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中小学教师对待校园欺凌的外显和内隐态度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2 10:19
  校园欺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中小学,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形成阻碍的不良现象。近年来,随着校园欺凌的频繁发生,国家及教育工作者对校园欺凌的干预更加重视。作为校园欺凌的主要干预者,教师对于校园欺凌的态度决定了其干预的意愿和力度。因此,教师对于校园欺凌的认识和态度对于校园欺凌的干预策略制定就成了关键因素。国内关于校园欺凌中教师的内隐态度研究甚少,鉴于此,本研究主要考察中小学教师对校园欺凌的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差异及其差异背后的原因,以期为校园欺凌的干预提出更有效的策略。本研究采用AMP(情感错误归因程序)来考察教师对校园欺凌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采用随机抽样法,分别对10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最后获得以下结论:1、教师对校园欺凌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存在显著差异,但都呈现消极态度。且在内隐层面上对校园欺凌的三种类型态度无差异,而在外显层面上因欺凌的类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消极态度。2、教师对校园欺凌的态度与教龄显著相关,与性别部分相关,而与年龄、学历背景、任职学校、性格特质无关。3、教师对校园欺凌的外显态度比对校园欺凌的内隐态度更消极,二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分离。 

【文章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小学教师对待校园欺凌的外显和内隐态度的比较研究


不同类型词汇的内隐情感评估均值

词汇,内隐,情感,情感评价


图 4.2 不同类型的欺凌词汇内隐情感评估均值3.2 教师对于校园欺凌的外显态度的结果分析由描述性统计结果了解到,在外显 AMP 实验中,被试对欺凌词汇做出更情感评价(M=2.12 0.525),对中性词汇做出更积极的情感评价(M=3404)。

情感,均值,不显著,学校


图 4.3 不同词汇的外显情感评估均值显词汇类型与教师任职学校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2,97)=0.668,效应不显著,F(2,97)=0.031,p=0.97;外显词汇类型与教师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教育部:联合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J].   基础教育课程. 2018(03)
[2]新加坡:纪律当头,对校园暴力零容忍[J].   人民教育. 2016(11)
[3]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学生管理的可行性及路径分析[J]. 谭懿.  科技展望. 2015(18)
[4]测量内隐态度的情感错误归因程序[J]. 任娜,佐斌.  心理科学. 2012(02)
[5]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综述[J]. 孟凡松,钟玉芳.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02)
[6]内隐联想测验研究进展述评[J]. 张珂,张大均.  心理学探新. 2009(04)
[7]个案工作在预防中学生言语欺凌行为中的应用[J]. 孙元,丁彩红.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9(06)
[8]内隐关系评估程序:内隐态度测量的新方法[J]. 王沛,王凯.  心理科学. 2009(03)
[9]应用内隐联想测验的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新进展[J]. 苟雅宏.  社会心理科学. 2008(05)
[10]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的述评与展望[J]. 冯维,黄金凤.  中国特殊教育. 2008(02)

硕士论文
[1]大学生对婚外恋现象的内隐及外显态度的实验研究[D]. 杨慧敏.河北师范大学 2009
[2]内隐测量与外显测量一致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 齐玲.武汉体育学院 2008
[3]中小学教师对学校欺负行为的认知及其应对研究[D]. 张可.河北大学 2004
[4]社会认知中内隐态度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吴明证.华东师范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296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3296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6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