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梁启超新民思想对中学历史公民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6-19 14:10

  本文关键词:梁启超新民思想对中学历史公民教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梁启超提出“新民说”这一思想,旨在对当时大众进行改造。首先,梁启超对新民的必要性、急迫性和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此基础之上,梁启超提出其新民的目标期望,梁启超希望能够实现开民德、启民智、促民力。其新民观念影响下的史学观念,无处不见其开辟创新之处,他批判封建的、以君史为核心的旧史学,提出新的史学目的、内容、方法观以建立一新史学。通过对课标、教材、实践三个层面考察,发现当今历史教育在公民教育方面存在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些许问题。课标层面过于重义务轻权利、重公德轻私德;课标对历史学科公民教育的相关内容及水平层次的表述不够清晰明了。教材虽基本体现了课标的要求,但在呈现时存在脱离学生生活、混乱零散、缺乏形象性等问题。起统领作用的课标及作为实施教育载体的教材在公民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操作实践也出现些许问题。梁启超新民思想对当今历史学科的公民教育方面具有启示借鉴作用。首先,发挥学科作用,彰显公民教育。其次,结合学科特点,发展公民教育。第三,采取恰当方法,落实公民教育。
【关键词】:梁启超 新民思想 中学历史 公民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33.51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8-10
  • 二、研究现状综述10-12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12-13
  • 四、创新与不足13-14
  • 第一章 梁启超新民思想的主要内容14-22
  • 第一节 “新民为第一急务”:新民的原因分析14-16
  • 一、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14
  • 二、拯救国民品格的需要14-15
  • 三、解救民族国家危机的需要15-16
  • 第二节 “为一国民之资格”:新民的目标期望16-19
  • 一、开民德16-17
  • 二、启民智17-18
  • 三、促民力18-19
  • 第三节 “欲创新史学”:新民的实践途径19-22
  • 第二章 中学历史公民教育现状分析22-36
  • 第一节 课标层面的分析22-28
  • 一、对课标中公民意识教育目标的分析22-24
  • 二、对课标中公民道德教育目标的分析24-25
  • 三、对课标中公民能力教育目标的分析25-27
  • 四、历史课标在公民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27-28
  • 第二节 教材层面的现状分析28-32
  • 一、教材中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28-29
  • 二、教材中的公民道德教育内容29
  • 三、教材中的公民能力教育内容29-31
  • 四、历史教材在公民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31-32
  • 第三节 教学实践层面的现状分析32-36
  • 一、历史课公民教育问题落实情况调查结果统计32-33
  • 二、历史课公民教育问题落实情况调查结果分析33-36
  • 第三章 梁启超新民思想对中学历史公民教育的启示36-45
  • 第一节 “新民”目标新期望,,彰显公民教育36-38
  • 一、通过历史学习的过程实现公民意识的培养36-37
  • 二、通过丰富的历史事件实现公民道德的塑造37
  • 三、通过历史思维能力的训练实现公民能力的锻炼37-38
  • 第二节 “新民”途径新拓展,提升公民教育38-41
  • 一、精选 “生人本位”之内容38-40
  • 二、遵循 “个人自立”之原则40-41
  • 第三节 结合学科特点,落实公民教育41-45
  • 一、结合内容的丰富性,增长公民智识42
  • 二、结合故事的感染性,塑造公民道德42-43
  • 三、结合功能的资鉴性,萌发公民意识43-44
  • 四、结合逻辑的严密性,培养公民能力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49-50
  • 附录50-52
  • 致谢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少良,彭庆红;大学生 公民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求索;2001年04期

2 周松华;对学生要进行公民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02年02期

3 叶长茂,谢舒潇;网络时代下的公民教育与环境建设[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洪明,许明;国际视野中公民教育的内涵与成因[J];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5 付轶男;俄罗斯公民教育概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朱琳;世界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7 李慎之;公民教育之必要[J];教师之友;2003年06期

8 赵明玉;法国公民教育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公民教育的价值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10 何晓芳;澳大利亚公民教育概观[J];外国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刚;;国际视野中的公民意识与公民教育[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2 单文经;;澳门公民教育简史[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撷影(2006年6月·香港)[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香灼玑;;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开幕词[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雄;;公民教育:新的起点与探索——2005年中国内地公民教育现状概述[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蓝维;;公民教育的社会背景与实践要素分析[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谢文;;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教育是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达仕;;纵论公民教育的基本取向[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彭敬慈;;推动公民教育,从何人手?[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谢均才;;公民社会与政府,相生相克:香港推广公民教育的经验[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民教育推进成效显著[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 杨启华;转型期公民教育问题引发专家关注[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周敦文;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公民教育[N];湖北日报;2008年

4 皓夫;江苏省“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项目介绍[N];江苏教育报;2009年

5 鲁军 杨雅彬 中国文化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建立公民教育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李瑞兰;应该大力倡行公民教育[N];天津教育报;2011年

7 杨云香;公民教育要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N];人民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石影;用公民教育成就素质教育[N];遵义日报;2011年

9 李友唐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美国的“公民教育”[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大学教师 齐问;严管须运行于公民教育的环境中[N];东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姬振旗;20世纪80年代以来英国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朱志萍;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视域中的积极公民身份培育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3 苏守波;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轶男;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8 崔贞姬;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与公民教育[D];吉林大学;2007年

9 赵明玉;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公民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敖洁;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海霞;2007年英国公民教育改革及其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2 薛艳芳;网络时代的公民教育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3 潘莉;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考察[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仲柳靖;我国现阶段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问题与对策[D];扬州大学;2008年

5 张鹏燕;香港学校公民教育的演进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吕宏倩;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7 吴利运;英国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于永梅;全球化视域下的公民教育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9 杨倩;美国公民教育理论(2000-2010)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1年

10 岳书杰;澳大利亚中小学公民教育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梁启超新民思想对中学历史公民教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2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462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