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运用可视化教学促进初中生物理发散思维的教学实践

发布时间:2020-03-20 04:14
【摘要】:当前我国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是提高教学效果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当前的课堂教学方法入手。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基础学科,主要考察概念、规律、实验等几个方面的知识,均涉及到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可视化教学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本文参考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创造力理论等相关理论,对物理课堂教学进行可视化教学研究,在加强和改进物理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学生思维只停留在记忆阶层,不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更谈不上高阶思维。所以,在课堂中老师就需要精心设置“发散点”,而课堂教学中的“发散点”也可以是图片、图像、绘图等一系列对视觉有强烈刺激的可视化手段,因为对比文字接受图像信息的能力更强。可视化教学就是将原本在老师头脑中的教学内容、教学理论直观的表达出来,学生积极尝试可视化的表述,这一过程是提高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条件。本文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为基础,依据吉尔福特的创造力理论、顿悟学习理论、左右脑分工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并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作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内蒙古赤峰市某中学九年级开展运用可视化教学促进初中生物理发散思维的教学实践研究。由实践研究结果的分析,以此证明可视化教学在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课题研究的成果既可为教学方法与思维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做理论支撑,又能有效地指导教学实践。论文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由文献研究对可视化教学和发散思维的相关理论做概述,从理论上分析运用可视化教学促进初中生物理发散思维的教学的可行性。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首先由问卷分析九年级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散思维特点,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发散思维特点进行教学设计。通过上述分析、设计和组织运用可视化教学促进发散思维的教学实践活动,开展相关的调查和实验以检验、评价可视化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第三部分:总结实验研究的成果,并作出实践研究展望。
【图文】:

思维导图,发散思维


美国 Orsborn 提出的头脑风暴法,德国研究者提出的默写式激励法及东尼·博赞发了思维导图,,认为思维导图能够成为发散性思维的外在表现【10】。综上,虽然国内外学者己对发散思维培养模式的建构做了许多种尝试,但没涉及可视化教学培养发散思维的实践研究。

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情境


理论基础概括图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慧臣;王淑艳;;知识可视化应用于学科教学的新观点——访瑞士知识可视化研究开拓者马丁·爱普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2 暴占光;华炜;张向葵;田录梅;;发散思维训练对62名初一学生创造力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3期

3 李孝忠;关于开设发散思维训练课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0年09期

4 李孝忠;创造能力测量及其发展趋势[J];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02期

5 李孝忠;穆道欣;;吉尔福特智力结构模型研究的进展[J];应用心理学;199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尹晗;基于可视化的语文教与学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2 王长江;初中物理“思维型”课堂教学及其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叶新东;未来课堂环境下的可视化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孟祥北;运用可视化教学强化高中物理课堂实践活动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2 邓晓庆;运用可视化教学提高高中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7年

3 李文颖;运用可视化教学突破初中物理教学难点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4 梅剑;初中物理课堂小结的可视化教学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5 曾小英;批判思维训练对创造性问题解决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6年

6 佘萍萍;基于生命化课堂的初中生数学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7 孙越东;引导高中生创设物理问题培养发散思维的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欧斌;基于思维导图高中生发散思维训练[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9 王俊锋;高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可视化导学案的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年

10 张夏夏;发散思维在半命题作文教学中的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91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591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3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