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高中生物教学中前概念转化的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1 20:16
【摘要】:我国制定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将“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确定为课程标准实施的核心任务。科学素养的形成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基础,而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的基本组成单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生物学概念的既有认知,即他们已有的前概念,会对学生的生物学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调查,并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运用前概念转化策略进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将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是非常有意义的。本研究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从理论层面概述了前概念的产生、发展、以及对科学概念的学习和理解产生的重要影响,总结了近现代以来国内外教育学者对教学前概念的研究和成果。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本研究所依赖的教学理论,为前概念转化教学策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2.利用“以学定教”策略,对学生的前概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分析学生前概念的存在情况,总结前概念的性质和内容,为其它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施奠定基础。3.利用“实验探究”、“模型建构”、“概念图”、“科学发展史”这四种教学策略,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内容作为课例,分析前概念转化教学策略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4.采用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教学,比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自我效能感、前概念测试和生物学期中考试这五方面的成绩,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平均分、T值和P值的分析,来检测前概念转化教学策略在教学实践中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有针对性的前概念转化教学策略,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学生产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自我效能感也有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同时,不同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帮助学生有效的将前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使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较明显的提高。这说明前概念转化教学策略的实施对转化学生的前概念是有效的。
[Abstract]:In the General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Curriculum Standard (experiment), "improving the biological science literacy of each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s defined as the core task of the curriculum standard implementation. The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literacy is based on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methods, and the concept of science is the basic uni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Students' life experience and their existing cognition of biological concepts, that is, the preconceptions they already have, will have a great impact o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of biological scientific concepts. Therefore, it is very meaningful to investigate the students' pre-concept and use the pre-concept transformation strategy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transform the pre-concept into the scientific concept. This research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1.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re-concept and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study and understanding of scientific concept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nd achievemen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educational scholars on the concept of pre-teaching since modern and modern times. On the basis of thi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teaching theory which is relied on in this study,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study of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pre-concept transformation. 2. Based on the strategy of "teaching by learning", this paper makes a deep investig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students' pre-concept,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the pre-concept, summarizes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the pre-concept, and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other teaching strategies. Using the four teaching strategies of "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Model Construction", "concept Map" and "History of Scienc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selects representative teaching contents as lesson examples, and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pre-concept transformation teaching strategy in concept teaching. 4. The experimental class and the control clas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learning methods, self-efficacy, pre-concept test and biological midterm test. The analysis of T value and P value is used to test the effect of pre-concept transformation teaching strategy in teaching practi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argeted pre-concept transformation teaching strategy, through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learning methods, self-efficacy also has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nd improvement. At the same time, different teaching situations can stimulate the students' cognitive conflict, help students to effectively transform the pre-concept into scientific concepts, so that th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is show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concept transformation teaching strategy is effective to transform students' pre-concep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健;关于体育教学策略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何勇平;“两课”教育教学策略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陈茹;刘文艳;万龄;姜海洲;;论教学策略的内涵、结构及地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S1期

4 王健;井西学;李福洪;;论成功教学策略的内涵和构成[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门雁清;;“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策略和方法[J];硅谷;2008年13期

6 叶四山;;让学生有幸福感地轻松学习的教学策略[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赵均培;;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几点看法[J];科技资讯;2013年17期

8 周汉伟;;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数学教学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13年20期

9 黄高庆,申继亮,辛涛;关于教学策略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8年11期

10 李培芳;;从训练思维到领悟思想——例谈“开放题”的教学策略[J];新教师;2014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坤茂;;深入研究教学策略 提升解决问题能力[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2 薛正新;;把握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正确运用音乐教学策略[A];2013年5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3 彭光福;;提高学业不良学生的教学策略[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4 王力;;情景探究教学在教学策略中的应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1卷)[C];2009年

5 卢慕稚;徐力;李娜;;科学教育中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A];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有霞;;英语教学中的三大原则及其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英语专辑)[C];2006年

7 陆丹;;活用教学策略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8 崔军;;一松一竹真朋友 山鸟山花好弟兄——浅谈写景抒情诗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集[C];2014年

9 周嘉晏;;校内外信息科技教育中“合作学习”的比较研究[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10 艾宏国;万林;;应用“问题探源”教学策略尝试研究性学习[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特级教师 金哲民;教学策略的科学运用[N];东方城乡报;2008年

2 北京教育学院 时俊卿;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学策略[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樟树市义成中学 邓永忠;探究性学习教学策略的实现途径[N];宜春日报;2010年

4 袁州区新坊中心小学 黄建军;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策略的转变[N];宜春日报;2010年

5 南阳市三中 刁春瑜;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应用“问题教学策略”[N];学知报;2011年

6 商丘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张秀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学策略[N];商丘日报;2012年

7 山东省泗水县洙泗小学 丁梅;教学策略也是教师必修课[N];中国教育报;2013年

8 江西兴国平川中学 杨见海;浅谈课改下高中数学课的教学策略[N];学知报;2010年

9 吴玲 黎萌;简洁高效的神奇教学策略[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广安观阁职中 代尚华;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初中政治教学策略[N];广安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媛;生物教学中多感官认知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丁辰皎;高三数学“导数及其应用”复习课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娅;电子书包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雨;“和谐互助”教学策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李业霞;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6 王逸茹;小学第二学段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王培培;中学教师写作教学策略—构成要素、使用特点与预测[D];河南大学;2015年

8 陈兰琴;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教学策略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年

9 钟晓球;中职计算机生态课堂高效教学策略的实践性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10 邢虹;情感教学策略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129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4129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