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我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
本文关键词: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首页 > 学位论文 > 内蒙古大学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我国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研究——以呼市中小学择校现象为例
分享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社会全面转型的今天,实现教育公平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并作为和谐社会的重大议题写入了党的十六大报告。基础教育作为公共教育的重要环节,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的特征,这一阶段的教育,对个人发展而言,是个人终身发展的起点,对社会发展而言,是社会发展的平衡器和稳定器,是保障其他阶段教育公平的前提。
中小学择校现象是我国教育界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由择校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如生源大战、以权择校、以钱择校等不良行为、学校教育强烈的逐利倾向以及择校高收费现象,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违背了基础教育最基本的价值观,降低了教育质量,引发了社会成员的不满情绪,恶化了教育发展环境。
本文以呼和浩特市为例,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自发的择校现象是我国教育体制、经济发展以及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作为本文的重点,在分析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基础上,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探讨了实现我国基础教育公平的相关对策。其中,本文以浙江长兴的“教育券”试验为例,探讨了“教育券”政策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具体可应用的领域。另外,通过对经济学上的“基尼系数”的应用,本文提出可以制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系数”作为评估教育公平的标准。
本文所研究的基础教育是特指一到九年级的九年制义务教育,通过对这一阶段教育的属性进行分析,认为基础教育是纯公共物品,理应由政府提供;运用罗尔斯和沃尔泽的公平以及教育公平理论,分析了教育公平的内涵;本文认为,在追求基础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并不是对立的,基础教育公平本身就包含了对效率的追求,从长期来看,实现基础教育公平,就是实现基础教育最大的效率;同时,基础教育公平不反对受教育者的自由选择权,二者可以有机结合。
公共政策,这门新兴学科,它尽可能以运用类似于自然科学的研究程序和方法,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之间和政策过程诸环节之间及其与系统内外诸因素之间因果关系或相关性分析,探索公共政策的固有规律,以期改进政策系统、提高政策质量并成功地改造社会自然。
因此,公共政策是教育公平的制度保障,本文将呼市中小学择校现象作为研究教育公平的切入口,并选择从公共政策的视角来研究基础教育公平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于佳
公共管理
硕士
内蒙古大学
马尚云
2010
chi
G630 G520
基础教育 教育公平 中小学择校 均衡发展系数 公共政策
2011年08月24日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查看更多>>
本文关键词:公平视野下中国基础教育财政政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2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42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