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
本文关键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 投稿:徐鬞鬟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10736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 研 究 生 姓 名:马育华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卓杰 副教授专 业 名 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 究 方 向:学科教学.思政 二〇一三年五月 硕…
略论《四大名捕》中无情的自我突破 文/光绪顺天府志 《四大名捕》的大结局由无情这个人物引出了两条支脉,一条线是无情与冷血之间的爱情关系,另一条线则是无情与宋徽宗之间的杀父之仇。爱情线路对影片当中的角色只是蜓蜓点水的穿插点缀,而主角们的世界观转变才是《…
清明节追思每走进一处烈士陵园,望着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听着簌簌的风声,周围的一切都不由自主地肃静起来。我每次都怀着一种凝重的心情,放轻脚步,以免打扰了长眠在此的先烈。认真地观看烈士纪念碑和墓碑,努力去追寻先烈的足迹,去想象他们怎样完成英雄的壮举。记得第…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10736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
德教育现状研究
研 究 生 姓 名:马育华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卓杰 副教授
专 业 名 称:全日制教育硕士
研 究 方 向:学科教学.思政
二〇一三年五月
硕士学位论文
M.D. Thesis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
教育现状研究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of the rural area in Zhang jia Ch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马育华
Ma Yuhua
西北师范大学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二O一三年五月
目 录
郑 重 声 明······································································································· V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II 摘 要 ··············································································································· III Abstract············································································································ IV
一、 绪论············································································································ 1
(一)选题缘由························································································· 1
(二)研究方法························································································· 1
二、概念界定······································································································ 4
(一)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 ····································································· 4
(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 4
三、文献综述······································································································ 6
(一)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概况分析 ························································· 6
(二)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理论梳理 ························································· 9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现状分析 ···················· 12
四、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 ···························································· 15
(一)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 15
(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性 ······························································· 16
(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 17
五、现状调查和分析 ························································································ 20
(一)调查内容······················································································· 20
(二)调查过程······················································································· 21
(三)结果分析······················································································· 22
六、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 ················································································ 26
(一)主要问题······················································································· 26
1. 思想重视不够············································································· 26
2. 教育资金不足············································································· 26
3. 教育模式传统············································································· 27
4. 教育合力不足············································································· 28
(二)原因分析······················································································· 29
1. 思想意识薄弱············································································· 29
2. 自然条件艰苦············································································· 29
3. 教育理念落后············································································· 29
4. 教育制度僵硬············································································· 30
七、解决问题的对策 ························································································ 31
(一)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 31
(二)发展地方经济,加大教育投入 ··················································· 31
(三)改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 32
(四)吸引青年下乡,打造教师团队 ··················································· 33
(五)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 35 参考文献··········································································································· VI 后记 ················································································································ VIII
摘 要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国家基础性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重要着力点。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民族历史和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思想品德教育开展的长期性和艰难性。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本文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所农村中学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考察和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社会访谈等方式,通过现场笔记、现场录音等方式获得了研究所需的第一手翔实的资料,并基于这些资料,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绪论。重点论述了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使全文的研究有了抓手和落脚点。第二章,概念界定。对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两个重要概念进行了科学界定,有效规范了全文的研究范畴。第三章,文献综述。通过对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概况的分析,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理论的梳理,奠定了本文研究的思想和理论基础;通过对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现状的分析,理 清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确定了本文的研究重点。第四章,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主要论述了民族地区在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由这种特殊性决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为研究的推进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五章,现状调查和分析。主要论述了调查内容、调查过程,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第六章,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深入分析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原因。第七章,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问题和原因,深入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 欠发达 初中 农村
Abstract
Junior high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s a national basic sex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is to promo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to the building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s an important focal point of the whole process. Backward minority areas of the west because of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reasons, the harsh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relatively low level of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al history and national culture specificity, the decision to carry out long-term and difficult natu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Zhangjiach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in Gansu Province in the southeastern, northeastern Tianshui, is typical of the backward western minority areas. Zhangjiach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five rural middle school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eld trips and emotional awareness based on the integrated us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ocial interviews, field notes, field recording study required first-hand and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based on this information, in-depth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Zhangjiach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in rural junior high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he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tion.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full text of the study of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he end result. Chapter II, the basic concept to defin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f two important concepts of backward minority areas of the west and Zhangjiach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to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full text of the scope of the study. Chapter III, Research. Analysis of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research profile,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combing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theory, laid the ideologic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study; junior high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urr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tatus quo analysis to clarify the ideas of this research to determine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Chapter IV,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particularity. Discusses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in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and this determine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laid the ideological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tudy. Survey and analy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survey content, the course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the survey results are analyzed. Chapter VI, the main issues and causes. In-depth analysis of Zhangjiachuan Hui Autonomous County in rural junior high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current problems and causes. Chapter VII of the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Problems and causes, depth discussion of the proposed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underdevelopment, junior high school, rural
一、 引言
(一)选题缘由
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帮助中学生奠定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思想基础,有利于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国家基础性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社会好公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已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的重要着力点。
然而,目前我国思想品德教育研究对象大都聚焦高等院校,相比之下针对初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则显得相对冷落,有关农村和民族地区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更是如此。针对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不足的现状,相关研究亟待加强。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笔者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的地方,属典型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自然条件艰苦,生态环境脆弱,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村教育条件落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现阶段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这样一种感性认识,笔者试图在实地观察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更深入的社会调查,进一步摸清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问题,积极寻求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和途径,以期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对我国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
(二)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回顾:本文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农村中学为研究对象,笔者在实地观察和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对现有相关文献的系统梳理,确定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方向,通过问卷调查和社会访谈获得了研究所需的第一手翔实的资料,运用Excel等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提炼了制约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破
解主要问题的对策建议。
图1 技术路线图
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现场观察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社会访谈法。 现场观察法,主要在论文选题的确定和数据收集过程中运用。①笔者在确定论文题目前,利用周末、寒暑假期,有计划地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部分农村初中进行了初步考察,为研究奠定了感性认知的基础。②笔者在进行问卷调查和社会访谈时,通过参观等形式对调查对象及其周边环境进行了深入考察,为后期调查数据的筛选和处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献分析法,贯穿于论文撰写的始终,主要应用于开题报告的撰写、问卷和访谈内容的设计、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等方面。
问卷调查法,主要用于研究数据的收集,以封闭式问卷为主的方式获取了第一手资料。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分析,发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5个乡镇中张家川镇、龙山镇、胡川乡、张棉乡、闫家乡等5乡镇零散分布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中心区、西部、南部、北部、东南部,涵盖了全县不同区域,各乡镇自然条件不尽相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一定差异,既可以比较全面地反映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整体面貌,又可以有效反映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自然条件下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共性和特性。通过进一步的辅助调查,考虑到研究时间等因素,笔者最终确定以上述5乡镇的初中为调查对象,每个乡镇原则上调查1所中学。各初中的调查对象是在校学生,主要通过封闭式问卷的方式了解初中生的爱国情感、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及对思想品
德课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访谈法,主要用于研究数据的收集,以现场笔记、录音等方式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对所调查初中的相关领导、教师、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了各学校的基本情况、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师培训以及教学面临的突出困难及发展困惑等方面的内容。
二、 基本概念界定
(一)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尚无定论,但对其内涵的理解大体一致。杨伟民认为欠发达的基本含义就是发展程度低或者发展不充分,他认为欠发达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林勇等认为欠发达地区是指由于历史、区位、观念等条件制约,社会、经济处于不平衡的运行状态,技术进步速率慢,生产要素可得性及其利用率低,缺乏适应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2。朱海健认为欠发达指社会受经济、科技、文化、卫生、教育、环境、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整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短期内无法摆脱落后的一种状态。通过文献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欠发达地区指一定历史背景条件下,特定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且短期内难以改变的地区4。
民族地区,根据包玉山的研究,我国政府所认可和采纳的民族地区的界定有两种:①少数民族聚居地区;②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包玉山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认为少数民族人口在60% 以上的可以视为典型民族地区。 31
(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部,东邻陕西省陇县,南倚甘肃省清水县,西靠秦安县,与平凉地区的华亭、庄浪两县接壤。平均海拔2011.4米,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貌复杂,年降雨量约600mm,年平均气温7℃,无霜期163天。全县土地总面积1311.8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
9.14%,辖3镇12乡,258个村委会,总人口31.97万人,其中回族20.69万人,占69%。5
1杨伟民.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4).
