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导学案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26 12:20
【摘要】:面对庞杂的信息,21世纪公民需要用批判性思维来辨别是非,分析对错,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能帮助人们熟练而又可靠地思考,它有一定的标准,但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能自动调整,帮助人们做出有效的判断和决策。我国传统数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双基”,学生有牢固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解题能力,但缺乏数学思维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鉴于此,高中数学教育可以为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提供知识背景和分析、推理、评价等有力的技能,批判性思维也能帮助学生培养数学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在现阶段课程改革的“导学案”教学,借助教师二次开发教材编制的导学案,为学生提供了课前自学和合作探究的路线图,使得学生在课前有了更多的独立思考时间,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机会。因此,结合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现状,借鉴美国中小学数学教材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方法,在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的基础上,寻求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全文主要分四个方面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分析了国内外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现状,并说明研究目的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数学导学案和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理论。先从导学案的相关概念、教学本质、理论依据、教学环节等五个方面对基于导学案的数学教学进行阐释。又界定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分析了它的特征、要素和标准,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因素。第三部分则是相关的调查分析。本章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调查了西安市两所高中三个年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现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具体分析。第四部分为策略研究,探求基于数学导学案培养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策略。主要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中,从培养批判性思维对教师的要求入手,建议教师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设计导学案时融入批判性思维倾向和技能。通过营造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增加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培养学生高效的合作探究方法和讨论技巧,重新重视数学逻辑推理,构建多层次的数学逻辑推理,并引导学生学会做课堂小结、章节小结以及专题总结等类型的课后总结反思来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导学案培养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但进行时间较短,没有机会进行实证研究,导致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能继续后续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
本文编号:2583000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善良;;怎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美国中小学教材考察报告[J];教育科学研究;201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江;“学案制教学模式”下高中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培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3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8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