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思考的能力
本文选题:文学作品 + 人生经验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7年11期
【摘要】:正语文是达到精致思维非常重要的工具,如果没有文字的训练,你如何能体会文学作品、哲学作品或阅读历史?如果没有这样的工具,也就难以自我学习。文学作品可以让我们进入别人的心灵世界,像伟大的文学作品,一定有恢宏的气度、绵密的思考、丰富的情感,这样的境界、这样的时空,我们可以藉文字的窗口,在短时间内得以体会深刻。一个孩子如果在很小的时候就能驾驭文字、能看懂文字背后的意义,那么他的人生经验就比同龄的小朋友更上一
[Abstract]:Chinese is a very important tool to achieve refined thinking. How can you understand literature, philosophy, or reading history without the training of words? Without such tools,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learn. Literature can let us into the world of the mind of others. Like great literature, there must be great magnanimity, deep thinking, rich emotions, such a realm, such a space and time, we can use the window of words. In a short time to experience deep. If a child can master words and understand the meaning behind them from a very young age, his life experience will be better than that of other children of the same age
【分类号】:G6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秀艳;;文学作品多样性美的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03期
2 方红康;;文学作品教学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0年03期
3 王钰;;文学作品意义的分析表达与启示[J];文学教育(下);2013年02期
4 周红阳;;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如何定位[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31期
5 皮访贫;;文学作品的解读(上)[J];中学生百科;2007年11期
6 韩燕子;;从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J];文学少年(中学);2007年08期
7 王飞;;文学作品意义的课堂解读[J];中学语文;2007年30期
8 小饭;;再苦再累写上两三年[J];小作家选刊;2008年04期
9 王飞;;探究文学作品的课堂意义[J];语文教学之友;2009年01期
10 王飞;;论如何打开文学作品的意义之门[J];中学语文;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曾自萍;;怎样培养中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4卷)[C];2010年
2 杨宝珍;;母爱,永恒的主题——母爱在冰心文学作品的再现[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3 王树清;;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鉴赏能力的培养[A];2014年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4 杨尧兵;;文学作品的体验式教学初探[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许祖贵;;浅谈怎样指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6 汪微;;浅谈语文教材文学作品的美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7 赵圣炎;;语文教学中反面人物形象的教学把握[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河中学 马国民;浅谈文学作品的美育作用[N];民族日报;2009年
2 敖忠;文学作品教学与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3 屠建平;让文学作品服务于历史教学[N];中国教师报;2004年
4 柏峰;三谈“文选型”课本[N];光明日报;2009年
5 乾羽;教材更新应注重文化延续[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肥城市第六高级中学课改实验教师 范玉文;情是美的根[N];学知报;2011年
7 高校教师 乾羽;课本也是代际沟通 应注重文化的延续[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本报记者 郜云雁;“我会给学生足够时间培养阅读兴趣”[N];中国教育报;2011年
9 贵州省关岭民族高级中学 柴其斌;文学作品中几种特殊的“反衬”[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10 泗阳县致远中学 束兰平;“铺垫”与“伏笔”的区别例析[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赖勤欧;文学作品的教学解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冯梅;中学语文文学作品的知识性与文学性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黄丽芬;文学作品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
4 乔昕;在语文教学中重新审视文学作品的主题[D];天津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学锋;理解 对话 融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陈冬杰;动物题材文学作品的教学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娟;试论高中文学作品教学中的探究性阅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段国梁;中学语文非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教学实践[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汉英;试论中学语文爱情文学作品的欣赏与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海青;语文教科书中的文学作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0040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00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