林勇,张宗益,杨先斌.欠发达地区类型界定及其指标体系应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
版),2007,(12).
3朱海健.欠发达地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
包玉山.试论民族自治地方与民族地区的联系与区别[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54资料来源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文中相关资料最后更新时间:2012年10月28日.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建县较晚:1949年7月29日张家川地区解放。1950年5月设甘肃省天水专员公署,属甘肃省天水专署之清水、秦安、庄浪和陕西省陇县管辖。1953年7月6日成立张家川回族自治区,1955年6月8日经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张家川回族自治区更名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1958 年12月20日国务院决定撤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清水县,合并设立清水回族自治县,1961年12月15日国务院决定恢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建置,以合并前的区域为自治县管辖区域,县人民政府驻张家川镇,迄今未变,现为天水市辖回族自治县。
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基础资料,可以认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
三、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学术界没有与思想品德教育相应的概念和独立学科,相关的研究主要围绕道德教育展开,从事相关研究的代表性学者主要有涂尔干、柯尔伯格、杜威、皮亚杰、李克纳、布贝尔等,其核心学术思想主要强调反对灌输教育,主张道德教育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鉴于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西部落后民族地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整个研究主要围绕中国实际国情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展开,因此,本文不再详细阐述国外相关研究成果,重点对我国中学领域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评价。
(一)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概况分析
国内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尤其是近10年以来相关学术成果呈现指数型增长。笔者于2012年10月21日,以中国CNKI学术总库为检索工具,以思想品德教育为检索词,通过篇名查找共有43112篇相关文章,在此搜索结果的基础上,围绕论文题目的关键词,分别输入“民族”、“初中、中学、中小学”、“农村”、“西部、西北”、“落后、欠发达”查找,发现与“民族”相关的文献412篇,与“初中、中学、中小学”相关的文献313篇,与“农村”相关的文献215篇,与“西部、西北”相关的文献34篇,与“落后、欠发达”相关的文献11篇,以上几种类别总计985篇,占思想品德教育相关文献总量的2.28%。同时,笔者还将与“民族”、“初中、中学、中小学”、“农村”、“西部、西北”、“落后、欠发达”有关的思想品德教育文献的构成情况进行了梳理,并绘制了思
想品德教育相关文献构成图。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知,思想品德教育在论文题目涉及的相关领域中的研究相对缺乏,即国内有关民族、中学、农村、西部、欠发达地区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匮乏,尤其是针对西部(西北)地区和落后(欠发达)地区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明显滞后,相关研究亟待推进。
为了进一步了解思想品德教育相关领域研究的历史变化情况,笔者通过前面类似的手段收集了各类型思想品德教育相关文献的年度数据(1950~2011年),
并据此绘制了各类文献的年度分布图。
通过分析思想品德教育相关文献年度分布数据,发现以下规律:
第一,建国以来,国内思想品德教育研究大体分为四个阶段。①早期起步阶段(1950~1964年),这15年中国CNKI学术总库中篇名中含有“思想品德教育”
的文献总量25篇,平均每年不到2篇,其中最早的文献是1950年《人民教育》期刊发表的《继续开展与深入学校教育中抗美援朝的思想品德教育》6。②停滞阶段(1965~1976年),这12年中国CNKI学术总库中篇名中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文献呈现空白状态,可能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仅1975年在《煤炭科学技术》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坚持对职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辽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地质尖兵二○○九钻机组”断创造新成绩》的文章7。③恢复并快速发展阶段(1977~1999年),这23年国内思想品德教育研究逐步恢复并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中国CNKI学术总库中篇名中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文献检索显示,1977年文献量1篇,1999年文献量413篇,平均每年发文量147篇,较①和②阶段明显增加。④飞速发展阶段(2000~2011年),这12年国内思想品德教育相关文献呈现指数型增长趋势,2007年中国CNKI学术总库中篇名中含有“思想品德教育”的文献总量3594篇,超过前三个阶段的文献总量3413篇,2011年高达5834篇。
第二,与“民族”、“初中、中学、中小学”、“农村”、“西部、西北”、“落后、欠发达”有关的思想品德教育文献呈现不同的发展趋势。在中国CNKI学术总库中以篇名检索,与“民族”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最早文献是1985年边赞襄等,发表在《高校德育研究》期刊上的《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8,其后少数民族或民族地区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相关研究成果呈现快速增加的趋势。1978年及之前,与“初中、中学、中小学”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文献总量仅4篇,相关研究滞后,1979~1997年中学领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逐步受到重视,但年度文献数量呈现明显的波动性。1998~2011年相关研究成果现快速增加的趋势。与“农村”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最早文献是赵汉庭1990年在《视听界》期刊上发表的《为加强农村思想品德教育尽力》9,之后农村领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呈现较快发展趋势,1990~2011年发文总量189篇。与
6继续开展与深入学校教育中抗美援朝的思想品德教育[J].人民教育,1950,(2).
7坚持对职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辽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地质尖兵二○○九钻机组”不断创造新成绩[J].煤炭科学技术,1975,(6).
8边赞襄,雷召海.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高校德育研究,1985,(3).
9赵汉庭.为加强农村思想品德教育尽力[J].视听界,1990,(1).
“西部、西北”和“落后、欠发达”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是近十多年才兴起的,研究比较薄弱,相关研究发展缓慢,相关文献总量仅39篇,其中研究欠发达或落后地区思想品德教育的文献仅8篇。
由上述分析可知,国内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尤其是近10年以来相关学术成果呈现指数型增长,但是,与“民族、中学、农村、西部、欠发达”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严重不足,尤其是针对西部(西北)地区和落后(欠发达)地区的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明显滞后,相关研究亟待推进。
(二)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理论梳理
国内思想品德教育研究主要围绕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与价值、构成要素、方法体系、人文关怀、发展趋势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具有代表性的学者有张耀灿、郑永廷、骆郁廷、刘建军、沈壮海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有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品德教育学原理(第2版)》,主要介绍和探讨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的主要概念、基本范畴、研究对象、学科特点、理论体系以及其发展与演变10。郑永廷著的《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论》,主张从多角度开展思想品德教育,重点介绍了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理论基础、体系结构以及不同方法的应用11。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的《现代思想品德教育学(第2版)》,系统阐述了现代思想品德教育学的研
12究对象、范畴体系、学科体系、理论基础和内涵特征等。李辉著的《现代思想
品德教育环境研究》,以环境的变化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为主线,主要介绍了媒介环境、虚拟环和竞争环境等新的环境因素及其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响。13
内涵与价值方面,郑永廷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主体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14张耀灿深入分析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很强的渗透性,显著的民主性和主体性等,揭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规律:主导性与多
10
11
12
13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品德教育学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郑永廷著.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品德教育学(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李辉著.现代思想品德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4郑永廷.论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
样性统一规律、社会化规律、主体间多向互动规律等。15刘新庚等对思想品德教育学科的理论属性和实践属性进行了阐述。16李焕明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学基本范畴主要包括灌输与互动、理解与激励、内化与外化等。17徐志远对思想品德教育范畴的内涵、类型及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阐述。18骆郁廷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价值在于能够满足价值主体的发展需要,思想品德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能够不断创造和实现这种发展价值。19董浩军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价值的拓展、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导向价值和动力价值、政治价值和服务价值。20郑杰等对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的关系结构进行了论述,提出了研究思想品德教育价值关系结构的一般思路。21
构成要素方面,骆郁廷认为思想品德教育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22张耀灿等认为教育环境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要素。23李建德对思想品德教育构成要素的不同观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他认为由思想品德教育主体、客体、介体、环体构成的“四要素说”更具有合理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24沈壮海对思想品德教育主体的有效性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集中体现为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教育主体的主体性的要求。25
26方法体系方面,郑永廷分析了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发展条件和发展趋势。张
耀灿系统梳理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并构建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发展框
15张耀灿.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5,(3).
