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仪式与班级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06:27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之下,学生的发展是面向能力、人格、心理等多方面的发展,最终走向人的完善。班级作为重要的教育载体,学界展开了许多关于班级共同体的研究,但实证研究较少,本文将仪式作为班级共同体构建的一种力量,进行质性研究。另外,仪式本身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个体通过仪式感受生命中的重要时刻,获得秩序感和归属感。但班级中的仪式在展演的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阻碍了其教育功能的发挥。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一方面从理论论证仪式与共同体的关系,进而探究班级中的仪式与班级共同体的关系;另一方面,采用观察法,选取一所学校的两个班级进行班级仪式的实地调查,采用微观仪式的视角,对当前班级仪式的开展状况及其在班级共同体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最终提出相应对策。通过质化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本研究提出了如下研究发现和观点:首先,本研究认为仪式与共同体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共同体价值观的传递以及共同体纽带的维系需要仪式。同时,仪式明晰了共同体成员的身份,并激发共同体成员间的情感能量,仪式的性质也影响了共同体的性质。其次,在对仪式与共同体的关系进行探讨后,进一步聚焦到班级仪式和班级共同体的关系。从...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有关班级共同体的研究
        (二)教育中的仪式研究
        (三)仪式与共同体的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观察法
    五、概念界定
        (一)教育仪式
        (二)班级共同体
第二章 仪式在共同体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一、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仪式
        (一)共同体价值观的传递需要仪式
        (二)共同体纽带的维系需要仪式
    二、仪式对共同体的影响
        (一)仪式明晰了参与者的身份
        (二)仪式激发共同体成员的情感能量
        (三)仪式的性质影响共同体的性质
第三章 班级共同体及其建构发展的条件
    一、班级何以成为共同体
        (一)班级的育人价值体现了共同体的目标
        (二)班级的互动方式体现了共同体的交往形式
        (三)班级具备了共同体的精神特质
    二、班级共同体的特点
        (一)教育性
        (二)规范性
    三、班级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条件
        (一)完善的班级秩序
        (二)师生对班级的认同与归属
第四章 仪式于班级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作用研究
    一、田野地点概述
        (一)田野点的选择
        (二)田野点概况
    二、班级共同体中的仪式及其使用状况
        (一)班级中的课堂仪式
        (二)班级中的交往仪式
        (三)仪式化的物质摆设
    三、仪式在班级共同体形成与发展中的实际作用分析
        (一)仪式对班级共同体秩序的影响
        (二)仪式对班级共同体情感状况的影响
    四、班级共同体建构中仪式运用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仪式程序被简化,忽视了仪式对班级共同体的作用
        (二)仪式过程出现分层,弱化了班级共同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仪式类型较为单一,削弱了班级共同体的情感特质
第五章 如何有效发挥仪式在班级共同体建构中的作用
    一、发挥仪式的教育价值
        (一)建立完整的仪式程式
        (二)创设象征性的仪式符号
    二、完善仪式展演的过程
        (一)凸显班级共同体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形成序列化的仪式体系
    三、创建多样化的仪式类型
        (一)关注班级中的团结仪式
        (二)重视仪式化的班级环境建设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教育仪式话语的特点及其功能[J]. 许桂林,刘丙元.  当代教育科学. 2017(12)
[2]共餐:作为一种教育仪式的文化逻辑[J]. 凡勇昆.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16)
[3]传统课堂仪式的社会学分析[J]. 方朵.  教学与管理. 2017(04)
[4]特纳的仪式理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J]. 王荣,滕星.  民族教育研究. 2016(04)
[5]基于公正价值的班级共同体模式建构策略[J]. 李甜,黄乃祝.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02)
[6]伍尔夫教育仪式思想述评[J]. 孙丽丽.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7]论教育排斥的道德伤害[J]. 吕寿伟.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4(22)
[8]我国学校的教育空间与教育仪式现状及问题[J]. 王亚娟.  教学与管理. 2014(21)
[9]范·热内普“过渡仪式”理论述评[J]. 梁宏信.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10]日常生活的仪式与共同体的价值建构——从《舌尖上的中国》谈饮食文化的传播意义[J]. 张兵娟.  新闻爱好者. 2013(10)

博士论文
[1]幼儿园公共仪式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 缪学超.湖南师范大学 2016
[2]从排斥到承认[D]. 吕寿伟.南京师范大学 2012
[3]表扬与批评的意义[D]. 朱光明.北京大学 2008
[4]教育生活中的表演[D].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小学阶段少先队仪式教育研究[D]. 徐水婵.西南大学 2016
[2]学校日常生活的仪式研究[D]. 彭杰.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国家认同的建构:政治仪式视角下的9·3纪念阅兵[D]. 吴江龙.华东师范大学 2016
[4]校园仪式开展的实效研究[D]. 张丽丽.西南大学 2014
[5]大学仪式研究[D]. 李启波.南京师范大学 2014
[6]学校文化视角下的学校仪式调查[D]. 许娜.天津师范大学 2013
[7]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研究[D]. 鲍婷.陕西师范大学 2013
[8]仪式与认同[D]. 张称金.华东师范大学 2013
[9]社会学视角下小学课堂教学中的仪式研究[D]. 史宏杰.南京师范大学 2012
[10]班级共同体建设:学校德育优化的有效途径[D]. 王志海.江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29620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29620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8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