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教育的互通性探析
本文关键词:生命与教育的互通性探析
【摘要】:生命与教育历来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着本源上的互通性。一方面,生命是教育存在的本体,是教育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本依据,也是以塑造人类之灵魂为主要使命的教育的根本前提和立足点。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人类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以及培养和提升人之生命的一种活动,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正是人类生命发展和提升的过程,其基本的归宿是向生命本体的回归。
【作者单位】: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生命 教育 互通性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度项目“中小学教师的生命教育研究”(编号2014SJB261)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02
【正文快照】: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2014年度项目“中小学教师的生命教育研究”(编号2014SJB261)的研究成果。作者汤丽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南京210013)生命与教育历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教育本身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东升;浅谈人的可教育性[J];中州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德宇;;科学发展观指引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选择[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红梅;;《教育学》互动式教学设计[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3 单振生;高师生命教育初探[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唐德海;李枭鹰;;复杂性视域中的教育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冯建军;;向着人的解放迈进——改革开放30年我国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6 冯茁;陈瑞武;;对话:教育理论主体与实践主体的交往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7 曹荣誉;;放飞生命:高等教育之人本情怀[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年09期
8 宋丽博;李玉杰;;爱因斯坦素质教育观及其现代启示[J];黑龙江史志;2008年15期
9 巴文泽;;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对大学和谐德育的指导作用初论[J];黑龙江史志;2010年15期
10 傅安国;莫泉平;胡静;吴娜;张旭东;;大学生生命智慧现状的调查[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生命教育的多维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08年
2 戴显岩;李大威;;网络教学视野下黑龙江省大学生体育教育模式研究[A];2013体育计算机应用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王许人;新塘乡土家族仪典文化与教育法实施的关系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4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薛原;生命化教育视野下中学体质健康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8 张沉香;大学外语教育政策的反思与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杨明宏;教育管理的人性逻辑[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宛璐;中学历史教学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考与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哲;与生命相遇[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洁;生命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刘娟;初中课程生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陶湘;中学生生命意识教育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吴婷;中学语文生成性阅读教学中生成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牛菁;校外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琳;在中学开展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龚程玉;小学生命教育微型课程的开发与实施[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海安;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先敏;;从汉英词汇的偶合看中英文化的互通性[J];广西教育;2011年1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丽涛;王薇;王治国;;参考物质的互通性评价的标本、流程及评价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建云;MSTP网络互联互通优化法则[N];通信产业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顺利;临床常用蛋白类检验项目检测方法可比性与参考物质互通性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帅;OpenFlow互通性测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2 朱翠红;温州、衢州和吴江方言可懂度及互通性的计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69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669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