16刘新庚,文银花.关于思想品德教育学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7李焕明.思想品德教育学基本范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8徐志远.试论思想品德教育学范畴的类型及内在关系[J].江汉论坛,2002,(4).
19骆郁廷.论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6,(5).
20董浩军.论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J].学术论坛,2001,(6).
21郑杰,孙其昂,刘小卫.论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的关系结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 22骆郁廷.论思想品德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23张耀灿.论教育环境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要素[J]. 江汉论坛,2006,(5).
24李建德.思想品德教育六大前沿问题研究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3).
25沈壮海.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主体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26郑永廷.论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J].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
架。27祖嘉合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理论体系的内容大致应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论、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学、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中的具体方法、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方法四大部分。28刘建军将现代接受理论的有关观点和方法引入了思想品德教育。29卢少求总结归纳了思想品德教育常用的研究方法:文献法、经验描述法、观察法、实验法、社会调查法。30 万美容认为综合化发展已经成为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创新发展的基本趋势,具体表现为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渗透性发展以及方法的综合运用与融合重构。31人文关怀方面,骆郁廷等认为坚持以人为本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要求。32张耀灿等认为人文关怀是现代思想品德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他们认为人学取向和思想品德教育研究的工作学取向、德育学和教育学取向、管理学取向、工程学取向、行为学取向、社会学取向一样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理论研究取向。33胡文明认为应当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时代主题。34
发展趋势方面,张耀灿等从学科发展、理论升华、国际化与民族化、教育与管理、社会化与主体化、科学化与现代化详细论述了21世纪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趋势。35骆郁廷从分化与整合、内涵与外延、传承与创新等方面阐述了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36孙其昂对思想品德教育现代性的必然性和复杂关系进行了研究,并提供了思想品德教育现代性转型的基本思路。37韩剑锋等认为学术界将思想品德教育分为传统思想品德教育和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两个部分,并从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涵义、网络思想品德教育与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网络背景下思想品德教育的挑战、机遇与对策等方面对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进行了系统
27张耀灿.思想品德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28祖嘉合.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理论体系求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29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0,(2).
30卢少求.近20年来思想品德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 31万美容.论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发展的综合化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2008,(11).
32骆郁廷,王若飞.也谈思想品德教育要以人为本[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6). 33张耀灿.思想品德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
34胡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主题[J].求实,2003,(7).
35张耀灿,徐志远.论现代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9). 36骆郁廷.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3).
37孙其昂.思想品德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阐述。38胡凯认为生活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和源泉,并从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的起源、内涵、实践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论述。39张哲从思想品德教育化的内涵、社会化的必然性、社会化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他认为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化是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有利于解决思想品德教育僵化和孤立化的倾向。40
本文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实现特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为目的的育人过程。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历史延续性和时代创新性,传承和选择是推动思想品德教育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生活化、社会化、网络化是思想品德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现状分析
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研究概况分析,我国中学领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自1979年后才逐步受到学术界重视,最近十几年相关研究成果增加较快。以中国CNKI学术总库为检索工具,运用同样的方法查找中学领域思想品德教育研究中有关“现状、问题、对策”的文献共37篇,其中有关西部落后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的相关文献仅4篇,相关研究非常缺乏。通过分析与梳理,笔者将中学领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的代表性观点整理成表1。笔者以表1及其相关文献资料为核心,对现有研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现有研究在现状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但是仍存在两个突出问题:①现有研究时常将问题和原因混淆。例如,肖燕认为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认识偏差和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认识不足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41,事实上这些只是造成思想品德教育受不到足够重视的原因。伍小青认为教育评价片面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42,事实上这只是造成教师和学生不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背后原因。②现有研究的对策建议未能与所提出的问题一一对应。例如,成玉善等认为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和农村现有环境的负面影响是
38韩剑锋,孟明亮.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研究综述[J].消费导刊,2009,(5).
39胡凯.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
40张哲.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化研究综述[J].求实,2007,(5).
41肖燕.浅谈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8).
42伍小青.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43,而他们提供的对策建议并没有对其提出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回答。
表1 国内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问题和对策研究观点一览表
作 者 问 题
①社会中的不良思想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消极影响;
肖 燕[错
误!未定义书签。]对 策 ②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不够; ③家长对思想品德教育的误解;
④教师对思想品德教育认识偏差;
⑤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认识不足。 ①正确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②改进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①切合实际,目标层次化;
①教育目标偏颇;
伍小青[错
误!未定义书签。] ②创新载体,内容校本化; ③激发兴趣,过程自主化; ④全员育人,渠道网络化;
⑤营造氛围,环境立体化;
⑥以人为本,评价多元化。 ②教育内容滞后; ③教育方式呆板; ④教育评价片面。
①新课程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出现模式化的倾向;
②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不能真正启发学生思考;
③课堂教学成为不折不扣的教案执行过程。
①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和学生对思想品德
教育课程不够重视; 刘玉玲,吴泽江44 ①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②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①努力提高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③增强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
④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内部管理;
⑤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沟通。
①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②加强专兼职结合的政工队伍建设,形成思想品德
教育合力;
③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
①发展经济,促进欠发达地区尽快摆脱经济困境;
②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开展实践教育;
③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④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⑤加快形成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合力;
⑥加强教育立法与政策保障,改善教育方法。
①创设各方面齐抓共管的良好外部环境; 45刘绍荣 ②思想品德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实际效果不好; ③没有形成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的激励评价机制; ④教育过程中形式单一,教学安排不够合理。 ①思想品德教育“对上”而非“对下”; ②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③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 ④农村现有环境的负面影响。 ①思想品德教育资金不足; 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更侧重于知识教学; 成玉善,王明来[错误!未定义书签。] 朱海健[错误!未定义书签。] ③思想品德教育方法以灌输为主; ④教师整体素质不高; ⑤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 ⑥思想品德教育相关立法、制度不完善。 张建中46 ①方法简单:主体意识缺失,以言教代替身教;
43成玉善,王明来.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22).
44刘玉玲,吴泽江.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2). 45刘绍荣.新形势下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09,(18).
