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农村家庭迁移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03:53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大量的农村家庭迁移至城市,这是农村城市发展进步的表征。大量随家迁移的农村儿童,正处在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重要时期,相对固定的优质环境是他们所急需的。这些迁移农村家庭在努力获取经济利益的同时,需要给少年儿童缔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精神文化环境。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迁移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价值取向功利化,劳动意识淡薄;社会公德意识弱,网络道德素质较低;诚信意识薄弱,心理问题凸显;民族精神缺失,人际交往封闭等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农村家庭迁移少年儿童幸福快乐的成长。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社会道德教育的移位。主要表现为:新学校环境学校对农村家庭迁移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不重视、学校对农村家庭迁移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方法单调、学校对农村家庭迁移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错位、教师对农村家庭迁移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负功能、同伴对农村家庭迁移少年儿童的歧视和凌辱;二是家庭环境改变、儿童适应力低。主要表现为:父母对于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认识的不足、父母对于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楷模作用的空白、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关注度少、城乡差异带来的特殊心理变化、跨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思想变化。解决好农村家庭迁移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社会层面需要发挥媒体的积极作用,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学校层面需要强化德育意识、重视德育工作,改变传统模式、创新教育方法,丰富德育内容、提高针对性,教师提高认识、加强队伍建设,排除城乡偏见、创造良好交往环境;家庭层面父母需要改变观念、重视教育,提高修养、发挥楷模作用,关爱孩子、给予家庭支持;自身层面需要积极自信、克服城乡差异,提升自身魅力,冷静处理冲突。
【学位授予单位】:大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1
【图文】:

心理状况


面之本、企业自身之根,当前社会发展越来越趋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也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论对人对事不欺骗他人、不昧自己良心,其次出必行,最后体现在信任,即就是在不损害自的思想品德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所以做一个弊、抄袭作业等行为的态度,67%的学生不能接所谓。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家庭迁移的少人表示能够接受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等不诚信这些都反映出部分农村家庭迁移少年儿童进入了明显的变化,他们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运用这种欺人害己的方法抄袭他人的作业。考试装懂,这样性质就相对严重了。

农村家庭迁移对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影响研究


7、人际交友方面

少年儿童,思想品德教育,子女,家长


图 10迁移少年儿童的家长并不明白,思想品德教想品德素质高,这个人就有内在价值,也受到金钱的束缚,生活水平也不能保证小意识影响子女,导致他们的价值观偏离正常了及其消极的影响。还有些人一昧的追求的隐患,他们产生的消极作用,非一般人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泽仁曲珍;;浅谈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的发挥[J];新课程学习(下);2012年02期

2 岳金霞;;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观[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3 苗淑娟;;家庭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4 吴瑞君;张嘉宁;;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城市研究;2009年00期

5 丁宏军;;在德育课中开展时政教育的思考[J];文教资料;2009年22期

6 王树旺;;活动化的思品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乐园[J];新课程(小学);2008年10期

7 蒋逸民;;国外对中小学生家庭环境影响的研究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杨业华;;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界定的考察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9 刘正伟;李品;;论基于地方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17期

10 罗以澄,詹绪武;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与未成年人的良性互动[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戴钢书;祝小宁;;德育环境三维理论模型的现实价值[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战文;农民工家庭迁移决策与迁移行为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慧;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思想政治教育探析[D];吉林大学;2015年

2 邵宁宁;“流动人口”家庭迁移及家庭居留的影响因素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3 秦蕊;农民工随迁子女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4 李兆将;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探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5 董颖春;试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小学德育模式[D];鲁东大学;2013年

6 佴莉;家庭型人口流动:现状、影响因素及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罗可佳;农民工随迁子女思想道德教育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8 李海燕;大理州农村少年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研究[D];大理学院;2013年

9 虞秀华;当代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取向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军;民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难点和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749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749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