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双学讲”教学模式探究
【学位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633.8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
(一)满足初中化学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二)农村化学教育现状的客观需求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实验法
第二章 “双学讲”的概念界定和可行性
一、“双学讲”教育模式概述
(一)“双学讲”教育模式的内涵
(二)“双学讲”教育模式的提出
(三)“双学讲”的教学原则和过程
(四)“双学讲”教学步骤分析说明
二、“双学讲”教学模式应用的可行性
(一)教学模式要符合学生认知的心理状态
(二)教学模式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感
(三)教学模式创设应具有情感性
三、“双学讲”模式应用的意义
(一)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加强学习
(二)增进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
(三)培养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主观能动性
第三章 “双学讲”教学模式应用研究设计与分析
一、研究的目标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过程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心理前测、后测比较
(二)学生成绩前测、后测比较
(三)师生访谈内容及结果分析
(四)研究结果分析与总结
第四章 农村初中化学“双学讲”教学模式应用案例
一、教学案例:《溶液的浓度》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的确定
(五)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二、教后反思
第五章 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双学讲”教学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一)在处理接受学习与探索学习方式关系上存在的问题
(二)信息技术观念问题
(三)缺乏正确合理的评价
二、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注重学生素养建立
(二)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
(三)改进对信息化认识的转变
(四)开展教师交流活动
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学维;;探析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06期
2 张矗;;浅谈初中化学的创新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年06期
3 李德勘;;对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八个实验的改进[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4 陈义云;;在初中化学实验中体现人文教育[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苏小翠;;有效开展初中化学分组实验的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9年30期
6 祁得成;;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化学实践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J];新课程(中);2019年05期
7 黄菊;;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年11期
8 刘倩玉;;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考点例析[J];数理化学习(初中版);2018年10期
9 冯金铃;李林;;初中化学中绿色化学教育的渗透策略的理性思考[J];科技资讯;2018年33期
10 帅佳宏;;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视角分析初中化学的教育价值[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淑清;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与课程标准一致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虹;新疆初中化学学业水平考试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19年
2 霍会娟;对初中化学优质课中师生互动行为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敏;初中化学“双学讲”教学模式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彭叶;“三序结合”视角下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分析与教学案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5 安娜;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化学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6 刘莹莹;初中化学信息迁移题解题失误的诊断性分析及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7 周鑫;基于“CUTE”原则下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8 陈颖朝;基于微粒观的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孟文娟;中学化学教学中学生微粒观构建的实践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年
10 衡慧;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和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54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85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