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中数学新旧教材“数与代数”部分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09 11:04
【摘要】:2012年是课程改革走向成熟的一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式颁布。它不但明确了初中数学课程的基本内容,而且为新一轮初中数学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教材是课程的载体,直接呈现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设计理念。教材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是教师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同一版本的教材也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中更加趋于完善。本文研究的两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针对这两套初中数学教材的“数与代数”部分,本文将在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分析:教材体系结构和教材具体内容。教材体系结构的变化又包括“人教版教材的体系结构说明”和“教材内容的分布顺序比较”两部分内容。教材具体内容的比较则按照“章引言和章头图的比较”、“内容增减变化”、“具体知识点呈现方式的比较”、“例、习题的比较”“小结的比较”五个方面比较,然后指出新旧教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举例和数据统计分析,对这两本教材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均做出了比较明确的说明;新教材的优势主要有:(1)新教材在内容顺序上做了调整: “实数”移到“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之前、“一次函数”移到八年级下册、“分式”提前到八年级上册、“二次函数”提前到九年级上册,加强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反比例函数”移到九年级下册。在教材顺序编排上突出了新课标的理念(2)修订各章引言,突出了背景的适切性和问题的典型性、丰富性。(3)增减了部分内容,保证内容份量适当,该减的内容减下去,该降的要求降下来,使更能体现“四基”的内容突出出来。(4)加强探究性和思想方法的引导,新教材更加注重展现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过程,更加注重展现知识的来龙去脉,有利于学生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养成。(5)提高例、习题的质量,注重能力培养,新教材的习题更加具备针对性、有效性、创新性、层次性、精确性。(6)修订各章小结,突出“思想性”。新教材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并且总结性的对与内容相关的思想方法进行了归纳,如此一来,小结的“点睛”作用凸现了出来。新教材的不足之处主要有:(1)教材目录不够详细。目录在一本教材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但是新教材对目录的处理过于单薄,只有一级标题和二次标题,没有三级标题。所以目录的功能也大大减弱。(2)初、高中部分知识出现衔接断层。新课标下的高中教材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更高,而初中教材的难度则有所下降,这就造成了初高中部分知识在衔接上出现断层,比如,对于因式分解、二次函数、韦达定理等几个知识点的衔接上问题比较突出。(3)教材习、例题难易程度不匹配。现行新教材的例题与习题的配置不能令教师和学生满意,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教材安排的例题、习题难易程度不够恰当,教材设计的例题一般较简单,而教材配套的习题(复习参考题)却较难。(4)教材结构螺旋上升的绝对化。新教材内容在以螺旋上升式的思想呈现时有些绝对和形式化,这是因为4个领域知识点在每一学段都螺旋上升,造成一些内容衔接不上;忽视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导致前后知识联系不顺畅,有些内容存在不必要的重复,并且与其他学科知识之间衔接不够。(5)个别概念定义不明确。①方程概念的定义.方程的定义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那么,x=x是不是方程?②“最简二次根式”概念的定义。最简二次根式定义要求符合以下两条:1、被开方数数中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的尽方的因数或因式,那么1(?)不是最简二次根式?(6)课程实施流于形式化。新课程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部分教师在理解上的偏差,使得课堂出现形式化和表面化的趋势,出现了小组讨论过于频繁,学生往往只是动口而很少进行深入的脑力活动;表层多、深层少。教学活动提倡创设情境,但是教学活动中创设的一些情境比较牵强,不是贴近生活实际的。新的课程理念强调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作一些指导。另外,由于很多概念都要实际背景,都要学生自己动脑探索,似乎所有结论都应该是学生自己探索的结果,如此,使得课堂效率大大降低,课堂时间不能有效运用。教师绝对性使用鼓励语言,一方面占了时间,另一方面,当学生出现了特别优秀的想法时,教师己不能再使用更合适的语言,学生的错误也不能使用恰当的语言纠正。最后从教材编写和教材实施两个方面提出了适当建议,教材编写上主要有以下三点:1、目录更具体一些。2、建立与高中知识的有效衔接3、进一步处理好例题与习题的关系。教材实施上主要有两点:1、注重对教材的二次开发。2、多版本教材共用,取长补短。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代艳;初中数学新教材中新知识引入方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692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3692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7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