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浅谈初一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思路

发布时间:2014-07-07 17:26

我校自办学以来的近二十年间,一直是三年一贯制的初中校,办学方针明确,办学特色显著,2004年被授予省级初中示范校的光荣称号。在办学理念上,我校领导一直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教育思想都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其中,教育部、福建省及厦门市各级政府部门关于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规定在我校也及时得以实施,不仅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开辟个别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活动的专用空间,而且着眼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从普及性、功能性、实效性三个纬度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下面,着重谈一谈初一年段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思路。
  一、 初一新生面临的适应任务
  在人的一生中,生活和生存的环境总是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三岁之前孩子一直呆在家里,活动范围比较小,接着上了三年的幼儿园,再来上小学。现在,又离开已经学习、熟悉了六年的学校,来到陌生的中学,这种变化表现为从家庭到学校到更加广阔的社会空间。随着个体的成长,其活动范围逐渐扩大,接触的人也逐渐增多。在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个体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在不同的环境中学会生存和生活。那么,初中新生的适应任务有哪些呢?
  1、 学校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
  学校的地理环境是指学校所在的位置和周边环境;校园的布局和学校各机构的设置,特别是与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机构,如校长室、教务处、政教处、团委会、医务室等处室的位置及相关负责人的名字;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办公室、图书馆和实验室的所在地等。学校的人文环境则指学校的校风、历史、声望、各种规章制度、办学特色、师资力量等等各种情况。
  2、 新的人际关系
  包括新的同学、新的班集体、新的班主任、新的任课老师及其他学校教职员工。新生需要了解班上的同学来自什么地方,以前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与个性特点;了解老师的授课风格、行为和性格特点等。
  3、 新的课程和学习任务
  对初中新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任务与小学时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学习科目增多,课程难度加大,每节课的信息量大大增加,教师讲课速度加快,作业量也相应比以前增多,原有的学习方法已不再适合,需要掌握更有效率的学习方法。学会适应多学科的学习是初中生在学习方面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这一适应问题解决的成败是造成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初二时出现比较明显的分流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4、 新的成长任务
  从个人的成长历程看,走入青春期的初中新生还面临许多成长任务,如建立个人的自我同一性,顺利度过心理“断乳”期,确立人生观、价值观等。
  二、初一新生的心理特点
  初一学生从原来已生活六年的小学来到新的环境中,原由的心理平衡被打破,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讲都是陌生的,他们无法把握行为准则和方式,暂时丧失了对环境的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缺乏安全感而产生紧张、焦虑、不安、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行为上表现出羞怯、畏缩、拘谨等特点。从年龄特征看,初一学生刚刚结束儿童时期而进入身心各个方面迅猛发展的青少年期,其心理表现为情绪情感波动性很大,顺利时得意忘形,受挫时垂头丧气,容易在压力和挫折情景下产生消极情绪;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冲突加剧,对现实自我不能全面、客观地加以评价,而理想自我更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模糊性,有时会把虚幻当成现实,如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热衷于虚拟角色,这常常使他们不能面对现实,逃避现实,形成社会适应不良;不成熟的成人感,他们不希望成人时时地管教约束,希望父母、老师像成人那样对待他们,成人若干扰过多,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情,对抗情绪悄然而起;容易受伤的自尊心,初一新生生活经历单纯,经受磨练较少,遇到挫折容易泄气、沮丧,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意志品质发展不健全,自我控制能力差,常常表现出随心所欲,注重个人感官享受,而缺乏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与定位。
  三、初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内容体系
  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他们面临的成长任务,初一心理活动课程安排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1、熟悉新环境
  从认识新学校(物的环境)、新伙伴(人的环境)两个方面帮助学生了解新学校的部门设置、位置、功能,各部门的负责人,各任课教师及所教科目,帮助学生间彼此了解,建立亲近感,以尽快熟悉新环境,适应新生活,形成对新环境的归属感。
  2、学会学习
  随着学习任务的急剧加重,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形成的学习图式已不能解决当前的学习问题,其内心平衡被打破,产生较高程度的学习焦虑及自卑感。而初一又是中学阶段学习成绩分化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用了较多的篇幅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自我计划、自我调控,从学习生活适应、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策略、认知和意志品质训练等方面进行辅导。
  3、悦纳自我
  青春期的孩子正经历着生理和心理上剧烈的变化,身体的成熟和能力的迅速增长,使青少年开始试图摆脱家庭的束缚,成为独立自主的人。他们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体验到内心的种种冲突和不安;他们试图认识自己,关心自我形象,努力寻求自我价值。但由于心理成熟度的制约及个体生活经验的限制,此时的他们还无法明确自己的行为方式,他们成了介于儿童和成人之间的“边缘人”,容易对外界和自身产生怀疑和不信任,情绪起伏大,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批判以及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不安。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转化,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自我概念的建构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篇幅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自己,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明确自己的不足,悦纳自己、完善自己,并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将来在各方面更上一层楼。
  4、学会生活
  进入中学,老师管得少了,很多事情都需要学生自己作主,自己操心,这就要求初中生有较高的自主管理能力。然而大部分初中生往往分不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懂得确定处理事情的先后顺序,面临较繁重的学业负担时常常手忙脚乱,造成日常事务积压较多,该完成的任务往往完不成。这一篇幅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安排自己的闲暇生活,如何合理消费,帮助他们学会自主地选择消费和休闲的方式。
  5、 学会交往
  学会沟通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社会技能,对于中学生来说,沟通的对象主要包括同伴、老师和父母。中学生在同伴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良好的同伴关系,会给他们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人际交往的另一方面是,如何帮助学生与成人沟通,这是目前学校教育比较忽视的环节。一般来说,两代人之间有代沟和冲突是难免的,但可以通过沟通加以缓解。沟通必须是双向的,光要求教师、家长注意与孩子沟通还不行,还要教给孩子与成年人沟通的技能,纠正孩子对成年人不合理的看法,这样才会使沟通更为顺畅,才会达到相互理解。我们从异性同学交往、师生交往、亲子交往以及交往技巧等方面选择相关主题,以帮助初一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列出二十个专题供初一年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使用,由于课时有限,每学期开十个专题。我们希望通过这二十个主题的探究活动,初步解决初一新生的适应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成长期,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下良好基石。
笔耕论文新浪博客

本文编号:23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3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d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