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17-10-13 13:50
本文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
【摘要】: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对历史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更重要的在于如何设计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质转变,“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正是适应历史新课改的理念而提出的。历史问题意识,是个体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结构产生矛盾时形成了困惑,进而促使问题的提出,并激发个体进行探究。当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质疑能力、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绪论对“问题意识”进行了概念界定,并罗列了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同时,从创造学、认知失衡理论以及教育学理论角度提出了本论文研究依据的理论基础。最后,从符合新课标改革、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四个角度阐述了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意义。第二部分,笔者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对教师进行访谈,旨在了解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形成的原因。根据调查的结果和访谈情况可知,当前高中生的历史问题意识薄弱,存在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缺乏问题意识、不懂提问、不敢提问等情况,原因包括了学生自身和教师两个方面。从学生的原因看,他们学习历史的动机大多数在于升学,并且缺乏历史思维能力,没有养成提问的习惯。从教师的原因来看,主要在于教师知识权威影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气氛制约。第三部分是本课题的主体部分,笔者从教师层面出发,将理论与实际教学案例相结合,针对性地提出如何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即情景教学法教学设计、史料解释和史实分析教学设计、合作教学教学设计、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最后一部分,笔者对教学实践和本研究进行了反思,并提出应注意的问题,包括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问题意识 培养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绪论8-16
- (一) 问题的提出8-9
- 1. 国际间竞争对培养人才的需要8
- 2.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8-9
- 3. 我国现行的教育缺失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9
- (二) 文献综述9-11
- 1. 国外研究现状9-10
- 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三) 概念界定11-12
- 1. 问题11-12
- 2. 问题意识12
- (四) 理论基础12-13
- 1. 创造学理论12-13
- 2. 认知失衡理论13
- 3. 教育学理论13
- (五) 研究思路和方法13-14
- (六) 问题意识培养的意义14-16
- 1. 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14
- 2.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14-15
- 3.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15
- 4. 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15-16
- 二. 高中生历史问题意识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16-25
- (一) 高中生历史问题意识现状调查16-20
- 1. 问卷调查16-18
- 2.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18-20
- (二) 高中生历史问题意识现状访谈20-25
- 1. 访谈历史教师20-23
- 2. 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分析23-25
- 三. 培养学生历史问题意识的教学实践25-41
- (一)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25-31
- (二) 运用史料解释和史实分析培养问题意识31-34
- (三) 合作学习教学设计与问题意识的培养34-36
- (四) 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与问题意识的培养36-39
- (五) 作业设计与问题意识的培养39-41
- 四. 教学反思41-46
- (一) 教学成效与存在的问题41-43
- 1. 教学成效41-42
- 2. 存在的问题42-43
- (二) 培养历史问题意识过程中还应注意的问题43-46
- 1. 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43
- 2. 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43-45
- 3.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45
- 4. 激发、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45
- 5.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45-46
- 结语46-47
- 注释47-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51-53
- 致谢53-54
本文编号:10251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025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