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民国时期吉林省的乡村教育发展特点及不足

发布时间:2018-05-15 20:45

  本文选题:民国时期 + 吉林省 ; 参考:《学问》2016年06期


【摘要】:民国创立至九一八事变时期(1912-1931),在教育救国思潮的推动下,吉林省乡村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其发展的特点:一是新式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不平衡性,二是新旧教育形式的并存,三是教育与政权的结合日益紧密,成为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学校规模较小、分布不合理、经费不足、各地对乡村发展新式教育不重视、教育观念淡薄和教师成分复杂且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新式教育发展的需要,影响了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
[Abstract]: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foundin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rural education in Jilin Province developed greatly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trend of thought of saving the nation through educa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development were as follows: first, the development of new-style education was obviously unbalanced, and the other was the coexistence of new and old forms of education. Third, the combination of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powe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gime; the main shortcomings are that schools are small in scale, unreasonable in distribution, insufficient in funds, and all over the country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style education in rural areas. The weak concept of education and the complicated and serious shortage of teachers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ducation and affect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作者单位】: 白城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258;G639.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敏;;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的启蒙作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2 朱敏;;浅析民国时期农村城镇化及对乡村教育的影响[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3 徐宗恺;;推行乡村教育的重要问题[J];教育与职业;1929年04期

4 茅志岳;;乡村教育的一个尝试[J];教育与职业;1933年03期

5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天涯;2007年03期

6 郭文;;让乡村教育充满吸引力[J];中国西部;2011年20期

7 本刊编辑部;凌宗伟;;城镇化步伐下的乡村教育何去何从[J];中国西部;2013年18期

8 王雷;关注农村社会教育──近代乡村教育试验活动的回顾与启示[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9 李兵;俄罗斯当今的乡村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徐勇 ,项继权;乡村教育:从道德关怀到制度保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志辉;孟桂英;;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现代化——兼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乡村教育改革的启示[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张惠娟;;乡村教育运动的再认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3 王玉国;;“离土”视域下中国乡村教育问题考察——兼论乡村教育之人文重建[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王惠卿;;学陶师陶 改革乡村教育[A];纪念福建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20周年——陶研优秀论文集[C];2004年

5 吕志伟;赵冬梅;;我的乡村教育观——让科学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6 吕云飞;张光辉;苗磊;;“乡村教育”运动思潮原因浅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7 王晓明;周慧梅;;北京师范大学与中国乡村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8 刘军;莫志斌;;傅葆琛乡村教育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赵焕娥;;办好乡村教育 带动全村致富[A];成长中的新型教师——山西省师范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C];2000年

10 李自典;;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教育运动:国家、社会团体与民众的互动研究[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钟发全;乡村教育,否定之中的超越[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乡村教育走出荒漠唯有依靠反哺[N];南方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张以瑾;乡村教育:为现代人重建精神家园[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刘铁芳 本报记者 靳晓燕;乡村教育:呵护儿童少年快乐成长[N];光明日报;2010年

7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乡村教育是生活与生命的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苏婷 通讯员 顾松灿;乡村教育精彩上演“升级版”[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郭立场;重建乡村教育[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10 ;相振港:用心打造具有特色的乡村教育[N];江苏教育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娟;苏南乡村教育研究(1905-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庆如;变革与传承:近代山东乡村教育研究(1901-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博;民国时期乡村教育研究群体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连芬;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乡村教育运动的历史考察[D];杭州师范大学;2007年

3 刘红艳;古is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常钊;20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乡村教育的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袁绍光;民国时期的乡村教育与农村城镇化[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袁方成;财政短缺下的乡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阮美玲;浙江近代乡村教育与农村人口变迁[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芳;乡村学校的衰落与乡村教育的发展[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9 许亚昔;古is乡村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10 夏明君;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及其对于当代新农村建设的意义[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93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1893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0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