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文化的视角下探究高中健美操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8 07:11

  本文选题:文化 切入点:高中 出处:《体育科技》2016年06期


【摘要】:为探究健康阳光积极的高中健美操发展之路,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视角方面,以观念文化、制度文化和器物文化三个层面对高中健美操的发展进行分析,针对高中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健美操特点、功能,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使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塑造高中生积极阳光成熟的心理结构、善于思考的活跃思维方式、正确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纪律性,提高体质体质健康水平。
[Abstract]:In order to explore the healthy and sunny way of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aerobics, throug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with the concept of cultur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school aerobics from three aspects: institutional culture and artifact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school,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s of aerobics, it adopts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and uses different teaching forms. It is necessary to shape the active mental structur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active thinking mode of good thinking, the correct value system and values, develop good discipline and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physique.
【作者单位】: 莆田市第一中学;
【分类号】:G633.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先雄,周建社,谭成清;大众健美操的社会文化价值探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王洪,卢特,王珍武;论“健美操”与“有氧操”的甄别使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殷红;论健美操的锻炼价值及教学原则[J];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丽;;安徽省体育院校健美操专项学生领操能力培养研究[J];运动;2016年19期

2 姜青青;;初中实施健美操专项课的实验研究——以合肥46中海恒分校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18期

3 王玫;;高校健美操教学社会化发展目标的确立与实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23期

4 杨洋;;提高高校健美操教学社会实用价值的意义与途径[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年19期

5 王武;陈彩霞;;探究大众健美操的社会文化价值[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年16期

6 崔雪娇;郑旗;;中小城市商业健身会所团体课程设置现状及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5年04期

7 黄爱銮;;高校民族健身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年04期

8 陈丽霞;沈溪;;高校健美操与有氧舞蹈课程教育教学形式比较[J];湖北体育科技;2015年04期

9 余中华;;全民健身操的价值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年22期

10 贾永成;;“谁是球王羽毛球赛”对包头市开展羽毛球运动的推动效应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洪,林华;大连市健身中心健身者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0年04期

2 袁红;健美操教学应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J];中国学校体育;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殷e趿,

本文编号:16752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6752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9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