②内容滞后: 漠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实际需要;
③任务繁杂: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脑力劳动体力化;
⑤体制僵化:多头管理,班级管理者疲于应付。 ②发挥思想品德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优势; ③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渗透; ④主体单一:仅靠单方面的实施难以形成教育的合力;④采用现代技术手段因势利导。 46张建中.社会转型时期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探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
四、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的特殊性
(一)历史文化背景的特殊性
各民族的成长过程不一样,其宗教信仰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也使得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表现出艰巨性。
首先,在民族地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充分考虑到民族发展的历史性。民族地区特殊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是在民族地区开展思想品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要想切实提高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以构建形成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构建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就必须尊重和研究民族地区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有着不同的内容,然而,不管内容如何变化,必须充分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历史文化背景,必须充分考虑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进行有针对性的、灵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一定社会历史阶段,民族作为特定人群的社会组织形式,将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其民族特征及其属性,例如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这些因素通过相互作用和影响,把各个民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是产生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推动思想品德教育就更加需要充分尊重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不能简单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衡量他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事实证明,如果不充分尊重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不但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不会明显,处理不当甚至会适得其反,伤害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感情,而这恰恰违背了思想品德教育的真正目的。
其次,在民族地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认识到少数民族信仰的多样性。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已载入国家宪法和有关法律,是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这种规定从根本上保障了少数民族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在民族地区,宗教信仰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宗教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使得信仰宗教的人群既具有单一性又具有广泛性。宗教对少数民族的生
活习俗、民族风情、道德规范、文化艺术、心理素质等都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般来讲,在社会物质生活不断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共同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生活习俗以及语言文字会使民族内部成员增加彼此的信任和认同感,同时也容易导致狂热的宗教热情以及狭隘民族主义,从而增加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难度。因此,在民族地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其宗教信仰。
再者,在民族地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处理好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与遏制族群观念增强的关系。丰富多彩、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与汉文化一起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同时又各自独立,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丰富中华民族文化的角度出发,在民族地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积极弘扬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使其作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从多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文化事业,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多样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在民族地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除了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外,还需要有效遏制族群观念的增长。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民族历史发展的具体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延续具有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升温,特殊的民族文化不断被开发、展现出来,少数民族的经济意识、竞争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族群意识也得到很大程度的发展。然而,族群意识的发展虽然加大了少数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同时也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结成了利益同盟,功利主义意识不断增强,在具体的社会经济实践中,很容易偏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从而损害社会的公平与正义。随着对民族文化的过度宣扬,中小学生的思想也不断受到影响,非常不利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殊性
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会受到物质环境条件的影响,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程度直接影响着物质生活水平,因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必然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意识。换句话说,一定的环境往往就会孕育一定的思想意识,人们所处的生存环境越是恶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越是艰苦,就越难产生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先进思想意
识。
就人类整体而言,落后的物质生活、生产环境,与落后的思想意识往往是相联系的。民族地区大多位于高原、山地、沙漠,自然条件艰苦,人口居住分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古以来便形成了以狩猎、畜牧、半牧半农为主的生产方式,社会经济发展一直受到恶劣的自然条件制约,整体发展状况一直呈现缓慢的落后状态,这种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容易孕育落后的思想意识。因而,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少数民族群众表现出很难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因此,在民族地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考虑到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必须深入思考影响人们思想意识的社会经济因素,只有做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结合,通过走群众路线的路子,民族地区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才能很好地开展。
中国在改革过程中,针对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状况,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和照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例如,对于民族自治地区,地方财政在全国统一的财政体制下,通过实行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直接享受上级财政的照顾,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转移支付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中央不断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有效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改善民族地区财政状况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政策背景也是进行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必须认真考虑的因素。
(三)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在民族地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特殊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民族地区,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思想品德教育,在教育内容设计上应该把握两个关键点。第一,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应具有共性特征,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各项方针路线以及爱国主义等应该作为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和重点。第二,与全国其他地方相比,民族地区具有特殊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民族地区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应适当增加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内容,这些内
容应该尽量具体化,有助于更好地贯彻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民族地区和全国其它地区劳动人民群众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重要思想领域取得认识上的统一,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进而为社会主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
上述两层次的教育内容,是相对独立而又彼此联系的,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对于第一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是站在中华民族和全国的角度而言的,是思想品德教育的总体要求,是反映全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是反映全国人民思想的共鸣,是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必须遵守的。对于第二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充分考虑了民族差异和特色,充分反映了民族间的内在联系,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第一层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目的和要求,是为第一层次的顺利实施和开展提供重要保障。没有了第二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第一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也会打折扣,只有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的思想品德教育相辅相成,协同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民族地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具体体现在民族意识、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方面。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全国其他地方不完全一样,它们的独特性和历史传承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民族地区的思想品德教育,应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教育、民族文化教育、宗教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社会发展理论教育等,而这些内容中,需重点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民族观教育和宗教观教育,这些教育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民族观教育不是简单地、机械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其重要的前提是,充分理解民族作为一种现象的本质含义,民族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从原始社会后期在氏族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并最终要走向消亡的。所以,民族只是一个特定历时阶段的概念和形式,随着人类的发展,民族间的壁垒会不断被打破,各民族在形式上也许会有所差异,但在精神层次则会达成共识,趋于一致。历史发展实践表明,民族的特性随着历史的变化在不断变化,一些古代民族随着历史的变迁都已经融合于其他民族了,又或者是与其他民族融合发展形成了新的民族。这些充分说明了民族产生、发展和消
亡的过程。与此同时,在民族地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努力帮助民族地区人民群众认识到,民族间没有优劣,民族文化没有优劣,各民族间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精神中都是平等的,民族及其文化都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万不能简单地、固执地认为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要高于或优越于其他民族,否则,容易滋生狭隘的民族意识,而狭隘的民族意识容易使各民族在各领域和多层次上产生矛盾和不协调,不利于民族间的友好相处。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国各民族之间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平等、团结、
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才能更好地在民族地区推进思想品德教育。
五、现状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内容
本文选取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域。将研究锁定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主要出于以下两种考虑:①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典型的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是国家级贫困县,该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等在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该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研究可以视为对西部落后民族地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研究的缩影,研究结果和结论对于西部落后民族地区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②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笔者工作过的地方,工作期间笔者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已有初步的感性认知,这对于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同时在硕士论文研究时限较短的情况下,选择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作为研究区域,有利于笔者更有效地进行资料收集和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全县教育尤其是农村初中教育落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状况得到的关注不够,目前仍存在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那么,如何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思想教育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很明显,要想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首先必须知道问题有哪些,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因此,深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进行实地调查,全面、深入地把握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发展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和原因,不失为探索改善该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状况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为此,笔者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上磨中学、龙山镇中学、胡川中学、张棉中学、闫家中学等五所中学为考察对象,通过对五所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初中学生的爱国情感、道德品质、心理品质及对思想品德课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内容。对教师的访谈,通过对五所中学的相关领导、教师、部分学生及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访谈,深入了解了各学校的基本情况、思想品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师培训以及教学面临的突出困难及发展困惑等方面的内容。
