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8 13:45

  本文选题:高中数学 + 先学后教 ; 参考:《海南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索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现代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已成为急切的研究课题。洋思中学和永威中学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成功后,全国很多学校在学习和借鉴这些成功的经验。本论文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内容,笔者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己和其他教师的具体使用情况,介绍了保亭中学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具体安排和实际应用情况。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访谈,及对调查数据的分析,了解教师的应用情况和学生的课堂表现,及该模式的优点和缺点,并给出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在使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时存在机械模仿,应付领导等问题;学生存在自学能力低,合作讨论达不到预期效果等不足。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要求紧抓基础知识,减慢教学进度。这样有利于基础差的学生提高成绩,能达到培优补差的效果等优点。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t has become an urgent research topic to explore a teaching model that highlights the status of students as the main body, embodies the modern teaching concep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romote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After Yangsi Middle School and Yongwei Middle School adopted the teaching mode of "learning first before teaching, training in clas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success, many school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re learn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se successful experiences.This thesis tak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first learning before teaching, training in class" in se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s the research content. By referring to the literature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oncrete usage of myself and other teachers, the author introduces Baoting Middle School's teaching of "learning first before teaching".The concrete arrangement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each link in the teaching mode of in-class training.Through the interview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survey data, this paper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teachers' application and students' classroom performance, as well a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odel, and gives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mechanical imitation and coping with leadership when teachers use the teaching mode of "learning first and then teaching, while training in class", and the students have some shortcomings such as low self-learning ability and lack of cooperation and discussion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results.However, the teaching mode of "learning first, teaching before teaching, training in class" requires grasping basic knowledge and slowing down the progress of teaching.In this way, the students with poor foundation can improve their grades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making up the difference.
【学位授予单位】:海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魁敏;网络环境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01年21期

2 刘宏伟;高中数学教学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李兴贵;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田云飞;;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高师理科学刊;2005年04期

5 蒋峻峰;;高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6 许成芝;;浅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赵玉珍;;论高中数学教学[J];科技资讯;2006年07期

8 苏洪兰;;高中数学教学“防滑”微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6年02期

9 陆开扬;;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进行分层指导的探索[J];教育导刊;2006年10期

10 周大蓉;;高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运算能力[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彭泽华;;高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蔡章树;;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3 蔡章树;;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重庆卷)[C];2010年

4 孙彦伟;吴霜;;高中数学教学实验研究[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孙丽红;;如何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衔接[A];创新驱动,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2年

6 张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和培养的研究[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广西卷)[C];2013年

7 全海军;;培养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尝试——遂宁一中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A];中国名校卷(四川卷)[C];2013年

8 全海军;;培养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尝试——遂宁一中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经验总结[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四川卷)[C];2013年

9 熊刚;;怎样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10 韦仕灵;;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凯里市第三中学 李应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N];贵州民族报;2014年

2 天水市秦州区汪川中学 张炳瑞;也谈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N];甘肃日报;2008年

3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付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的互动性[N];学知报;2010年

4 滦平县第一中学 许志儒;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学[N];学知报;2010年

5 万载县第二中学 钟应寿;高中数学教学方法初探[N];宜春日报;2010年

6 河北保定清苑中学 陈平;高中数学教学心得[N];学知报;2011年

7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杨敏;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N];学知报;2011年

8 大庆市第二十三中学数学组 赵妍;浅谈如何理解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N];学知报;2011年

9 睢县高级中学 焦凤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心得体会[N];学知报;2011年

10 张家川县第一中学 马克明;浅谈高中数学教学[N];甘肃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叶琴;大学数学与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探讨[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敏;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何泉清;基于建构主义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和实践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敏;高中数学教学反思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张倜;数学文化渗透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6 张军旗;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7 计雪娟;思维导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设计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5年

8 邢弘引;高中数学教学中n蛲感陆】到逃砟畈呗匝芯縖D];延边大学;2015年

9 张涛;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践探究[D];延边大学;2015年

10 倪高见;基于问题的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686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7686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8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