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运动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31 09:32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改进老师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让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运用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同时传统的教育教学也在可视化技术的发展下受到了又一次冲击,思维可视化脑科学的发展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提供了生理学上的理论基础支持。本研究属于物理教学研究的一部分,旨在通过在物理教学研究中引入思维导图,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培养人的结构化思维,为物理教学提供一种有效的表征工具,拓展老师的教学视野,帮助教师解决教学难和学生学习难的问题,同时还能够对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一定的补充和丰富。本文的课题研究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在知识可视化理论、脑科学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对思维导图的教学理论基础进行探讨和研究。并结合其含义、结构、分类,和思维导图跟概念图二者之间的区别,进一步对思维导图的内涵进行了分析研究,接着又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二,分析思维导图在物理教学中的教学功能,在分析高中运动学的知识特点和在物理教学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认识... 

【文章来源】:长春师范大学吉林省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运动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左右脑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智力,多元智力理论,核心词汇


图 2.2 多元智力思维导图根据多元智力理论的相关概念,人在智力上并不是只具备单方面的的能力,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仅限于学生的逻辑数理智力以及语言智力的培养,而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学习,实际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需要的智力也不是单方面的,实际生活中需要大家均全使用自身多方面智力进行各类现实问题的解决与处理。因此加德纳所提出的多智力理论使学生在全面发展过程中有了新的理论支撑[18]。运用思维导图方式来行教学,不仅可以将线条、色彩以及结构等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还能有的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进行培养;进行核心词汇提炼离不开学生语言能力的全发挥;利用思维导图,促使师生与生生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社交能力;学在进行思维导图绘制时,亦可对其多方面思维能力予以培养,对其将来智力多

思维导图,思维工具,辅助表,核心词


“心智图”或“脑图”。思维导图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以对信息的分类和分级为基础,围绕某个核心词这一中心主题展开,并在展开的过程中分出很多小的节点,在节点的四周又分离出很多的子节点,最终形成树状的网络图表。作为终极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可以用不同的图像、线条、色彩与符号等予以辅助表述,完整画面好似人脑构图布局着很多“沟”和“回”,见图 2.3 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概念图、思维导图教学应用若干重要问题的探讨[J]. 赵国庆.  电化教育研究. 2012(05)
[2]概念图、思维导图和思维地图的辨析[J]. 徐晨红,蔡亚萍.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0(11)
[3]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J]. 何露.  教育导刊. 2009(12)
[4]思维导图在我国教育领域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 侯建军,李海青.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09(04)
[5]知识可视化2004定义的分析与修订[J]. 赵国庆.  电化教育研究. 2009(03)
[6]概念图、思维导图和生物图表的辨析[J]. 陈欣.  生物学通报. 2008(10)
[7]思维导图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 林建才,董艳,郭巧云.  中国电化教育. 2007(10)
[8]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助性研究[J]. 杨凌.  电化教育研究. 2006(06)
[9]思维导图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 陈云辉,谢百治,赵丽.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01)
[10]关于“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调查研究[J]. 尚卫平,赵国庆.  信息技术教育. 2005(10)

博士论文
[1]基于思维导图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证研究[D]. 董博清.东北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电磁学规律教学研究[D]. 纪巧丽.湖南师范大学 2015
[2]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物理问题解决研究[D]. 焦欣欣.东北师范大学 2013
[3]思维导图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D]. 陈锋.福建师范大学 2013
[4]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D]. 张丽.上海师范大学 2012
[5]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综合复习中的应用研究[D]. 孟祥东.河北师范大学 2008
[6]思维导图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 严灿云.苏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493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9493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c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