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要素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的高效
本文关键词:七要素确保体育与健康课的高效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新课标的颁布,为我们的教学如何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赋予了新的内涵,所以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新课标,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步骤达到理想的高效课堂笔者做了一些思考?教育理念的转变是前提,并以所转变的理念作为驱动力,在教学方法上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互动,挖掘并开拓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氛围及方式,同时合理运用情景教学等诸多新式授课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体育、健康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增进学生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力。凸显高效体育课堂的特点:准确把握体育学科性质、增进对学生群体身心双向健康的培养、加强课程安排的整体流畅性、提高教学流程制定的精准性、有较为准确的教学定位。
【作者单位】: 天水麦积教师进修学校;
【关键词】: 体育课堂教学 高效教学 特点 教学行为
【分类号】:G633.96
【正文快照】: 十八大教育梦提出,教育的实现首先是发展学生的健商,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这就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过度急功近利,部分学校在进行体育课程的教学时往往只注重学生的体育技能培养,重复刻板的将技能进行反复操练。此类教学方式不仅无法取得良好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英;体育与健康新教材让师生具有更大的选择空间[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徐建军;;树立整合理念 上好体育与健康课[J];中小学管理;2006年S2期
3 吴军;;浅谈怎样才能上好体育与健康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4 田凤莲;;体育与健康教育应注重创新能力培养[J];才智;2008年06期
5 唐永刚;;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J];科学大众;2008年04期
6 刘斌;成双凤;;中学体育与健康教材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7 陈明伟;;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年01期
8 郑建芝;朱新红;;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探析[J];凯里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赵会军;;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J];学周刊;2012年16期
10 李松;;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J];学周刊;2012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世锋;;学校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改革思路刍议[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蒋心萍;;广西农村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现状与应对[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周英;;谈体育与健康课程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4 蒋心萍;;广西农村中、小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现状与应对[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凤娟;;浅析课改后体育与健康新概念[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6 钱勇;;分层教学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中的实践探索[A];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7 尹志国;;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室外课教案 中国传统健身术(仰卧静功)[A];2012年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教学设计主题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甄志平;邢文华;;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运动处方及健身效果评定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9 吴超;;浅析体育与健康课合作学习与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体育专辑)[C];2006年
10 季晓静;杨建成;;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体育师资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影响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阜宁县沟墩初级中学 陈德荣;如何进行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2 河北省武安市教研室 白延平;农村中小学急需四类专业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四川省广汉市七一学校 兰俸翠;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韵律操的教学[N];学知报;2011年
4 记者 韩福魁;本市中小学研讨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N];本溪日报;2010年
5 记者 朱萍 通讯员 武强刚 李虎;我市中考招生体考办法出台[N];连云港日报;2010年
6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东方分校 杨凰;寒假将至 体育与健康作业布置了吗?[N];中国体育报;2008年
7 王鹏飞 通讯员 张涛 宋德才;我市今年中考政策有调整[N];威海日报;2007年
8 王戈华;我省改革中考体育与健康考试[N];陕西日报;2007年
9 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手段[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记者 郭凌;初升高体育与健康课程考试办法出台[N];朝阳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智敏;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材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小敬;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达成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3 谢登峰;我国大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与台湾《普通高级中学课程纲要》(体育与健康部分)的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4 郁洁;江苏省初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D];扬州大学;2015年
5 朱泓宇;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6年
6 蔡哲;武汉市英格中学“五环自主”体育与健康教学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实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7 倪亚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6年
8 钮琳;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微课教学设计与应用[D];苏州大学;2016年
9 李志华;多元智能理论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玮君;广西中学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083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083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