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12-16 15:16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新的要求也产生了,为了把这些要求贯彻到实践中,有必要对这些新要求进行探讨研究。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特点进行详细解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方案,供教师参考。
[Abstract]:Along with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have also come into being.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se requirements into practic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se new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urriculum,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rete practice scheme for teachers'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山东省成武第一中学;
【分类号】:G633.8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史秀娥;新课程背景下农村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教学的对策与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捷;;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灌输绿色理念[J];生活教育;2014年S2期

2 宋玮娜;;论创新与探究——新课改下高中化学的前进方向[J];新课程学习(中);2014年04期

3 曾彩红;;新课程应把美育汇融到语文教学中[J];新课程(教研);2011年12期

4 吴乐;;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模式的转变[J];新课程(教研);2011年12期

5 杨军;;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20期

6 韦家才;;高中化学课堂实践辑要[J];新课程学习(上);2012年10期

7 郁德贤;;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22期

8 蔡廷扬;;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3年04期

9 吕静;;谈如何上好高中化学课[J];学周刊;2015年20期

10 顾春园;黎平;;浅议高中化学教学改革新途径[J];亚太教育;2015年1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仝燕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2 白晓梅;鄂尔多斯市高中化学探究实验现状的调查与对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贵香;王秀红;;新课标下山东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8年07期

2 阮方来;熊言林;;试谈目前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化学教育;2008年09期

3 李春雨;;演示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才智;2011年19期

4 王苹;;重视实验教学 促进学生化学学习[J];化学教学;2008年06期

5 刘粉珍,崔庆庶;开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教育功能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04年Z1期

6 贺建华;;化学概念教学不可忽视[J];青海教育;2006年05期

7 刘儒德;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年17期

8 钱丽欣;余慧娟;;以网络内涵更新培训观念——2006年暑期“中小学教师新课程国家级远程培训”述评[J];人民教育;2006年19期

9 董素静,于洋;对中学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初步尝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S1期

10 曲慧娴,毕华林;化学学习中的概念转变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江栋;美国中学化学教材Chemcom的分析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成;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及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白瑞华;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化学实验教学问题调查分析及对策探讨[D];河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宣;;新课程改革之我见[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年01期

2 张玉昆,项剑峰,姚连根;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学教育;2003年11期

3 尹弘飚,李子建,靳玉乐;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改革认同感的个案分析——来自重庆市北碚实验区两所学校的调查报告[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4 李燕清;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5 洪美;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谈新课程改革的尝试[J];江南论坛;2003年05期

6 张靖华;区域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3年12期

7 岳淑珍;新课程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潘秀玲;;让新课程改革充满人文的气息[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4年09期

9 蒋建华;让新课程改革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契机[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3期

10 钟高波;走出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误区[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志江;;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素质初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郭红霞;;西部三省六贫困县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问题与反思[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唐永惠;;关于盘县一中实施新课程改革问卷调查的分析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贵州卷)[C];2010年

4 王克荣;;对新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和做法[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郭凤娟;;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应注重一个“活”字[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曹园平;;继承与创新并重,践行新课程改革[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7 郭真红;;论新课程改革中农村教师的思想误区[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8 汪际;;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与教研制度建设研究[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9 阳勇华;;“体验”与“生成”——让课堂回归本真——也谈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南卷)[C];2010年

10 石芳香;;谈新课程改革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物理[A];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山东省枣庄市第二中学 梁化中邋孟韶峰;要找准美术新课程改革阻力的突破口[N];美术报;2007年

2 洪云 王桃兴;楚雄市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N];楚雄日报(汉);2010年

3 记者 李君;我市召开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会议[N];拉萨晚报;2010年

4 通讯员 宋亚武 胡滨;蕲春实小获“全国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称号[N];黄冈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何丽媚 特约通讯员 严志均;我市新课程改革进展顺利[N];韶关日报;2005年

6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广西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 蒋士会 覃伟合;民族地区新课程改革的哲学思考[N];广西日报;2011年

7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雒会龙;以学分制“倒逼”新课程改革[N];中国教师报;2014年

8 高 原;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什么[N];大众科技报;2004年

9 张莹贤;对农村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N];甘肃日报;2004年

10 文应发;新课程改革更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N];四川科技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万伟;亦续亦断[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双美;新课程改革中小学教师适应性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毛颖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娜;韩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王冬梅;论新课程改革的阻力与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跃飞;新课程改革遭遇教师冷落状况的文化学检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阮茜;中小学校新课程改革中的的教师评价问题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强强;西部农村地区初中新课程改革的困境及其对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新帆;家长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西南大学;2009年

9 李新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10 王子嘉;新课程改革对农村小学的影响:来自广东的个案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82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382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3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