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6-05 20:43
【摘要】: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阅读教学存在不重视文本、不注重学生情感体验的“粗放式阅读”,这种弊端的出现,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教师开始关注“文本细读”。20世纪90年代中期,孙绍振先生以学者身份投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为我们提供了鲜少付诸实践的操作方法——还原、比较以及错位分析。本论文将通过梳理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阐释孙绍振阅读教学名作细读的具体方法,探讨孙绍振文本细读于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启示。引言与文献综述部分,从现代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孙绍振文本细读思想等研究材料进行总结和阐释,并进一步阐述研究孙绍振文本细读思想对于指导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第一章是介绍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首先对文本细读理论进行溯源,接着重点介绍孙绍振文本细读方法:还原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错位分析方法。第二章基于现代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现状,分别从文本、教师、学生三个角度,浅析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意义。第三章以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为主要参考教材,分小说教学、散文教学(古代散文和现当代散文)、诗歌教学、戏剧教学四大类,结合具体文本案例,进行理论实践探索。文艺理论家、批评家们在“文本解读”方面的乏力现状,以及中学教师在“文本解读”理论上的欠缺,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文本细读”。孙绍振的“文本细读”理论与实践重视在“文本细读”过程中的文本分析能力。笔者通过总结分析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结合实际教学案例,以期最大程度地发掘孙绍振文本细读理论对现代高中文学作品教学的指导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翠花;;慢慢走在文本细读的路上[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25期

2 孙绍振;;美国新批评“细读”批判[J];中国比较文学;2011年02期

3 孙绍振;;红杏枝头之“闹”和法国象征派[J];语文建设;2011年04期

4 施文魁;;由《散步》引发的文本细读思探[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S2期

5 孙彦君;;“错位”范畴——孙绍振小说解读的理论核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6 李安全;;文本细读与经典阐释[J];名作欣赏;2008年07期

7 孙绍振;;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J];语文建设;2008年03期

8 孙绍振;;分析方法的可操作性(下)[J];中学语文;2007年24期

9 孙绍振;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主体性问题——兼评教师“首席”论[J];语文建设;2005年12期

10 孙绍振;审智散文中的亚审美逻辑——南帆散文研究之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时珑;孙绍振微观分析理论的解读及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付瑞华;孙绍振文学教育思想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倩;孙绍振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贡献[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985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6985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a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