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策略探析
本文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策略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论文发表 > 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策略探析
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策略探析
发布日期: 2014-08-18 发布:
2014年10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初中美术教学是中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其通过把握初中美术的特点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本文探讨了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策略。
中国论文网
关键词:初中 美术教育 困境 策略
美术并不是美术专业学生所独特拥有的,而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去学习和深入探索的。我们不会强迫大部分学生去爱上美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美术教学感化和感动更多的学生,让他们的内心充满阳光,充满活力。
一、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
1.学校缺少与美术教育相关的资源
在素质教育推进的过程中,课程资源的概念被不断拓展。以前的课程资源是指某学科在课堂上的相关资源,而现在这个概念被拓展到了课外,是指与教学目标一致的各种相关资源。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只要能提高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的资源,就是初中美术的课程资源,其中也包括一系列对初中美术教学有益的课外实践活动。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中,众多中学都存在着一个普遍现象,即美术课堂资源不足。无论是辅助初中美术教学的课堂资源还是与之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都显得相当匮乏。有些学校没有美术作品展示的场所,还有些学校缺少经过专业院校培训的专业美术教师,很多中学的美术课流于形式,这都给初中美术教学增添了不少困难。[1]
2.教师实践能力较差
在当前初中美术教学中,很多学校缺少相关的专业美术人才,即使拥有专业美术教师的学校,其美术课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由于一些美术教师刚刚走出校门,对美术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刻,还停留在钻研美术理论、提高专业水平的层面,对美术教材的选择、美术教学的开展仍欠缺经验。而美术教师人数较少,教学经验交流效果就显得不那么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初中美术教育的效果。
3.学生对美术教育认识上的偏差
当前的初中生面临较重的课业负担,中考涉及的课程才是他们关注的重中之重。而且有的学校缺乏正确的引导,使美术教学渐渐偏离了教学的目的。美术在这种环境下成了无关紧要的“副科”,美术教学在初中生个人成长中的作用不被重视,美术教师在学校没有话语权,美术教学陷入尴尬的境地,这些都使初中生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产生偏差,也使得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难见起色。[2]
二、提高初中美术教育的有效策略
1.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生处于一个浮躁的年龄阶段,教师要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很多有个性的学生,对美术学科存在偏见,认为美术课不重要。教师要通过孜孜不倦的教导,提高他们对美术课的认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尽快培养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通过各种方法让他们参与教学,并不断鼓励他们,使其学习兴趣不断提高,从而推动学习实效性的提升。
2.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美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从社会、学校到家长都要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从学校和老师做起,真正把美术课重视起来,让家长和学生都明白,美术课不仅仅是对学生传授美术技能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用审视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对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进行扬弃和超越,把这种美术观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学生明白美术学习和自己终身生活的关联,学好美术会受益终身。
3.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多样化
现在中学美术课多数是课堂教学,以绘画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学生以临摹为主,照葫芦画瓢。应该改变过去的传统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自身感受与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能力、造型能力。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技能、技巧教学和学生动手相结合,注重教学创新和应用现代教学媒体设施,促进中学美术教学走向更高水平。除传授美术技法以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提高。[3]
4.全面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初中美术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美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课前认真准备教学案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此外,教师也可以运用综合教学手段,如示范、投影、音乐等,在这种声、形、色结合的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充分感受美。
5. 注重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传授者,他们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教学是否能顺利的展开。首先学校在聘请美术教师时应严格要求,择优录用。其次,学校应积极鼓励美术老师多参加职业培训的课程,让老师了解到了他们是学生艺术教育的哺育者,他们的专业素养深度决定着学生的思想高度,高专业素养的老师才能真正的在知识的角度征服学生。
6.注重学生创新性和个性化的培养
首先,在美术的教学理念和实践过程中应适当的穿插创新思维的激发,鼓励学生形成自身的想法,对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其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注重加入人文精神方面的内容,这样学生在感受美时,也能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最后,可通过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今,,社会实践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给与学生观察生活的机会,适当的鼓励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并激发他们将自己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之中,让他们直观的感受体会美术的美感。[4]
7.完善美术教学设施
美术是一门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一般老师会采取示范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这样能够充分的保证教学效果。目前,大多数学校对美术教学的硬件设施投入较少,导致在教学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因此,学校应提高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度,完善美术教学设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定的保障。
总而言之,新时期,对于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我们教师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通过教育,方法的指导,以及创造能力的培养,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常玲. 浅谈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美术欣赏课的兴趣[J]. 文学界(理论版). 2011(01)
[2] 郑静静. 大力发展初中美术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J].教得,2012,(5):145.
[3] 邓彬娴. 怎样上好具有农村特色美术课的几点思考[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2011(08)
[4] 皮维. 浅议当前中考背景下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文化与教育,2012,(11):196-198.
本文关键词:初中美术教育存在的困境及策略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29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29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