(二)调查过程
调查设计和准备阶段(2012年4月~2012年5月)。笔者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认真设计了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并与老师、同学等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在吸收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前后经过四次修改,形成调查使用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此外,笔者积极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教育部门及相关学校领导沟通联系,确定了调查路线和日程安排。
调查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2年7月)。笔者在正式实施调研前,先在上磨中学和张棉中学随机各抽取了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修改了部分问题,最终形成正式问卷。同时,与两所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预访谈,并根据访谈结果和他们的意见,对访谈提纲进行了修改,最终形成正式访谈提纲。在测试阶段结束后,笔者对上磨中学、龙山镇中学、胡川乡中学、张棉中学、闫家中学等五所中学开展了正式调查(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见表2),对五所中学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进行了访谈,对学校领导、教师的访谈主要以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对学生家长的访谈主要通过入户调查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家长访谈是在学校安排部分学生陪同下完成的。此外,笔者还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进行了访谈,并基于访谈结果,对该县的自然经济状况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主要对地形、气候、经济发展状况等进行了观察和体验。
表2 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
学校名称
上磨中学
龙山镇中学
胡川乡中学
张棉中学
闫家中学 地理位置 抽样人数(人) 发放问卷(份) 收回问卷(份) 有效问卷(份) 有效率(%) 张家川镇 100 100 100 96 95.2 龙山镇 100 100 100 95 94.5 胡川乡 90 90 90 82 94.2 张棉驿乡 50 50 50 43 94.3 闫家乡 50 50 50 40 93.5 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0月)。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完成了调查数据的数字化。返校后,笔者通过Excel等软件对数据的有效性、科学性、真实性进行了全面的判断,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以及实地考察,笔者获得了第一手翔实的资料,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结果分析
关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的认识和重视情况分析。
表3 思想品德教育认知情况分析
题号 题目 选项 选项被选比率
(%)
1 你认为思想品德课重要吗
2 你认为思想品德课教材的内容难吗
3 你认为思想品德课对你的生活有指导作用吗 重要 30.1 一般 21.1 不重要 48.8 太难 46.1 较难 20.7 容易 33.2 有 53.3
没有 46.7
问题1的统计结果显示,30.1%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重要的,21.1%的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性持摇摆态度,48.8%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不重要。问题2的统计结果显示,46.1%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太难,20.7%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不难,33.2%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简单。问题3的统计结果显示,53.3%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对他们的生活有指导作用,46.7%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对他们的生活没有指导作用。
从问题1、问题2、问题3的统计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或推断:①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理解不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也比较模糊。②现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对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内容较难,这一方面与农村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信息闭塞,学生较少与外界接触有关,使得学生难以对相对陌生的内容进行迁移学习。同时也极有可能和教师的授课方式有关。③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这可能与学校的授课方式有关,也可能由于当地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关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对现行思想品德课程授课方式的反应分析。
表4 学生对思想品德课授课方式反应分析
题号
4
5 题目 你喜欢思想品德课老师上课的方式吗 思想品德课的授课方式你更喜欢哪种 选项 选项被选比率(%)
6 你期望老师在课堂上讲有关政治课的故事吗 喜欢 38.6 不喜欢 61.4 传统 27.7 多媒体 72.3 非常期望82.4 一般 12.6
不期望 5
问题4的统计结果显示,38.6%的学生表示喜欢思想品德课老师上课的方式,61.4%的学生表示不喜欢思想品德课老师上课的方式。问题5的统计结果显示,27.7%的学生表示更喜欢传统的授课方式,72.3%的学生表示更喜欢多媒体的授课方式。问题6的统计结果显示,82.4%的学生非常期望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能够为他们讲有关思想品德的故事, 12.6%的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讲述思想品德课相关的故事,并未表现强烈的期望,5%的学生不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有关思想品德的故事。
从问题4、问题5、问题6的统计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或推断:①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不喜欢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的授课方式,这可能由于教师只是照本宣章,学生觉得乏味,学生觉得教师只是读课本的话,学生自己也会读。同时,也有部分喜欢学生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上的授课方式,这可能由于这部分学生偏向于识记知识点,觉得教师严格按照书本安排进程,有利于他们理解和识记思想品德课的有关内容。②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大部分表现出对多媒体教学的青睐,这可能由于当今社会,网络发达,学生对网络有所了解,而且,学生可能认为多媒体教学很有新鲜感。部分学生仍然偏爱传统的授课方式,这可能是因为这部分学生认为,教师将授课重点内容书写在黑板上,便于自己记笔记,而且有利于自己在课堂上专心听讲。③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绝大部分非常期望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不要仅仅传授“乏味”的知识,他们希望教师能给他们讲讲有关思想品德的故事。这可能由于他们对外界事物有种强烈的好奇感,想通过教师对外面世界有更多的了解。然而,也有少数学生并不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述思想品德有关的故事,这可能因为他们觉得课堂就是要学习课本知识,不应该掺杂其他,也可能因为他们本身就不关心思想品德。
关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态度分析。
表5 学生爱国主义态度分析
题号 题目 选项 选项被选比率
(%)
7 热爱祖国是人生最基本的要求
8 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
9 如果祖国和他国交战你会参军吗 完全同意 72.2 基本同意 24.3 不太同意 2.4 完全不同意 1.1 完全同意 68.9 基本同意 29.4 不太同意 1.2 完全不同意 0.5 主动参军 64.6 不主动参军 28.6
尽量逃避参军 6.8
问题7的统计结果显示,72.2%的学生完全同意热爱祖国是人生最基本的要求,24.3%的学生基本认同热爱祖国是人生最基本的要求,2.4%的学生不太认同热爱祖国是人生最基本的要求,1.1%的学生完全不同意热爱祖国是人生最基本的要求。问题8的统计结果显示,68.9%的学生完全同意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29.4%的学生基本认同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1.2%的学生不太认同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0.5%的学生完全不同意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问题9的统计结果显示,64.6%的学生表示如果祖国与他国交战自己会主动参军,28.6%的学生表示如果祖国与他国交战自己不会主动参军,
6.8%的学生表示如果祖国与他国交战自己会尽量逃避参军。
从问题7、问题8、问题9的统计结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或推断:①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大都认为热爱祖国是最基本的做人要求,这表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对爱国主义有着正确的认知,他们对祖国有着最深厚的感情。②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大都认为热爱祖国就是热爱社会主义中国,这表明该县农村初中学生对社会主义有着正确的认知,他们对社会主义满怀憧憬,他们具有奉献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③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生大都认为维护自己祖国的独立和尊严是必须的,他们认为祖国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反对任何外来侵略。
此外,笔者对访谈笔记、考察记录等进行了专门整理和研究,为提炼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最终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性措施提供了依据。
对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的访谈,笔者发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财政来源口径小,财政收入少,可用于农村初中教育的经费非常缺乏。同时,笔者了解到,2006年以来国家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为全国尤其是广大贫困地区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问题,但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相关部门领导反映,国家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用于普及义务教育,对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仍显不足,该县农村初中学校目前仍然没有用于实践教育的专项资金,思想品德实践教育发展明显滞后。
对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的访谈,通过不同形式的座谈会、对话,笔者记录了大量信息,加之部分学校领导提供了一些纸质版的资料,笔者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学校目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教育方式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对该县农村初中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整体发展有了全面的把握,对该县农村初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该县农村初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态度等有了更为全面的掌握。
对家长的访谈,笔者通过入户的形式,先后访问了20个村,300户农村家庭,在当地学生的引领下,笔者与家长进行了积极沟通,深入了解了该县农村初中学生在家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以及家长在教育和管理孩子方面的理念和方式等,加深了笔者对该县农村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家庭教育的了解。
六、主要问题和成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 思想重视不够
在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下,学校教育“重智育、轻德育”现象严重。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的不够重视,导致教师评价片面,使得思想品德课授课教师积极性难以提高。学校对思想品德教育的不够重视,使得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进行理论说教,没有充分认识思想品德教育的现实作用,不能够把理论学习与自身的道德修养结合起来。
2. 教育资金不足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收入少,除去用于必须的社会经济建设资金外,几乎没有剩余资金用于支持农村初中教育的发展。
由于农村初中教育资金的严重不足,直接导致以下结果:①教育设施建设明显落后,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缺少,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明显不足,落后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滞后;②思想品德教师队伍薄弱,教师学历水平较低,调查的五所初中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到20%,其中思想品德教师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到10%;③没有多余的资金开展实践教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极为薄弱;④学生宿舍破旧,无力修缮,夏季学生备受蚊虫叮咬之苦,冬季学生饱受寒风侵袭之痛,破旧的住宿条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学生的睡眠质量,学生白天时常出现课堂瞌睡的现象;⑤食堂饮食质量低下,学生时常吃到残根、烂菜,而且饮水和用水的可达性不好,直接或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发展;⑥学校规模普遍较小,办学效益低。
事实上,虽然我国自2006年起,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国家用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为全国尤其是广大贫困地区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的经费问题,从根本上保证了义务教育的正常运行。然而,国家转移支付的资金主要
用于普及义务教育,对西部落后地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尚未实施系统的全面的专项工程。而且,国家转移支付的资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教育问题,农村初中学校仍然没有实践教育的专项资金,多方位开展思想品德实践教育仍显困难。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范畴,它可以很好地指导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47实践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认识的来源,人的任何一种认识,都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的。48可见,实践教学可以有效促进理论知识内化吸收并转变成学生的指导思想。笔者调查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强烈的实践愿望,他们想到革命老区去寻找红军革命的踪迹,想到大城市去看看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想到大自然中去感受当今环境的变化。但是,目前这一切对于他们来说几乎是遥不可及,因为学校根本没有财力组织他们进行类似的社会实践活动。
3. 教育模式传统
教育方式陈旧,灌输教育现象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入,思想品德教育处于一个更加开放的环境中,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等正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和冲击。灌输教育注重的是告知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很少鼓励学生去分析什么是对的,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是错的。灌输教育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长时间的灌输教育会使学生倾向于机械地接受日常生活中种种反映思想道德的不同现象,而不会深入思考某种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在全球一体化加速的大背景下,灌输教育使得初中生难以分辨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外来文化中哪些是积极的,有益的,哪些是腐朽的,有害的。初中生处在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期,对各种思想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大量的单一的思想灌输容易压制他们的好奇心,时间长了初中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教育内容滞后。在以升学考试为核心的背景下,现阶段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以中考为指挥棒,教育内容侧重于知识教学,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也成了讲授中考知识点、考点的课程。本次
47
48李友富.思想品德理论课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 王伟.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0,(6).
