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韩军新语文教育观及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0-08-15 15:57
【摘要】:随着当前语文教育的素质教育价值不断地提高,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成为当代语文教育的主要目标。源自西方的“科学主义”在语文教学中倡导的过分分析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抛弃。教育改革要求在语文学科中要不断渗透“精神教育”和“传统文化”。这与韩军新语文教育观的教学思想是相适应的。韩军,特级语文教师。1993年韩军老师呼吁语文教育离不开人文精神,就此引发关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的激烈讨论。1995年韩军老师提醒众人要注意科技带来的“萎靡化”,1998年再次提醒语文教育界要注意语文教育中“伪圣化、技术化”的问题,2004年韩军老师提倡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再一次引发百年来的白话和文言之争。韩军老师的“新语文教育”是在他不断钻研,不断思考,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适应时代发展的思想产物。韩军的“新语文教育”观是语文教育发展的自然产物,是建立在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的语言哲学基础上的。其本质是通过语言促进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和个性精神的构建。在阅读教学上提出“举三反一”的教学方法,提倡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通过反复诵读的教学方法取代过度分析的“科学主义”教学模式。在作文方面,提倡忠实于真实,遵从自由的召唤,进行自主创作,拒绝“伪圣化”。在20世纪末,全国对当时的语文教育模式产生质疑,从而引发了语文未来将如何发展的热烈讨论。对此问题,韩军老师通过对百年语文教育的状况总结出“语文教育的十大关系”。针对语文学科的“文”“道”争论,韩军提出“文就是道”的思想。强调传统教育方法的回归,即吟诵和积累;强调继承“五四思潮”,反对语文教育违背人性的发展。本论文以《韩军与新语文教育》、课堂实录以及他人对“新语文教育”观的研究为依据,发掘韩军“新语文教育”观对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教学评价的启示。本论文主要分四章。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介绍韩军新语文教育观的形成背景以及形成依据。第三章主要从“一个本质”,“两个回归”,“三个反对”和“六个理念”四个方面描述韩军新语文教育观的内涵。第四章是通过对韩军新语文教育观的了解从阅读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方法、作文教学方法以及语文教学评价探究其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启示,探究“新语文教育”观的深层内涵以及在现代语文教学实践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敬海英;;新课标视野下的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5年22期

2 赵本华;;新课程视野下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新要求[J];文学教育(下);2015年03期

3 蒙仁艾;;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分析[J];品牌;2014年09期

4 梅淑君;赖学军;;论韩军语文教育的“反技术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03期

5 韩利平;赖学军;;论新语文教育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年03期

6 陈玉红;;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J];学周刊;2012年27期

7 崔丽云;;浅谈初中语文教师的语言素养[J];学周刊;2012年17期

8 孙亦涛;;语文教师应重视自身人文素养[J];文学教育(下);2011年12期

9 曾定平;邹永祥;;新课程改革下初中语文教育评价观的转变[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03期

10 熊生贵;;新语文教育反“泛正解主义”[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秀榕;陈日亮和韩军文本教学解读的比较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2 黎雪梅;韩军文本细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晶;韩军“新语文教育”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

4 姜黎黎;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研究[D];延安大学;2014年

5 李茜;韩军朗读教学艺术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6 存少辉;韩军语文教育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秀贞;韩军“新语文教育”观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宏;韩军语文教学理论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曹峰奎;韩军“新语文教育”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坤;中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943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943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d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