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8-02-16 13:32
本文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 教学 挫折教育 初中生 出处:《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经历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挫折。然而,由于认知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认识、预防、应对挫折的能力(简称为挫折应对力)是不同的。初中生是应对挫折的弱势群体。当前,精神病患者越来越低龄化;初中生自杀、他杀现象屡见不鲜;初中生被网友坑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素质教育要求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处于社会物质丰裕和家长宠溺的环境中的青少年应对挫折的能力差。社会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要求与青少年挫折应对力差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急需通过对青少年进行挫折教育来解决。学校教育是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主阵地。而在学校所设的多门课程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生实施挫折教育的最佳选择。一方面,《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了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与课程目标要求对初中生实施挫折教育。另一方面,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是学校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的最好教材。教材专门设置了挫折教育的单元。除此之外,教材中的每一课几乎都涉及挫折教育的内容。其中,有些部分是显性的,绝大部分是隐性的。对于教材中隐性的挫折教育内容,政治教师需要认真研读、整理。根据挫折心理产生的影响因素,教材中的挫折教育内容可分为认知教育、情绪调控教育、意志加强教育。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理论层面看,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究不仅有利于丰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理论研究而且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究适应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个人只有经得起打击,才能适应社会。对初中生进行挫折教育,有利于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面对竞争。其次,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究满足学生发展的挫折教育需要。初中生告别了小学生活,在适应新的环境过程中,产生了许多困惑。但是,他们的心智还未成熟,不知道如何应对挫折,易产生消极情绪。他们自身需要挫折教育。此外,初中思品课教学中的挫折教育探究为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借鉴。在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分析和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南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的挫折教育教学实践,对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的挫折教育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外挫折教育的研究现状做了梳理。文章把这些内容以及对挫折、挫折应对力挫折教育的概念界定安排在绪论部分。除了绪论外,本文一共分为四个部分。文章的第一部分分析了对初中生实施挫折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实施挫折教育是初中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推动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社会竞争的要求,是初中生预防挫折心理疾病及应对挫折的要求。对初中生实施挫折教育的可行性体现在:《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对初中生实施挫折教育;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挫折教育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提供了技术支持。第二部分以南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挫折教育为案例分析初中思品课实施挫折教育的现状。南部中学在思品课教学实施挫折教育中,突出生命教育,并收到一定效果。同时,存在学生被动学习,挫折教育内容狭隘等问题,并产生一些不良的挫折教育效果。文章对挫折教育施教中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第三部分探讨在思品课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为更好地达到应有的挫折教育效果,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提问与理答艺术、教师综合素质方面探讨在思品课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对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时新;蔡路;;简析大学新生心理挫折教育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01期
2 杨红艳;;浅析对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加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汤琪光;浅谈在中学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挫折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4 赵建平;叶华松;;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创新[J];教育评论;2010年06期
5 包兴敏;大学生的心理挫折及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S1期
6 王军;;刍议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36期
7 何欣嘏;孙凯;;挫折因素对大学生内隐攻击性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1期
8 吴铁鸣;试论挫折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战略地位[J];教育探索;2001年02期
9 文援朝;挫折与大学生成才[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5期
10 赵琳;刘志军;;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少年挫折教育的剖析[J];基础教育;2013年06期
,本文编号:1515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515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