调查结果表明,72%的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课是最乏味的课,因为对于政治课来说,除了背诵还是背诵,时事政治内容很少涉及。在重视考点、重视分数的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紧紧围绕教材,很少去关注和思考国内外新闻热点,只有初三学生才会去背诵相关的时事政治内容,不过那仅仅只是背诵,或者只是在教师或参考书的指导下,从出题的角度去分析。思想品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课本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课本内容反映的现象和问题几乎都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社会经济现象,教师和学生抱着课本当作学习宝典,知识更新滞后,很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信息闭塞更是不利于思想品德教育的深入开展。
4. 教育合力不足
目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以课堂为阵地,在管理、生活等方面,思想品德教育明显不足,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效果不理想。以此同时,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作用的家庭教育更是缺乏。
事实上,对于学校来说,思想品德教学的阵地不仅仅在课堂,而应贯穿于课堂、管理、生活等各方面。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则是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自身素质和人格魅力,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学校的有效管理也具有育人的功能,学生在接受管理的过程中,会得到情感陶冶,受到思想教育,达到行为规范,尤其是学校管理人员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率先示范,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感染和认同,教育效果非常好。学校的后勤服务部门尤其是生活服务部门,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其工作人员的道德品质、服务态度、个人形象等,对学生的信念、日常行为等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家庭来说,学生的日常起居、饮食、价值观等方方面面都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深入推动思想品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整合课堂、各部门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作用是学校提升思想品德教育水平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动家庭教育则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推动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着力点。
(二)原因分析
1. 思想意识薄弱
在升学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意识淡薄,思想品德教育相关课程在排课管理、课时量安排等方面明显薄弱,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时间时常被主干课程占用,思想品德课的授课教师缺乏权威性,在学生眼中思想品德课是“人人都能上”的课程。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用人单位的用人取向不断趋向学历化、专业化、技能化,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对思想品德教育容易产生误解,家长觉得毕业能直接挣钱才是硬道理,家长注重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部分家长甚至简单认为思想品德教育就是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没什么实际作用。家长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忽视和弱化,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视。
2. 自然条件艰苦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西北,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交通条件较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艰苦的自然条件严重限制了当地产业的发展,产业的薄弱使得地方财政收入少,难以抽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教育,而用于教育尤其是农村初中教育的资金更少。调查发现,靠近中心城区的学生学业成就与远离中心城区的学生学业成就有明显差异。靠近中心城区的学校在教学环境和教学设施等方面明显优于远离中心城区的学校,远离中心城区的学校普遍存在教室简陋、供电系统不稳定等系列问题,部分学校教室甚至没有暖气和风扇。在阴雨天气里,学生常常只能在阴冷黑暗的教室里上课。在这种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学生,很难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熏陶,受访的学生当中,谈到对思想品德教育的看法时,大多数表示不知道。
3. 教育理念落后
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学习变成学生的内在需求,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也应如此。学校应了解学生最需要什么,最关注什么,使思想品德教育变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然而,调查中各学校均以“智力教育”为主,强调灌输教育,学校各项工作几乎都是围绕提高升学率展开的。灌输教育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机械地执行,无法进行自主认知和人格建构,难以将思想品德教育转化为学生内在需求动力。调查结果还发现,目前思想品德教育对个体需求
和个人价值、社会需求和社会价值体现不够,思想品德教育仅仅停留在书本,教师以一种“说教”的形式将书本记载的内容简单向学生传输,很少有教师从社会的角度、个人的角度去阐述思想品德相关理论。
4. 教育制度僵硬
新的教育法规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教育立法与政策落实不到位。教育立法与政策的保障没有到位,是造成思想品德教育合力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学校有关部门机械地执行教育有关政策与制度,负责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部门未能积极主动思考思想品德教育有关问题,对于国家、省市的有关政策,只是简单地照搬过来,既不做出相应的解释和学习,也没能出台相关政策和制度的实施细则,思想品德教育在学校各部门、各领域存在,但教育力量过于分散,教育效果不佳。此外,现行的教育政策和制度,对于家庭教育没有明确的要求,家庭教育完全处于一种自发发展状态,缺少相关的政策或制度,通过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切实推动家庭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七、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宣传教育
政策法规经过严格的程序,由人民代表大会审定后颁布实施,其权威性不可否认。但是政策法规往往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教育发展整体情况和突出共性问题,制定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规章制度。思想品德教育有关制度不可能也没必要涉及到各个地区、各个领域的各种问题,所以地方政府应该在国家政策法规实施过程中,根据地方实际情况不断补充和完善,制定相关细则并上报有关部门批准实施。这样,相关政策法规能够更有效地落实,地方也能充分发挥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全方位整合各方力量,全面推动思想品德教育发展。
此外,要积极扩大思想品德教育有关政策制度的宣传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书刊、杂志、网络等宣传媒体,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式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思想品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先进思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先进典型,广泛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课外实践活动,让思想品德教育深入学生内心,让思想品德学习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动力,让思想品德教育变成学生自觉的行动。
(二)发展地方经济,加大教育投入
要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地方政府必须充分重视经济发展问题。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城市与农村等发展差距明显,西部落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是落后。这种地区不平衡的发展状态,导致地区间差距不断拉大,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要突破这种潜在趋势,突破自然条件的限制,必须出台有力的经济发展措施,才能切实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和水平,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切实推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快速发展。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地处西北,自然条件艰苦,区位优势不足,要发展经济,必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当然,
招商引资的关键在于优化当地的投资环境,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企业进行投资时首先会考察当地各项基础设施是否到位,在一个交通不便,水电不通的地方,企业家是不会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应重点改善交通路网结构,优化交通布局,提升县级道路、县乡道路等级,加快完善乡村道路的硬化,加快各种断头路的接通与延伸;其次应着力改善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确保工业项目落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时,其用电、用水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并且不影响生活用电、用水。②着力改善投资软环境。投资者还会考察当地的社会环境,社会治安、社会文化等都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全方位改善社会环境是吸引投资的必要措施。③切实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在基础设施和投资软环境改善的同时,应强化劳动力的培养,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了人才,投资者自然会源源不断地集聚。
在加快发展地方经济的同时,必须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投入短期以中央投入为主,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教育配套资金可以不断提高。对于西部落后民族地区,中央财政应适当增加教育投入。
(三)改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逐渐地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初中教学把“智力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是没有错的,但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也决不能忽视,一定要“智力教育”与“育人教育”同时并举。如果只注重知识教学,单纯追求升学率,弱化思想教育的话,这就和国家重视义务教育的初衷不一致了。
其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不应只停留在形式上,而应该具体化。如果教师每天仅仅传授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之类的空头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对于思想品德教育,教师更需要做的是告诉学生怎样去做某一件事而不是某件事应不应该做。以爱国主义为例,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必须的,学生是知道的,教师没有必要天天重复要求学生爱国,那样反倒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教育效果不明显。在这个问题上,教师需要做的是,告诉学生什么是国家,国家意味着什么,国家对个人的发展有什么重大意义,如何做就是爱国,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其实,从人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去思考,爱国也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积
极爱国,另一种是消极爱国。以为国家积累财富为例,为国家创造财富可视为积极爱国,为国家节省财富可视为消极爱国。
