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初级中学家校共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诸城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5-22 06:54
  家校共育是基于家庭与学校之间合作基础上,双方更进一步地互相配合、融合与支持的过程,从而形成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合力环境。家庭的支持对于学校教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初级中学阶段,家校共育的程度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培养的效果。为此,积极开展家校共育的相关研究,探寻改进之策,推动家校共育发展,成为当前初级中学阶段教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全面呈现当前我国初级中学阶段家校共育的现实状况,发现在家校共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现实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本研究在梳理我国家校共育发展的相关研究之后,以系统生态理论为基础,以诸城市为研究范围,对城区六所初级中学的学生、家长以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部分家长、教师进行了现场访谈。研究结果发现,当前初级中学阶段家校共育的总体状况良好,家长对于家校共育的满意度在中等偏上水平,与此同时,家长对于家校共育的认知、参与、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家校共育组织涣散、共育渠道单一、共育内容狭窄、共育关系和谐不足、共育方式单向为主、共育管理机构欠缺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影响成因主要可以从宏观层面、中观层面以及微观层面分析:在宏观层面,包括了... 

【文章来源】:鲁东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学校教育亟需来自家庭的配合支持
        (二)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方式
        (三)家校共育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价值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问卷法
        (二)访谈法
    五、文献综述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家校共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问卷的设计与取样
        (一)问卷的设计
        (二)样本的选择
        (三)调查的实施
    二、家校共育的现状
        (一)家长眼中的家校共育
        (二)教师眼中的家校共育
        (三)学生眼中的家校共育
    三、家校共育的问题
        (一)组织松散、管理不善
        (二)渠道单一、时间仓促
        (三)内容狭窄、深度欠缺
        (四)挑剔居多、共育不足
        (五)单向为主、互动缺乏
        (六)管理机构欠缺、监督检查不力
第二章 影响家校共育发展的成因分析
    一、影响成因的调查结果
    二、影响家校共育的宏观成因分析
        (一)社会经济为家校共育提供时代环境
        (二)政策制度为家校共育提供基本框架
        (三)文化传统为家校共育提供关系模式
    三、影响家校共育的中观成因分析
        (一)家庭是影响家校共育的基础性成因
        (二)学校是影响家校共育的能动性成因
        (三)学生是影响家校共育的中介性成因
    四、影响我国家校共育的微观成因分析
        (一)积极成因
        (二)消极成因
第三章 我国家校共育的发展对策
    一、完善组织建设、提升家校管理水平
        (一)设置专门管理机构
        (二)组建发展家长学校
        (三)成立家校协调委员会
    二、吸纳社区参与、构建多元沟通渠道
    三、改革评价模式、扩展家校共育内容
        (一)调整学业评价内容
        (二)改革学校考核机制
        (三)扩展多元共育内容
    四、创建融合氛围、优化家校共育关系
    五、强化主体能力、增加家校多方互动
        (一)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二)培养家长合作技能
        (三)增强学生参与意识
    六、加强立法监督、履行主管部门职责
    七、开展团队建设、破冰家校陌生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家长调查问卷
附录 B 教师调查问卷
附录 C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D 家长访谈提纲
附录 E 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拇指”行动:指向幸福的家校共生体系——浙江省温州市实验小学家校合作机制体系的构建[J]. 孙洲,谢奕崇,祝伟娟.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11)
[2]谈谈班主任与家长合作问题[J]. 盛慧珍.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8(07)
[3]家校共育的组织转型与实践创新[J]. 孟纪军,沈霞.  江苏教育研究. 2018(10)
[4]家校合作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 卫立峰.  中国农村教育. 2018(06)
[5]基于微信平台的家校合作模式研究[J]. 陈富忠.  学周刊. 2018(11)
[6]试论“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J]. 侯继红.  学周刊. 2018(11)
[7]构建家校学习共同体,提升小学德育实效[J]. 何宝群.  福建教育. 2018(13)
[8]农村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J]. 刘新文,曹祎箐.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2)
[9]基于悦纳教育下家校合作的策略分析[J]. 潘秋连.  课程教育研究. 2018(11)
[10]新媒介时代的家校关系研究——学校多元治理的视角[J]. 白芸,孙启艳.  教学与管理. 2018(07)

硕士论文
[1]中学家校合作的问题透视与对策研究[D]. 姜超.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影响家校合作的家长因素研究[D]. 潘振娅.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张瑜.华东师范大学 2008
[4]我国家校合作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红.东北师范大学 2006
[5]中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何非.曲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011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011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1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