稳健。本文的研究对于制定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作者单位】: 上海建桥学院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高等教育人口扩张 高等教育大众化 经济增长 异质性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教育机会分配公平性的配套改革问题研究”(10CJY009) 国家自科基金项目:“基于DMSP/OLS数据的政治关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71503165)
【分类号】:G40-05
【正文快照】: 一、引言 自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人学率超过15%,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入大众化阶段;2005年,我国高等教育毛人学率达到21%,提前完成《教育事业“十五”规划和201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君敏;一部侧重实证分析的书——《新疆经济增长点研究》简介[J];新疆社科论坛;2002年01期

2 ;创业与经济增长[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18期

3 吴晶妹;信用活动对经济增长的长期效应[J];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03期

4 罗桂元;论创新发明与经济增长[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3期

5 范方志,李军波;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J];娄底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6 柳德江,殷凤玲;教育投资对云南经济增长的作用和贡献[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10期

7 曲涛;贾劝宝;;论陇东老区经济增长质量的改善[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8 王国平;我国经济增长面临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蒋伟;我对“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理解[J];浙江统计;2005年05期

10 王满仓,佘镜怀,杨二宝;陕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现祥;舒元;;中国省区经济增长分布的演进(1978—1998)[A];经济学(季刊)第3卷第3期(总第11期)[C];2004年

2 陈向阳;;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环境成本视角分析[A];市场经济与增长质量——2013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马国霞;田玉军;;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增长的空间极化及其模拟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武义青;李冰茹;;经济增长解析[A];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技术经济发展[C];2000年

5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6 孙文祥;;我国区域研发实力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周毅;辛利;熊焰;陈易章;;“奥运”对促进北京地区经济增长的分析[A];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5年

8 单豪杰;沈坤荣;;转型背景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一个激励导向的分析框架[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9 刘文;;人力资本、人力资本风险与经济增长:历史演变与最新进展[A];外国经济学说与中国研究报告(2011)[C];2010年

10 周端明;蔡敏;;经济发展的实践、增长理论的进展与文献的转向——兼评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贤佳;“美经济增长放缓 对中国影响有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徐启生;200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N];光明日报;2008年

3 李金珊 赵云旗;中国在世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N];中国财经报;2005年

4 王振华;美巨额财政赤字对经济增长构成危险[N];中国改革报;2004年

5 陈泰锋;全球经济增长潜藏风险 人口问题威胁世界发展[N];中国贸易报;2004年

6 俄欧亚所 张中华;俄经济增长背后的隐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7 ;2005年亚洲经济增长将趋缓[N];国际商报;2004年

8 钟生坦 黄铁苗;试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途径[N];光明日报;2001年

9 杰夫·马德里克;经济为什么增长?[N];经济观察报;2003年

10 ;全国30省区市经济增长比较[N];经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泽填;经济增长中的制度因素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程开明;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统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彭亮;自主创新与中国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杨友才;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刘建伟;公共产品供给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3年

7 张李节;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刘海英;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王瑞泽;制度变迁下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富强;内生制度、最优治理和我国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德安;内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刘国伟;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吴娟;宁夏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祝燕君;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的公共支出模式创新[D];浙江大学;2009年

5 许莉;环境因素内生的中国经济增长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张莹;青岛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7 曹佛宝;改革开放以来西藏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D];西藏民族学院;2009年

8 阮文达;越南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9 穆晓芳;我国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叶磊;我国制造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64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664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f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