再者,要充分发挥隐性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主要通过淡化学生“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在自主意识的支配下,自觉自愿或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隐性思想品德教育不仅包含了传统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所覆盖的领域,同时也涵盖了社会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中所蕴含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涵盖了现代思想品德教育的各个领域。隐性教育是隐性课程的上位概念,是隐性课程的应用体系,是对隐性课程领域的扩展和意义的提升,而隐性课程则是隐性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49可见,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平常所说的思想品德课)的有机结合,不失为增强思想品德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此外,要积极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网络作为现代信息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传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信息容量大等优点。思想品德网络教育正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东部地区很多农村初中已经开始着手构建思想品德教育网络平台,部分农村初中已经开始应用网络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对于西部落后民族地区的农村初中来说,网络这个词并不陌生,可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却是一件十分新鲜的事了。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在内容上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性。因此,对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将网络应用到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使课堂教学与网上咨询相结合,使书本知识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不断创新思想品德教育形式。与此同时,学校应正确处理网络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有效利用网络这把双刃剑,因为在网络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就可能在网络中迷失自我。
(四)吸引青年下乡,打造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教师队伍薄弱,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吸引具有较高学历的青年下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张家川回
49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多方位同时推进。
首先,必须加强教师团队建设。设立并增加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投入,并且着力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所需教师团队的建设提供必要保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要的资金投入,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条件,国家、省市以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政府财政预算资金应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整体投入,尤其需考虑设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主要用于:①着力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的工资水平,努力改善农村初中教师的生活质量。专项资金要根据学校的特殊情况、教师的实际贡献、学科的建设情况等,进行差异化补助,切实提高有限资金的有效覆盖面。②着力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教育及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初中教学楼、教工宿舍、食堂、操场、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支持,不断完善水电网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加大多媒体等教学设施的投入,为教师的教学、办公、生活等提供安全、舒适、干净的环境,为教师充分施展自身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撑。③着力加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和引进力度。在不断扩大教师总量的同时,积极加强教师质量提升工作,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层次。第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教育有关部门,每年根据农村各初中招生计划及教职工需求情况列出缺编岗位,通过网络和现场招聘的形式吸引毕业生考核竞争,择优录用,不断选拔优秀的人才到教育队伍,为该县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作好铺垫。第二,要立足当地资源,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全方位加强教师培养,不断促进骨干教师尽快成长。要把当地教师骨干的培养,作为该县农村初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明确抓手,抓好落实,抓出成效。第三,骨干教师培养应突出以下几方面:一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是整个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也是学校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大多数刚从大学毕业,工作热情高,知识基础雄厚,但是缺乏教学经验和社会阅历。因此,青年教师的培养,除了充分发挥老教师的帮带作用外,还应促使其在实践中经受锻炼,以增长才干,进而迅速成长,这可以考虑通过适当安排部分青年教师在关键岗位进行教学工作而实现。此外,在岗培训也是青年教师培训需重视的方面,这对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意义深远,主要可以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和鼓励中青年教师进修学习。二要适当推行名师工程。名师工程是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教育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教育发展实际,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适度实施名校长、教坛中坚、名班主任、教坛新秀、名教师、教坛宿将等一批名师工程,充分发挥名师带动作用。
其次,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要强化人才意识,不断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留住人才、留好人才。第一,积极创新教师评价机制。根据全县初中教育发展情况,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征求广大教师、相关部门领导意见,建立绩效考评制度。绩效考评尝试打破资历、年龄、级别、职称等方面的限制,突出对教师的教学绩效进行总体测评。对表现突出的教师,鼓励其创新教学方式,在教学方面要大胆放手使用,给予其充分的展示舞台。同时,在评优、职称评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让有能力、有水平的教师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积极创新教师分配机制。在国家有关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不断加大教师分配改革力度,从根本上改变分配机制中论资排辈的利益分配机制,逐步建立起贡献、责任、风险与报酬相适应的利益分配机制。教师的收入与工作业绩、实际贡献、岗位职责等直接挂钩,并且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适度倾斜,充分发挥工资的激励功能。同时,根据具体情况设立优秀教师奖励储备金,并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对一些名校长、名师等实行特殊津贴制度,在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第三,积极创新教师选拔聘用机制。坚持唯才是用的原则,打破出身、资历、年龄、性别等束缚,只要是学校需要的人才,便予以大胆提拔使用。同时,积极吸引和利用“社会师资”,考虑聘用部分社会知识分子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创新教师引进思路。
(五)整合各方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课堂在推动初中思想教育中主阵地的作用,积极发挥学校管理部门、生活部门等多部门的力量,协同推进思想品德教育,着力营造课堂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维立体育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新局面。同时,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家长会等形式,引起家长对孩子思想教育的重视。通过推动课堂教育、课堂外教育、家庭教育协同发展,促进思想教育形成合力,进而全面推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课堂教育,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的作用。教师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知识水平的高低、
能力发展的快慢,而且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品德方向。教师作为某一学科的内行,对相关学科的知识结构非常熟悉,同时熟悉有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教师主要通过教学环节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知识的传授过程本质上总会在一定的思想指导下进行,常常会受一定的政治观点、治学态度支配和影响,教师所教所讲,所言所行,既传授了知识,也交流了思想,同时也会有情感的沟通,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会随时随处表现出来。而对于初中学生,他们有一种天然的崇敬教师的情愫,这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行事风格等,更易于接受。因此,教学本身所具有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客观存在于教学的整个过程,这种客观存在决定着课堂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要更加重视,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
课堂外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管理育人的作用。学校管理、后勤等服务部门在培育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学校通过管理、后勤等服务工作,无形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同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爱国情节。因此,学校的管理不仅要服务于教学,还需承担育人的责任。学校要强化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堂和宿舍的管理。对于食堂管理,要把食品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确保食物的安全性,同时要确保饮食结构合理,使学生能在营养方面保持均衡,这样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才会有了保证,学生有了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受教育。其次,要尽可能地降低食堂饭菜的成本,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全心全意投入学习。学校要努力通过降低食堂的管理成本,采用定点采购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进而达到降低食堂饭菜整体成本的目的,使学生能真正从中得到实惠。再者,要切实加强食堂员工的服务意识,优化员工的服务态度和质量,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饮食环境。此外,需建立相关的学生监督机制,对食堂的服务实施监督,同时也可将学生的要求反馈于食堂,食堂根据学生要求改进食堂管理和服务水平,进而形成良性循环。对于宿舍管理,需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校规校纪,宿舍管理实行宿舍管理员和班主任双重负责制,以确保学生在休息时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学生休息好了,养足了精神,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家庭教育,切实加强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学生自出生以来,便受到家长的悉心关照,在成长过程中,无论是对事物的认识,对人生的思考,方方面面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家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
起着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教育等有关部门需加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宣传,使先进思想、优秀道德品质等不断深入人心,为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互动,在组织家长会时,学校不仅仅要把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向家长汇报,更需要将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家长,让家长了解思想品德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意义,让思想品德教育成为家长教育孩子的自觉行为,让家庭教育具有根本性的内在推动力。
参考文献
著作类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品德教育学原理(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郑永廷著.思想品德教育方法论(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张耀灿,郑永廷等著.现代思想品德教育学(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李辉著.现代思想品德教育环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5]邢德昌主编.实践新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余文森,黄国才等.有效备课 上课 听课 评课[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4. [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31.
