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本转换——以《三峡》的教学为例
本文关键词:探析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文本转换——以《三峡》的教学为例
【摘要】: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三种转换,并把握转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三峡》的教学为例,教师应以教学文本的三种转换为切入点,探析其影响因素,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和生长性,更好地体现文言文作品的价值。
【作者单位】: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
【分类号】:G633.3
【正文快照】: 一、教学文本以及文本转换 钟启泉把课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文本分为四类:一是教师并不直接参与制作的、现成的文本,例如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材等;二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文本,例如教案;三是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创造的文本;四是教学后教师和学生所产生的文本,例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丽蓉;委婉修辞格在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2 张敦富;对文言文教学的思考[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3 张茂东;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4 张大根;谈目标教学、分类指导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2期
5 刘茂海;中学文言文教学谈[J];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6 张清河;集腋之裘 精深之见——读王裕兴先生专著《文言文教学研究》[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周复刚;探骊得珠 导夫先路——读王昱昕《文言文教学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8 张弦;浅谈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9 刘玉兴;谈文言文教学中的“内拓、外延、纵比、横联”[J];龙岩师专学报;2000年S1期
10 章淑元;文言文教学当以读为本[J];益阳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大鹏;;浅议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2 朱丽芬;;无限风光在“过程”——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发现创造能力的个案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李春红;;浅谈新课标下的文言文教学[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4 简素颖;;给广州话与文言文搭座桥——关于利用粤语特点开展文言文教学的思考[A];中国名校卷(广东卷)[C];2013年
5 王小红;;多媒体在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6 杨红霞;;中学文言文教学之我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二卷)[C];2012年
7 杨准科;;授生以鱼 不于授生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8 胡彩霞;;从《论语六则》看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A];2013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9 邵柏灵;;新课改下对农村中学文言文教学的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10 杨准科;;授生以鱼 不于授生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大丰市万盈初级中学 沈凤兰;让诵读为文言文教学架桥铺路[N];江苏教育报;2011年
2 河南省新安县北冶二中 李志鸿;初中文言文教学反思[N];学知报;2011年
3 河南省商丘市四高 李钧力;文言文教学浅议[N];学知报;2011年
4 汉滨高中 张红;文言文教学“言文”并重[N];安康日报;2012年
5 浙江省仙居县仙居中学 林青;重塑文言文教学[N];中国教师报;2014年
6 姜堰市溱潼第二中学 徐稳英;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7 灵台一中 于贵红;文言文教学的四个要点[N];甘肃日报;2009年
8 贵州省三穗县民族高级中学 袁仁坤;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体会[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9 衡阳县金兰中心学校 欧阳柳成;文言文教学须改变传统“串讲法”[N];衡阳日报;2009年
10 咸阳纺机学校 杨洁;初中文言文教学浅探[N];咸阳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丽丽;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谷明磊;运用诵读法改善农村中学文言文教学状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欢欢;文言的现实存在与文言文教学新探[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王波;中学文言文教学方法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丹丹;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杜明辉;文言文教学与中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辉霞;新课标下的高中文言文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万进峰;中学文言文教学目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芷蓉;初中文言文考试与文言文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许宝丹;中学文言文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2407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24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