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旅游资源在初一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5-13 23:19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利用课程资源辅助历史教学已经成为历史教育工作者积极撰述探究的方向。部分历史教育工作者对人文旅游资源引入历史教学展开深入理论与实践探索。随着旅游热潮持续上涨,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至人文旅游胜地提升人文素养,在此环境熏陶下,孩子们对人文旅游资源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这就为历史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现实性基础。而人文旅游资源又以各种可触摸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为教师引入课程资源提供辅助性条件。总之,将人文旅游资源引入历史教学的条件越加成熟。人文旅游资源运用于初一历史教学意义重大。从新课改的角度看,此举深入贯彻新课改的精神,是落实三维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奠定基础。从学生的角度看,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认知,可激发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从而改变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切身体会历史的底蕴。从教师的角度看,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总之,将人文旅游资源运用于初一历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笔者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角度出发,探索人文旅游资源运用于初一历史教学的新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科学选择典型的人文旅游资源运用于导入、授课、小结等不同环节中,再将教学内容以图片、视频、故事、情境等方式展示给学生;在课外探索方面,设计参观、历史展览、人物故事会等形式,调动学生视听说的能力,使其积极参与其中。最后,展示人文旅游资源运用过程应注意的问题。本文意图通过对人文旅游资源运用于初一历史教学方式的探索,提高教师们对人文旅游资源的认识,充分开发适合的人文旅游资源,与历史教学结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推动历史课程改革,落实历史教学目标。
【图文】:
图 2-4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教师:以上是一个时长 3 分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视频边思考,都江堰的功能是什么?它的修建对成都有何影响?学生:通过视频我了解到:鱼嘴的巧妙设计,,保证了成都平原在枯水期拥有充
长平之战遗址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51
本文编号:2662700
【图文】:
图 2-4 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教师:以上是一个时长 3 分钟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原理视频。请同学们边看视频边思考,都江堰的功能是什么?它的修建对成都有何影响?学生:通过视频我了解到:鱼嘴的巧妙设计,,保证了成都平原在枯水期拥有充
长平之战遗址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克明;;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教学探索[J];历史教学(中学版);2011年11期
2 王平;;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J];教学与管理;2011年15期
3 王德民;;中学历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4期
4 聂幼犁,查正和;从美、英历史学科国家课程标准看中国历史教学新大纲[J];历史教学;2001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徐波;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62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62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