[8]赵晖.社会转型与公民教育—中国公民教育目标与内容体系的建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
学位论文类
[1]朱海健.欠发达地区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09.
[2]张建中.社会转型时期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探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
[3]伍国峰.中学生责任教育的实践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04.
[4邢明丽.青少年公民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
[5]邢星.中学生责任感培养的实践研究-以无锡市八士中学为例[D].2007.
[6]徐立明.当前小学生责任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德州市北园小学个案研究[D].2007. [7]徐文忠.中学生公民责任教育的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
[8]许伟光.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
期刊论文类
[1]于洪卿.美国中小学责任教育及其启示[J].国外青年,2008(5):105-108.
[2]杨伟民.对我国欠发达地区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7,(4).
[3]林勇,张宗益,杨先斌.欠发达地区类型界定及其指标体系应用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
[4]包玉山.试论民族自治地方与民族地区的联系与区别[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5]继续开展与深入学校教育中抗美援朝的思想品德教育[J].人民教育,1950,(2).
[6]坚持对职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辽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地质尖兵二○○九钻机组”不断创造新成绩[J].煤炭科学技术,1975,(6).
[7]边赞襄,雷召海.浅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J].高校德育研究,1985,(3).
[8]赵汉庭.为加强农村思想品德教育尽力[J].视听界,1990,(1).
[9]郑永廷.论思想品德教育的本质及其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1,(3).
[10]张耀灿.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5,(3).
[11]刘新庚,文银花.关于思想品德教育学学科界定的理论思考[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12]李焕明.思想品德教育学基本范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 [13]徐志远.试论思想品德教育学范畴的类型及内在关系[J].江汉论坛,2002,(4).
[14]骆郁廷.论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06,(5).
[15]董浩军.论思想品德教育的价值[J].学术论坛,2001,(6).
[16]郑杰,孙其昂,刘小卫.论思想品德教育价值的关系结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9). [17]骆郁廷.论思想品德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4).
[18]张耀灿.论教育环境是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的要素[J]. 江汉论坛,2006,(5).
[19]李建德.思想品德教育六大前沿问题研究综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2,(3).
[20]沈壮海.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主体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21]郑永廷.论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发展趋势[J].高校社会科学研究和理论教
[22]张耀灿.思想品德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发展创新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23]祖嘉合.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理论体系求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9).
[24]刘建军.接受理论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启示[J].教学与研究,2000,(2).
[25]卢少求.近20年来思想品德教育学科理论研究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4,(11).
[26]万美容.论思想品德教育方法发展的综合化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2008,(11).
[27]骆郁廷,王若飞.也谈思想品德教育要以人为本[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6). [28]张耀灿.思想品德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2).
[29]胡文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品德教育的时代主题[J].求实,2003,(7).
[30]张耀灿,徐志远.论现代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趋势[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9).
[31]骆郁廷.思想品德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3).
[32]孙其昂.思想品德教育现代性及其转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33]韩剑锋,孟明亮.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研究综述[J].消费导刊,2009,(5).
[34]胡凯.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
[35]张哲.思想品德教育社会化研究综述[J].求实,2007,(5).
[36]肖燕.浅谈中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9,(8).
[37]伍小青.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
[38]成玉善,王明来.农村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10,(22).
[39]刘玉玲,吴泽江.中学思想品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2). [40]刘绍荣.新形势下中学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管理观察,2009,(18).
[41]李友富.思想品德理论课应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5). [42]王伟.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本质[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0,(6).
[43]贾克水,朱建平,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后记
明天就是学校指定提交论文定稿最后的日子了,可是,我才刚刚完成对论文格式以及一些细节的修改、完善。作为论文目录“重要组成部分”的后记,当然还在被诞生之中。急切的心,总是难免的!
在这里,我要记录下那些对我的成长、成文给予了帮助和关照,我乐意而且必须铭记在心的可敬、可爱、可亲的人们的名字。
感谢我的父亲、母亲,你们养育了我的生命,用微薄的收入支持我读书一年又一年,使我得以衣食无忧,读自己最喜欢的书,尤其是以学业的名义胡思乱想这无解的自然、复杂但也美丽的人生、社会,这是我最喜欢的生活,我对你们感恩不尽!我常常想,同样是生命,谁不希望有梦有奋斗,可他们出生的年代、条件的艰难,一起无情的摧毁了那些有可能属于他们的或许更为惬意的生命内容,但今日,这仅仅是我的想象。所以,我很珍惜这份来自他们的浓浓关爱与支持。家国命运一体,我期待着祖国越来越好!
感谢我的导师卓杰老师,两年的学习生活当中,老师对于我的读书、生活有求必应,同时给与我悉心的指导和热情的帮助,这让我收获了太多的成长和进步。我祝福老师美好和丰收永远相伴!同时,对于参与我的论文开题的熊华军老师,我真诚的向您道一声:谢谢!直接的,间接的,我都从你们身上获得了教养和知识。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好朋友马志英和张豫洲,你们的悉心指点和耐心帮助,为我在写作过程中增添了无尽的动力,你们的厚爱与关照,我都已铭记在心。另外,在论文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中张家川县各界的部门领导以及受访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们给予了积极的配合和热情的帮助,再次衷心的感谢你们!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不管身在何处,我都愿与各位师友共月!我祝福你们!
马育华
二〇一三年五月于师大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马育华西北师范大学
本文链接: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10736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 研 究 生 姓 名:马育华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卓杰 副教授专 业 名 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 究 方 向:学科教学.思政 二〇一三年五月 硕…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10736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 研 究 生 姓 名:马育华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卓杰 副教授专 业 名 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 究 方 向:学科教学.思政 二〇一三年五月 硕…
分类号 密级 U D C 编号 10736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 研 究 生 姓 名:马育华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卓杰 副教授专 业 名 称:全日制教育硕士研 究 方 向:学科教学.思政 二〇一三年五月 硕…
本文由第一文库网()首发,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 查看更多相关文档
免费下载文档:
本文关键词: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65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66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