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6 12:28
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现代社会,无论是网络课程还是课堂教学都亟需合适的教学设计理论来提高课堂效率。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要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而成分呈现理论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学生接受程度高的优秀教学设计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成分呈现理论将知识进行成分分析后划分知识类型,依据不同的知识类型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指向性、针对性、有效性,可以较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使用“成分呈现”教学理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成分分析从而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促进教学任务的完美呈现。本文在对“成分呈现理论”进行详细学习的基础上,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方法对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以及成分呈现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进行“业绩-内容”矩阵划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了实例研究。研究结果:(1)从问...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成分呈现理论概述
第二节 业绩—内容矩阵分类
第三节 基本呈现形式
第四节 辅助呈现形式
第五节 不同情况及与其对应的解决办法
第六节 学习结果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第七节 展示成果的互相联系
第三章 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前期分析
第一节 问卷设计
一、调查假设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二、关于高中地理知识点成分划分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三、关于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四、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结果
五、结论
第四章 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对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识进行分类
第一节 事实类知识点
第二节 概念类知识点
一、记忆概念
二、应用概念
三、发现概念
第三节 程序类知识点
一、记忆程序
二、应用程序
三、发现程序
第四节 原理类知识点
一、记忆原理
二、应用原理
三、发现原理
第五章 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下的教学实践案例
第一节 “事实类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举隅
第二节 “概念类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举隅
一、记忆概念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二、应用概念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三、发现概念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第三节 “程序类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举隅
一、记忆程序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二、应用程序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三、发现程序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第四节 “原理类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举隅
一、记忆原理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二、应用原理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三、发现原理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知识点的分类
二、“成分呈现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的现状
三、“成分呈现理论”助力高中地理教学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成分呈现理论”可用于各个阶段的多学科教学
二、多种教学理论相结合进行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地理概念教学的误区与矫正[J]. 丁生军. 地理教学. 2016(09)
[2]谈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教学[J]. 丁蕾. 中学数学月刊. 2015(10)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研究[J]. 张治.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16)
[4]一种整合的三维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 刘树林,任翔.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4(01)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J]. 周燕军.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2(00)
[6]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J]. 闫胜利. 学周刊. 2013(30)
[7]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研究[J]. 吴凤文.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3(09)
[8]梅瑞尔“成分显示理论”对我国高校教学的价值与启示[J]. 李强,刘晓东.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5)
[9]试析汉语句式的互易性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汪宁. 语文学刊. 2012(23)
[10]研究新课标地理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复习有效性[J]. 周锦忠,刘恭祥. 考试周刊. 2012(62)
博士论文
[1]地理教学目标达成路径研究[D]. 刘学梅.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 邵志豪.东北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学生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 徐杰.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三种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D]. 蔡露霞.贵州师范大学 2017
[3]地理实践力视域下的本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杨灿平.云南师范大学 2017
[4]探究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戚文晓.聊城大学 2017
[5]PCK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 孙琳.河北师范大学 2017
[6]教材图像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龙略宸.华中师范大学 2017
[7]基于MeteoEarth的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开发探究[D]. 赵雪雅.华中师范大学 2017
[8]“PBL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 翟云霞.南京师范大学 2017
[9]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研究[D]. 杨妙.广西师范大学 2017
[1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活动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 代骏腾.西华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01113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成分呈现理论概述
第二节 业绩—内容矩阵分类
第三节 基本呈现形式
第四节 辅助呈现形式
第五节 不同情况及与其对应的解决办法
第六节 学习结果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第七节 展示成果的互相联系
第三章 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的前期分析
第一节 问卷设计
一、调查假设
二、调查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统计结果及数据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调查结果
二、关于高中地理知识点成分划分现状的调查结果分析
三、关于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现状调查结果分析
四、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结果
五、结论
第四章 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对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知识进行分类
第一节 事实类知识点
第二节 概念类知识点
一、记忆概念
二、应用概念
三、发现概念
第三节 程序类知识点
一、记忆程序
二、应用程序
三、发现程序
第四节 原理类知识点
一、记忆原理
二、应用原理
三、发现原理
第五章 基于“成分呈现”教学理论下的教学实践案例
第一节 “事实类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举隅
第二节 “概念类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举隅
一、记忆概念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二、应用概念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三、发现概念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第三节 “程序类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举隅
一、记忆程序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二、应用程序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三、发现程序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第四节 “原理类知识点”的教学实践举隅
一、记忆原理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二、应用原理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三、发现原理类知识点教学实践举隅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高中地理必修一(鲁教版)知识点的分类
二、“成分呈现理论”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使用的现状
三、“成分呈现理论”助力高中地理教学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一、“成分呈现理论”可用于各个阶段的多学科教学
二、多种教学理论相结合进行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地理概念教学的误区与矫正[J]. 丁生军. 地理教学. 2016(09)
[2]谈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探究教学[J]. 丁蕾. 中学数学月刊. 2015(10)
[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教学设计研究[J]. 张治.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5(16)
[4]一种整合的三维教学设计模式研究[J]. 刘树林,任翔.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4(01)
[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J]. 周燕军. 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论文集. 2012(00)
[6]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J]. 闫胜利. 学周刊. 2013(30)
[7]基于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策略研究[J]. 吴凤文. 英语画刊(高级版). 2013(09)
[8]梅瑞尔“成分显示理论”对我国高校教学的价值与启示[J]. 李强,刘晓东.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05)
[9]试析汉语句式的互易性及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 汪宁. 语文学刊. 2012(23)
[10]研究新课标地理高考试题,提升高三复习有效性[J]. 周锦忠,刘恭祥. 考试周刊. 2012(62)
博士论文
[1]地理教学目标达成路径研究[D]. 刘学梅.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D]. 邵志豪.东北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基于学生场独立—场依存认知风格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 徐杰.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三种教学方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D]. 蔡露霞.贵州师范大学 2017
[3]地理实践力视域下的本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 杨灿平.云南师范大学 2017
[4]探究式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戚文晓.聊城大学 2017
[5]PCK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 孙琳.河北师范大学 2017
[6]教材图像系统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龙略宸.华中师范大学 2017
[7]基于MeteoEarth的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开发探究[D]. 赵雪雅.华中师范大学 2017
[8]“PBL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D]. 翟云霞.南京师范大学 2017
[9]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地理教学应用研究[D]. 杨妙.广西师范大学 2017
[10]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活动教学实施策略研究[D]. 代骏腾.西华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001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001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