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中国“诗教”传统与中学生“诗心”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16:52
【摘要】:我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古典诗歌所具有的情感性、想象性、音乐性等审美特性,对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现阶段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往往存在重字词释义,轻诗意熏染;重技巧辨析,轻品味感悟;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究等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诗心”,一方面要在教学内容上深入挖掘古诗词中的“诗教”资源;另一方面又要最大限度地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以“诗”的方式来教诗,让他们在感受诗歌意象,体味诗人情感,咀嚼诗歌语言中享受审美的愉悦,丰富情感、涵养心灵、完善人格,最终达成育人的目的。
【学位授予单位】:天水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3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军;;试论诗教的人文启蒙与创新奠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年16期

2 葛景春;;从古代诗教到当代诗教——诗教源流及其发展[J];中原文化研究;2015年02期

3 吴忠孝;;诗教:语文教育人文性建构的有效途径[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4 毕玉俊;;关于诗教传统的体认及现代性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4年13期

5 张柠;马列锋;;《诗经》,中国诗教的源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年01期

6 曹晓红;;诵读吟唱 诗教育人[J];现代教学;2013年Z2期

7 赵庆龙;;“诗教”:传统文学教育的当代启示[J];成功(教育);2013年02期

8 黄霞;徐晖;;谈孔子“诗教”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9 赵会莉;;论“诗教”的功能及实施途径[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靳健;;孔子诗教哲学与朱熹诗教哲学的比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宝;早期诗教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璐;先秦乐教到诗教演变问题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游;儒家“温柔敦厚”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3 龚婷婷;从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选录的古诗文篇目看“诗教”的现实意义[D];湘潭大学;2014年

4 王民;近二十年中华诗教传统研究述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廖毅斐;新课标指导下的诗教探究与成效[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6 余华琼;传统诗教的文化内涵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94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794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a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