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9 01:01

  本文关键词: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明清 江南家族 教育形式 运作机制 特色


【摘要】: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富庶,家族机制日渐完善,为家族教育形式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家族教育形式作为家族教育运作的载体,因地制宜地开设新的教育形式,为家族乃至江南地区教育的发展增添了活力。随着家族加大教育投入,家族教育形式从基础教育拓展到精英教育,将道德教化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基于以上思考,本文立足于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多样化,结合历史发展趋势,分类探讨家族教育形式的产生、发展以及影响,总结多样化家族教育形式的综合运作机制,把握功能、关系、方法这三方面,以期为当下家族(庭)教育形式发展寻找可鉴之处。本文通过图书馆、档案馆等搜集江南家谱、地方志、文集等,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了解研究背景、有关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研究情况。结合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发展的基本概况,着重考察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三大类型,即家族学校教育形式、家族训化教育形式、家族特殊教育形式。探析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运作机制,总结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特色、功能,揭示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历史价值和局限性,探讨出对当下教育形式发展的现代启示。通过研究得出江南家族教育形式发展与家族文化内涵、社会发展环境相互作用,其功能多元,通过家族教育管理系统进行综合运用,富有务实经世精神,将理念付诸于实践。重在育人,培养了一批栋梁之才。一些家族教育形式是当时其他区域罕见甚至未见的,也是现在所欠缺的。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了家族发展需求,推进了江南地区的教育变革。当下教育面临转型,需要审视传统教育形式,将教与化紧密结合,从传统教育中汲取当下教育变革所需要的根源性经验,开发教育智慧,实现教育形式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嫁接。
【关键词】:明清 江南家族 教育形式 运作机制 特色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16
  • 1.1 研究缘起7-8
  • 1.1.1 江南家族教育形式是区域家族教育研究的新视野7
  • 1.1.2 江南家族教育形式具有突破教育困境的根源性经验7
  • 1.1.3 江南家族教育形式富有区域特性7-8
  • 1.2 文献综述8-12
  • 1.2.1 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研究回溯8
  • 1.2.2 研究涉及的内容与范围8-11
  • 1.2.3 研究有待改进之处11-12
  • 1.3 研究意义12-13
  • 1.3.1 理论意义12-13
  • 1.3.2 实践意义13
  • 1.4 研究设计13-14
  • 1.4.1 研究目标13
  • 1.4.2 相关概念界定13-14
  • 1.4.3 研究方法14
  • 1.5 研究内容14-16
  • 第二章 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发展与变迁16-24
  • 2.1 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发展背景16-18
  • 2.1.1 经济发展为江南家族教育形式提供需求及保障16-17
  • 2.1.2 望族发展为江南家族教育形式奠定育人基调17
  • 2.1.3 重文兴教长期累积的文教遗产与经验17-18
  • 2.2 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发展的家族要素18-20
  • 2.2.1 家族需求带动教育形式多元发展18-19
  • 2.2.2 家族文化催生教育形式变革理念19
  • 2.2.3 家族资源积蓄教育形式发展力量19-20
  • 2.3 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变迁20-24
  • 2.3.1 承古:明初至东林讲学时期20-21
  • 2.3.2 变古:东林讲学时期至1840年21-22
  • 2.3.3 适今:1840年后的近代化转变22-24
  • 第三章 家族教育形式(上):家族学校教育形式24-30
  • 3.1 家族小学24-25
  • 3.2 家族大学25-26
  • 3.3 家族“公学”26-28
  • 3.4 其他家族学校形式28-30
  • 第四章 家族教育形式(中):家族训化教育形式30-36
  • 4.1 家训族规宗旨的内化30-31
  • 4.2 修谱及祭祀活动的感化31-33
  • 4.3 宗族祠堂仪典的导向33-36
  • 第五章 家族教育形式(下):家族特殊教育形式36-42
  • 5.1 家族藏书导引自学36-37
  • 5.2 家族习业着眼实践37-39
  • 5.3 家族园林浸润性情39-40
  • 5.4 晚清家族派出留学40-42
  • 第六章 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运作机制42-50
  • 6.1 家族教育管理系统42-43
  • 6.2 各类家族教育形式的功能述略43-45
  • 6.2.1 第一类:开蒙授知,教事理传家学43-44
  • 6.2.2 第二类:化心养正,,育人格训习行44
  • 6.2.3 第三类:培育人才,造就家国栋梁44-45
  • 6.3 不同类型家族教育形式的相互关系45-48
  • 6.3.1 各类家族教育形式相互协调46-47
  • 6.3.2 家族教育形式共用传递媒介47-48
  • 6.4 多种家族教育形式的综合运用机制48-50
  • 6.4.1 同一家族存在多种教育形式48
  • 6.4.2 不同家族共享同一教育形式48-50
  • 第七章 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历史定位及启示50-58
  • 7.1 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特色50-52
  • 7.1.1 多元功能50-51
  • 7.1.2 综合运用51
  • 7.1.3 地域开放51-52
  • 7.2 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价值定位及局限52-55
  • 7.2.1 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历史价值52-54
  • 7.2.2 明清江南家族教育形式的局限54-55
  • 7.3 明清家族教育形式的现实启示55-58
  • 7.3.1 优化教育理念,用活教育形式55-56
  • 7.3.2 确立以人为本,兼顾知情意行56
  • 7.3.3 继承优良传统,开发教育智慧56-58
  • 结语58-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3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3


本文编号:6977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6977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7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