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空间隐喻理论视角下英语介词IN和ON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5 18:04
【摘要】:介词作为英语中功能词的一种,对句子中的各个成分起到连接和中介的作用。介词又因为其意义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往往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然而迫于考试和课程进度的压力,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忽视对于介词的教学。在传统教学方法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对于介词经常是以固定搭配形式将介词的意思一一列出,并且通过例句来强化学生对于介词的理解和记忆,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引导下,英语介词意义和引申意义的搭配并不能被学生所理解,也就造成了学生无法区分介词在不同语境下的不同用法。并且,根据本文的调查显示,学生对于介词的传统教学方法认可度并不高,并且对传统介词教学方法表示出消极的态度。学生表示传统教学方法枯燥并且效率低下。本文中,作者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方位隐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出发对介词IN和ON进行了研究。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对比下,设计了认知教学方法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作者希望在空间隐喻的空间概念和意象图式中对于人体本身和客观世界的认知理解的基础下,学生能够更有效率地理解和记忆介词的各个义项之间的关系以及介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引申意义。本研究是介词IN和ON的实证研究,作者在本研究中拟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高中学生对于认知教学方法指导下的介词教学的态度是什么样的?(2)在介词的教学中空间隐喻和相关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应用的效果是怎样的?(3)本文在空间隐喻和意象图式的指导下,在哈尔滨德强中学进行了一次教学实验,选取高一(1)班和(2)班的两个班级,共120名学生作为被试,两个班级学生水平无明显差异。其中(1)班是控制组,(2)班是实验组。在控制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的是以空间隐喻和意象图式为基础的认知教学方法。由于受到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本文只选取介词学生容易混淆的IN和ON为研究目标。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实验,在实验结束之后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了后测以检验教学成果。并且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来调查学生对于基于意象图示和方位隐喻理论的认知教学方法的接受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1)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基于意象图式和方位隐喻理论的认知教学方法指导下的介词教学效率更高;(2)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实施认知教学方法的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学生对于新的认知教学方法接受度更高;(3)对于意向图式和空间隐喻理论应用在英语介词的教学中有什么建议?与此同时,本文作者针对本研究的局限和对近几十年介词的研究综述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由于本文篇幅和作者研究时间的限制,本文的研究对象只选取了两个对于中学生来说较难区分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的介词,一个是介词IN,另一个是介词ON.尽管作者从认知语言学的意向图式和方位隐喻理论对这两个介词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在高中教学课堂中展开了教学实验。但是本文得出的结论并不能代表或者解释所有介词的情况。基于在本研究中的讨论,本文作者建议后来的学者能够对更多的介词展开实证研究,与此同时,本文作者建议后来的学者能够对介词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利用语料库从而能对于所有介词的语义结构作出一个整体的解释。其次,从本文的研究综述可以看到近几年广大学者对于介词的研究主要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然而其他跨学科领域的研究相对少见。事实上,像心理语言学,语言哲学以及语言习得也有相对丰富的理论可以去探索介词的研究。作者建议广大学者可以从更多的跨学科领域研究介词,能为英语的介词教学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最后,尽管本研究中所用到的调查问卷,前测以及后测试卷是作者精心设计的,但是难免这些实验材料在设计过程中偏向于作者的意愿和喜好。尽管在各种因素的干扰下,本研究中的实验结果是成功的。此外控制班学生的成绩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实验数据显示传统教学方法并不是完全消极的。所以本研究作者希望未来的学者能在以后对介词的研究中找到新的适宜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薇;;介词in和within的认知对比分析[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2 明宏;;方位介词on意义拓展的理据性研究[J];外语学刊;2015年04期

3 陈妮妮;杨廷君;;具身认知视角下的身体空间隐喻研究——以“上-下”空间隐喻为例[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年03期

4 杨前辉;;AT-ON-IN点面体语义微系统的空间模型研究[J];外国语文;2013年06期

5 吴白音那;;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语介词教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11期

6 彭卓;;介词in的意象图式及语义延伸[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7 杨前辉;;介词ON的多维空间和多义关系[J];外国语文;2012年S1期

8 邓晓宇;邹晓萍;;空间介词“on”的多义性认知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彭卓;;介词on的意象图式及语义延伸[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10 刘艳;李金屏;;在介词教学中运用概念隐喻的可行性研究——以in为例[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梁;基于意象图示理论的高中英语介词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年

2 管利珍;基于意象图式的教学对高中生介词IN学习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6年

3 任红霞;基于意象图式的教学方法对高中生英语介词学习的影响[D];广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6002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002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5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