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一新生的教育工作
初中三年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初一是三年中起着航标定位作用的重要时期,如何从小学老师的手里接好这一棒,是每一位初一老师都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所要面对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单一而又复杂的复合体,但又有其共同的生理、心理特征。初一新生已经能初步实行自我监督,但遇到困难又容易灰心丧气;他们有时显得很懂事,有时又流露出小孩子的稚气;他们精力充沛,求知欲强,易于接受好的影响,但由于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法制观念较薄弱,容易沾染一些不良的风气,如吸烟、酗酒、斗殴等。一些社会学家把初一年级称为“十字路口”、“危险时期”、“危险年龄段”。
根据初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教师必须结合家庭和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坚持正面教育,启发疏导,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良性发展。对此,我认为很有必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认识社会
“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列兮不兴则亡。”(梁启超语)这个世界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界,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要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生存意识,认识自己作为一个初一学生在社会上所处的正确位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积极和学生探讨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帮助他们认识这个社会,要积极和学生探讨人到这个世界究竟为了什么?干什么事情最能让人快乐?怎样才能创造出美好的人生?通过一系列的探讨,帮助学生树立起能为人类的文明做奉献才是最美丽的人生的高尚的人生观,从而对社会诸如吸毒、凶杀、盗窃等丑恶现象加以辨析,使学生望而止步。
二、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正因为初一时期是一个十分烦恼的“危险时期”,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里,笔耕论文新浪博客,更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极大的关注,去研究他们,认识他们,给予更多的温暖、关心、期待和诱导。老师要善于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生平等相处,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起着心理导师的作用。初一的新生初来乍到,对学校环境不熟悉,要多为他们着想,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耐心地接触他们,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把教师当作知心的朋友,在师生间营造出一种融洽的气氛。师生之间谈理想、谈兴趣、拉家常、诉烦恼,这样会大大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生理发育是学生难以启齿的问题,也是初中学生最为烦恼、最想弄清楚的问题,老师可以有意无意地牵引出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给学生诉说苦闷的机会。教师要耐心倾听、善于解答。女性心理比男性心理复杂得多,每个班级最好设立一男一女教师分别作为正副班主任,女同学有事找女老师,效果会比找男老师好一些。
三、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筑起抵御邪恶的屏障
初一新生从心理角度看自以为是一个小大人,常有—些反叛意识,也乐于接受世界的一切事物,包括善与恶。教师要善于引导他们培养健康的爱好,充实课外生活,筑起抵御邪恶的屏障。
1.阅读进步书籍。“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读书能够开导灵魂,提高和强化人格,激发人们的美好志向,读书能够增长才智和陶冶心灵。学校要加大图书馆、阅览室的管理力度,让学生容易借阅到进步书籍。班主任可以组织本班同学发起捐书活动,办起本班的小型图书馆。
2.组织健康有益的班集体活动。教师要善于出谋划策,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既增长知识,又能很好地促进师生感情,培养学生之间真挚的同窗友情,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3.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兴趣。学校和班主任有责任成立兴趣小组,并经常开展活动。要引导学生培养一种以上的兴趣。如集邮、书法、美术、音乐、演讲等,既能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让学生精神充实,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将来就业增加机会。
4.教育学生积极参加家庭劳动。俄国教育家乌审斯基曾说:“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初一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成人的劳动能力,要积极敦促家长,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比如插秧、收割、锄草等劳动,一可以充实课外生活,二可以增加写作素材,三可以增长知识,四可以锻炼劳动能力,从中体会到劳动的艰辛。这样可以培养艰苦朴素的良好品格,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促进学生积极学习,不断进步。
只有让学生的生活过得充实,邪恶才无可乘之机。只有这样,才可以引导学生在青春的起跑线上快马扬鞭,创造辉煌的人生。
本文编号:2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