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思想品德课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
【摘要】思想品德课是高校育人的主渠道。通过深化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不断创新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活动和考试制度,充分挖掘其潜在的培养创新素质的育人功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品格,提升其创新人格,发展其创新能力,思想品德课将成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创新素质 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8-0-02
胡锦涛主席在2010年5月25日至26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我国要“努力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全面落实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各项战略任务”。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输出的数量,事关人才强国战略任务的落实、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设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教师责任重大、任务紧迫。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新素质,它是创造者永葆创造热情、克服万难去推进创新任务,实现创新目标的动力基础和力量源泉。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由多种素质协调发展而形成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品德课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渠道,通过形势与政策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和心理健康观以及成才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断创新其理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活动和考试制度,深入挖掘其潜在的育人功能,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品格,塑造创新人格,发展创新能力,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中的非智力素质方面,成效显著,具体措施如下:
1 创新理论教学模式,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品格和创新人格
1.1 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品格
创新品格包括创新政治品格、道德品格、法律品格和创新心理品格,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和创新实践起到指引方向、保驾护航和持续推动作用。
1.1.1 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着力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政治品格
创新政治品格是创新品格的首要内容。我们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中,通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的教育及国际形势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引导大学生认清我国的国情、党情、民情与世情,增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责任感与紧迫感,合理定位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创新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着力将自己锻造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创新人才。形势与政策课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政治品格,也就解决了创新人才的科技创新成果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具有导向作用。
1.1.2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道德品格和法律品格
创新道德品格和法律品格是创新品格中极其重要的内容,特别是在高科技犯罪频发的时代,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道德品格与法律品格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说理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将社会、人类所认可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法律规范转化为大学生的内心信念和个性品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品格,使大学生的创新科技成果只发挥“单刃剑的作用,只造福人类,不危害社会。为此,我们从帮助大学生树立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而不断创新和拥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入手,从道德素质方面对大学生提出要求,树立心系祖国、奉献社会的爱国精神,胸怀社会、服务人民的创新责任意识,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真、求是、诚信的创新道德,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创新道德和创新动机;同时,教育大学生认识到,创新更要增强自身的法治观念,需要知法、懂法,自觉遵纪守法,依法进行创新活动,依法维护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
1.1.3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中,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品格
创新心理品格包括创新信心、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这些因素是大学生创新的内驱力,直接影响到创造力的开发和创新成就的大小。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心理品格:
(1)树立创新信心,发展创新兴趣。这是大学生创新品格中的基础因素。我们通过教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和善待自我身上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树立自信心,找到兴趣点,培养创新需求,逐步发展创新领域;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适时地调整创新目标,使之更适应复杂的环境,增强创新成功体验。
(2)激发创新意识,端正创新动机。这是大学生创新心理品格中的核心因素,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我们通过教学,一要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从四个方面入手:养成习惯性地发现问题的习惯;敏于抓住偶然中的必然;看似反常现象见怪不怪;大胆假设,勇于否定前人和否定自己,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要培养创新动机。引导大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以饱满的情绪、振奋的精神、丰富的联想,去探索、去创造,实现高质量的创新目标;三要以正确的创新价值观为指导,将造福人类、服务社会的高尚的创新动机内化为大学生的创新需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其社会效益。
(3)培养创新情感,磨练创新意志。这是大学生创新心理品格中的关键因素,往往对他们的创新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决定创新成败。高尚的创新情感更是大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工作的精神动力。我们通过教学,一要帮助大学生有效调控不良情绪和情感,诱导和开发其潜在的优良情感,使其始终保持愉悦的情绪、盎然的兴趣和旺盛的创新热情;二要教育大学生以钱学森等爱国科学家为榜样,以持久的爱国热情,饱满的创新情感和创新才能投身到创新实践中去,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为创新之行,不断取得创新成就,为国家和民族多作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爱国者的人生追求。创新意志是创新目标的护卫者。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志方面,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挫折和逆境,既然不可避免,那就以乐观、豁达的态度去迎接它,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磨练创新意志。意志越坚强,克服的困难越大,越能创新出新成果,做出令人瞩目的业绩。只要心中的创新大旗不倒,在逆境中就会抓住机遇,获得成功;二要通过社会实践教学如专题社会调研,加强对大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让大学生在遭遇失败中,提高战胜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养成遇挫愈坚的意志,提升创新心理品质。
1.2 强化创新素质教育,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包括创新理想、创新信念、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是大学生创新的发动机和推动力。我们通过思想品德课教学,着力培养大学生热爱创新、崇尚创新、敢为天下先、富于批判精神和真诚奉献的品格。
1.2.1 树立远大的创新理想,坚定的创新信念。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我国科技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作出并将继续作出重大贡献,这是同他们具有远大的创新理想、坚定的创新信念分不开的。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以马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通过开展共产主义理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坚定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以更高的理想和人生目标去追求创新并保持对创新追求的持久性和坚定性;教育大学生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避艰险,勇于开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本文编号:2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