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探究
本文选题:初中数学 + 课堂教学 ; 参考:《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论文
【摘要】: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很多教师都非常青睐“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近几年来,许多教师在数学课堂中都尝试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学生在学习小组里进行合作学习,彼此帮助,为完成学习目标共同奋斗,其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了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有效内化生成。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实现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习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后,可以充分显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得到了重视,学生的合作探究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这就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享受学习、增进情感、提升理念、达成共识的过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而且改变了师生关系,同时也使得学生更加懂得相互合作,更加重视集体的力量。本文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等研究办法,通过在理论上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研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发现它在实践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本文首先认为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学生的分组不科学;(二)学习内容有待调整;(三)学习氛围不够好;(四)教师角色不到位;(五)评价方法太过单一、片面。其次,文章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对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在原因分析之后,为了进一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有成效,文章提出五点改进措施:(一)科学建立合作学习小组;(二)调整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三)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四)转变教师的角色;(五)采取多样化的评价机制。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requires students to "learn to cooperate with others and exchange ideas with others". In the course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many teachers are very much in favor of the teaching mode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this model is that it can improve students' initiative in learn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have more space to play freely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be better integrated into classroom learning.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in recent years, many teachers have tried to divide the whole class into groups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 promotes effective internalization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skills.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contributes to the achievement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goals.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teachers are used to the teaching method of "infusion", and after adopting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the students' main position can be fully displayed and students become the masters of classroom learning. In the process of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teachers' role of guidance and demonstration is emphasized, and students' cooperative exploration enhances the effect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makes classroom teaching a process of enjoying learning, enhancing emotion, enhancing ideas and reaching consensu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kind of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not only changes the teaching method, the study way, but also changes the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mutual cooperation mor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llective strength.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empirical research, through the study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practical teaching, finds some problems in practi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some strategies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are put forward.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thinks that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method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mainly include five aspects: (1) the unscientific grouping of students (2) the learning content to be adjusted (3) the learning atmosphere is not good enough and (4) the teacher's role is not in place (v) the evaluation method is too single, One-sided. Second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group from both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ngles. Finally, after the cause analysis,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make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effectiv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improvement measures: (1) establishing scientific cooperative learning groups (2) adjusting the contents of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3) creating a harmonious learning atmosphere (4) changing teachers' roles and (5) adopting diversified evaluation mechanism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远峰;成人学习动力探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2 王利;;网络环境与终身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1年11期
3 栾春晖,李靖,詹国梁;论网络时代的学习与创新[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4 罗锡武;努力创建学习型社会[J];学习导报;2003年08期
5 何善平;从学习概念的不同理解看学习方式多样化[J];现代教育论丛;2004年04期
6 李红美;;论网络教育环境下学习者学习动机的激发[J];继续教育;2006年11期
7 沈福新;;学习漫议[J];群众;2007年03期
8 李伟;;关于在学习过程中目标制定的思考[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9 王玉喜;;数学课堂要关注“学习过程”的教学[J];科技信息;2009年05期
10 韩笑;;学习就是快乐的体验[J];教育教学论坛;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文;;让合作学习在逆境中重生[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2 吕启春;;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A];2014年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3 杜俊娟;;用学习动机培养策略课题的学习对体育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瞿春波;;浅议合作学习之误区[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时龙;;把握分析学情是改进教学和促进学习的基础[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6 韦彩红;;如何组织学生共享学习成果[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7 格保耿;;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A];2014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8 钮荣荣;;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思考[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陈妙;;让数学课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浅谈新课改下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10 黄春妙;;浅谈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把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农行浙江东阳支行 吴新国 周龙飞;银行如何创建学习型组织[N];上海金融报;2003年
2 西北师范大学 李瑾瑜;校长:如何引领和促进教师学习[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永寿县店头中学 刘俊锋;大力提倡合作学习 全面促进有效教学[N];咸阳日报;2009年
4 本报评论员;要在真学习上下功夫[N];酒泉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李天然;学习应该是一种终身行为[N];大连日报;2010年
6 刘继芳;浅议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的“学习”内涵[N];伊犁日报(汉);2010年
7 哈尔滨市第五医院 蒙硕;浅谈医院创建学习型党组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翟爱霞;浅谈如何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N];太行日报;2011年
9 李振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制度变迁中的制度学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重庆市教育评估院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研究分会常务副会长 龚春燕;实施新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N];中国教育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峰;基于社会网络的大学生学习网络结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2 付亦宁;本科生深层学习过程及其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4年
3 张钰e
本文编号:17870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787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