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网络传播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11-03 14:40

  本文关键词:网络传播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中学生 德育教育 网络传播 对策


【摘要】: 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网络对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价值观念和政治素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中学生德育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拓展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和时空范围,增强了中学生道德自主性;另一方面网络改变了中学德育的实施环境,加大了中学德育管理和德育教学的运行难度,冲击着中学德育对主旋律文化的宣传。网虫、网络侵权、网络犯罪、反主流意识等标志着网络环境下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德育环境和德育对象的变化要求中学德育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中学德育实效。传统德育工作的弊端、学校网络德育的缺位、网络法规与伦理道德规范不健全、网络传播中把关人的缺失等原因造成网络传播对中学德育工作产生较强的负面影响,降低德育实效。要解决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问题,学校应积极开发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络德育教育,优化马克思主义德育教育阵地。利用网络传播理论和网络过滤技术,加强网络传播技术控制。国家应不断完善网络立法建设,加强网络法制监督。疏通各种渠道,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合力作用,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从人类科技发展史来看,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既对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又不可避免的带来许多负面效应,网络的发展也不例外,网络既给中学德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带来了严峻挑战。因而研究网络环境下中学德育问题是高校德育工作与时俱进的需要,也是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锦花;;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2 张业美;;浅议德育工作对初中班主任的重要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年10期

3 刘莹莹;;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开展班级德育教育工作[J];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06期

4 旺堆;;中学德育教育势在必行[J];学周刊;2011年04期

5 田恒;;爱心塑造人生——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探讨[J];学周刊;2011年22期

6 龚荣华;;寓德育教育于物理实验教学中[J];中学物理;2003年11期

7 刘丽;;德育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1年09期

8 孙长召;;小议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学周刊;2011年11期

9 君君;;中学生选秀:是狂欢还是圆梦?[J];黄金时代(学生族);2006年12期

10 柯芳梅;;浅谈如何开展有效主题班会[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云萍;;中学德育教育十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2 刘建国;;廓清道德迷雾 唤醒做人良知——中学德育教育的反思[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3 李志凌;;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构建和谐德育教育网络体系[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徐国宝;;浅谈市场经济下的中学德育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5 福建莆田十中课题组;;莆田乡土德育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陈文叙;何达敏;赵松标;;乡土德育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7 姜英宏;;以德为先 活动砺志 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实施“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德育教育”的几点尝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陈晓琴;;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9 张俊丽;;幼儿园如何对幼儿实施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陈晓琴;;浅谈幼儿园德育教育[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淑珍 博乐市第二中学;试论中学生德育教育问题形成的原因[N];博尔塔拉报;2010年

2 刘玉环;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浅析[N];衡水日报;2009年

3 始兴县马市中学 黄文华;用科学的教育观来矫正中学生赌博[N];韶关日报;2006年

4 柘城县第二实验中学 董树德;论德育教育的创新[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5 朱成倬 陈宏伟;让青春在微笑中绽放[N];铜川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周爱玲;中学生的“两面性”在逐步增强[N];酒泉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刘芬;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N];北京科技报;2005年

8 石剑峰 编译;九成英国人赞成中学生“增负”[N];东方早报;2005年

9 杨承东;对中学生早恋原因的试析及教育[N];贵州民族报;2005年

10 黄州西湖中学 刘元江;德育教育之我见[N];黄冈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洋;中学生担忧的一般倾向性和内容特殊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汉仕;中学生非理性信念量表编制及非理性信念干预[D];中南大学;2007年

3 郑淮;场域视野下的学生社会性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赵瑞情;中学生社团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亓圣华;中学生羞耻感与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月娟;中学生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的初步编制[D];中南大学;2002年

7 杨小洋;中学生个人认识论的特点及与自我提问、创造性思维的关系[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倩;学校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杨彦平;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的编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令书;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德育教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房美凤;网络传播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3 于桂花;民办高校德育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李春波;论中学生的德育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5 宋福坚;加强地理德育教育,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6 高苗苗;体育院校本科生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0年

7 彭华;中学艺术特长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苏华;现代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教育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聂明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晶叶;中学蒙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366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1366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b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