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40年:科目改革探索的历程及反思
本文关键词: 高考恢复 年 改革 形式 内容 科目设置 自主招生 出处:《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的高考在恢复以来的40年里经历了多次改革,主要包括形式、内容和科目三个方面。在形式方面,高考由单一向多元发展,增加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自主招生考试等不同性质与种类的评价形式。其中,自主招生考试虽然占比不高,但在选拔拔尖创新人才方面具有优势。在内容方面,高考由"知识立意"向"综合素质立意"转变。新一轮的高考内容改革还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纳入其中,以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在科目方面,高考进行了"文六理七""三南方案""3+X"等尝试。新高考改革科目设置为"3+3"模式,从教育测量学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核心科目设置不科学、选考科目择定不合理、等权求和方法不适宜等问题。
[Abstract]: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China has undergone many reforms in the past 40 years,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form, content and subject. In the formal aspec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developed from single to pluralistic, and has increased the test of academic level. Comprehensive quality evaluation, independent enrollment examination and other different nature and types of evaluation forms. Although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enrollment examination is not high, it has advantages in selecting top innovative talents and in content.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changed from "knowledge idea" to "comprehensive quality idea". The new round of content reform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lso includes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virtue and building people".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attempt of "Wen Liu Li VII", "San Nan Plan" "3X" and so on.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course is set to "3 3" mod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ducational surveying, there is still unscientific setting of core subject. The choice of subjects is unreasonable and the equal right summation method is not appropriate.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分类号】:G632.474
【正文快照】: 全国新一轮高考改革,通过必考加选考“3+3”科目及考试时间设置,不仅带来了高中教育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而且为激活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注入了一股强劲动力。选择性作为贯穿新一轮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核心理念,在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官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峰;高考存废与科举存废[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马金科;高考能力考查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3 刘海峰;高考改革中的两难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4 靳书启;减负·高考改革与大众化教育[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11期
5 裴世柏;高考内容改革浅议[J];教育评论;2000年03期
6 周远清;深化高考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J];人民教育;2000年12期
7 程岭红,王振勇;素质教育与高考改革[J];教育探索;2000年11期
8 翟伟;龙门难越?!──“过来人”看高考[J];思维与智慧;2000年06期
9 ;高考改革需要改革会考[J];教学与管理;2000年12期
10 周远清;实现高考改革的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世晔;冯伯麟;;高考改革社会调查[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朱华山;朱金陵;冯用军;;高考作为大规模测验实践中的公平与效率探究——以云南高考30年历程为例[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刘海峰;;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钱钟;;实践是高考改革的试金石[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5 黄锦章;;广东高考改革初探[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6 戴家干;;公正公平,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7 桑自澍;;我国高考改革的几个成果[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王极盛;;高考成功规律的探讨——论心理素质在高考中的作用[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9 袁寅生;邵桥珠;;理性认识高考应如何改革——兼与宋晓梦先生商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谢开润;;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策略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 戴家干;高考要改革而非“革命”[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范华关;明晰高考改革最终方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覃红霞;高考与素质教育水火不相容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熊丙奇;高考不再“性命交关”之后[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徐光木;高考,你三十而立了吗[N];法制日报;2007年
6 叶雷;高考改革须坚持四大原则[N];法制日报;2007年
7 朱振国;高考应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指挥棒”[N];光明日报;2007年
8 杨绍福;高考改革方案应通过讨论达成共识[N];光明日报;2007年
9 郭之纯;高考改革不能简单地“一变多”[N];工人日报;2006年
10 志灵;高考改革:别脱离公平性空谈素质考核[N];解放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和生;高考公平问题的伦理审视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李峻;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后雄;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吴根洲;高考效度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延朝;我国高考改革预期目标实现及其偏离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丽;春季高考的理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晓丹;1977年恢复高考政策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红兵;试论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于忠英;借鉴科举智慧 推进高考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程玲;近五年(2010-2014)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必修内容)量化统计研究(除上海卷外)[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胡春艳;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三历史复习课教学内容整合[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8 姚红艳;基于云南省高考地理试题分析的教学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程莉霏;2010-2014年高考福建生物卷的评价与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10 付艳明;分析高考物理试题以提高学生物理建模能力的教学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3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44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