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症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症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中职学生大部分是被应试教育所淘汰的“差生”,他们作为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相对于一般高中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现在,中职学生中存在许多学业不良的学生。学业不良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和某种及格水平的学生。这些学生具有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开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较用脑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常用老一套方法解决新问题,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分心,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善于机械记忆,不善于语言逻辑思维等特征。学业不良学生因其学习成绩不好,常常受到老师、家长的指责与同学的歧视,也有些学业不良学生是来自单亲家庭或是贫困家庭,他们缺乏父母的关心与呵护,因而其内心世界是非常不稳定的。因此,关注职业学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培养职业学校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习成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本研究以长沙XX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中等职业学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症状进行分析,同时列举笔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转化学业不良学生的成功案例,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教育对策,目的在于了解中职学业不良学生心理健康症状,分析中职学业不良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为中职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提高中职学生德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为中职学校达到培养健康健全的合格人才的目的。本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问题的起因,当前国内外针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第二部分则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三部分描述了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里健康的结果以及根据笔者近二十年的工作笔记、教育经验阐述了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典型案例;第四部分对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学业不良 中职生 心理健康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44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引言8-18
- 一、问题提出8-9
- 二、研究意义9
- 三、研究目的9-10
- 四、概念界定10-18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8-21
- 第一节 研究对象18-19
- 第二节 研究工具与方法19-21
- 第三章 调查结果分析及典型案例21-32
- 第一节 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结果分析21-28
- 3.1.1 不同年级的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21
- 3.1.2 不同年级的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21-22
- 3.1.3 留守与非留守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22-23
- 3.1.4 留守与非留守的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23-24
- 3.1.5 不同性别的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24-25
- 3.1.6 不同性别的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25-26
- 3.1.7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26
- 3.1.8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26-27
- 3.1.9 学业不良与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分析27-28
- 第二节 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典型案例28-32
- 3.2.1 “学习吃力型”的典型案例28
- 3.2.2 “行为—情绪型”的典型案例28-29
- 3.2.3 “动机缺失型”的典型案例29-30
- 3.2.4 “逆反-盲从型”的典型案例30-32
- 第四章 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分析与对策研究32-45
- 第一节 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析32-36
- 4.1.1 学业不良学生与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析32
- 4.1.2 不同年级学业不良学生与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析32-33
- 4.1.3 留守与非留守学业不良学生与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析33-34
- 4.1.4 不同性别的学业不良学生与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析34-35
- 4.1.5 独生子与非独生子学业不良学生与非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分析35-36
- 第二节 提高长沙XX学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研究36-45
- 结束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7
- 致谢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丽红;;论心理健康与正确认识自我[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王成全,卢红艳;创造良好成长氛围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2000年Z1期
3 ;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合唱”[J];中小学管理;2000年10期
4 杨忠健;社会活动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之六[J];中小学管理;2000年12期
5 王成全;要让学生心理健康 先使教师心理健康[J];中小学管理;2000年03期
6 管文荣;教师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J];中小学管理;2000年03期
7 贾素萍;中专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1期
8 连社君,刘卫平;谈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J];中等医学教育;2000年S1期
9 ;心理健康10大标准[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0年01期
10 张凤娟,张万波;关于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丽君;;90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微[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袁东;;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心理调整策略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3 雷静;;小学生社会创造性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李超;朱俊儒;;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年第3期(总第83期)[C];2010年
5 宿富国;宿雯;;老年人心理健康与长寿探析[A];福寿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王东宇;;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贾严宁;金丽鑫;杨慧;;上海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A];上海市退休职工管理研究会2007年优秀论文选集[C];2007年
8 宋怡;杨映秋;孔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思考[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9 郭海峰;;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10 季建华;;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初探[A];婚姻·家庭·老人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岭 单位:江苏徐州矿务集团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矛盾[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樊世钢 杨占苍;目标:普及心理健康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徐鸣;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N];重庆日报;2000年
4 毕锦云;心理健康的标准[N];广东科技报;2001年
5 杨伟;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N];科学导报;2005年
6 ;心理健康“七戒”[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7 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寓引创”特色学科渗透法保障学生心理健康[N];长春日报;2007年
8 江昕;你离心理健康有多远?[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王茂;锡市蒙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营造和谐育人环境[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10 屈连城;关注学生心理健康[N];抚顺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文s,
本文编号:8244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ilunlunwen/824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