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课题申请_初中德育处与教导处_《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本文关键词: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北师范大学》 2011年
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研究
段婷婷
【摘要】:德育作为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日益成为我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人的一生包含着诸多方面的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品德教育是众多教育体系范围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一种教育,对人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生活本身就是德育的内容和途径之一,是道德养成的基石,因此探索德育生活化是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和实施,初中生的主体性意识日益提上工作日程,同时呈现出了诸多围绕初中生的社会生活进行道德教育的研究和论述。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中,初中德育生活化出现了德育与生活脱离的现象,过分注重单向灌输,轻视双向互动,重视初中生的道德传授,忽视初中生的实践活动,使得德育生活化流于形式。如何有效地使理论的道德教育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去,如何提高德育的生活化,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难题。 本文的框架结构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进而确立文章的研究方法,对涉及的相关的概念予以界定。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理论基础。人们经常把提高个人的道德素质归为德育教育的核心部分,而围绕人的道德品质的研究也成为德育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因此本章通过系统阐述生活教育的理论观点、现代德育价值观的观点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框架支撑,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初中德育生活化展开现状的分析。初中德育生活化在发展中取得一系列的成就,但是在实施中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使得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出现了些问题和困惑,比如说德育的评价方式过分看重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对作为个体的价值如何有效实现的问题置之不顾;教学内容过分看重德育课程传授的过程,而对生活实践活动漠不关心;教学方式过分看重学校自身的教育方式,而对家庭和社会教育方式产生疏离;教学的过程过分看重教师的单向灌输过程,而对师生之间的多向互动产生了一些偏差;教学评价方式过分看重教师的显性评价方式,而对比较关键的隐性评价方式存在着一定的漠视。面对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以研究者的身份对问题进行清晰梳理,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影响要素,进而提出解决之策。 第三章制约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因素分析,以初中方面的影响、社会环境方面的影响和初中生自身方面的影响为划分维度,进行因素方面的细化和划分,由于受当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西方价值观念异化,大众传播弊端的影响,学校系统中有关德育方面的的内容、方法、目标以及评价方式各个部分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学生主体性地位下降,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自我教育的行动,滞缓了德育生活化的进程,影响了德育生活化。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如何提高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的对策。初中德育生活化的研究和对策探悉都可以说是一种需要集体探索的系统化工程,需要包括学校、家庭和初中生个人等各个方面的精诚合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论文提出的主要对策是:从提高德育工作水平上开展工作,发挥德育目标统领生活的作用;有效地缔造出一种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联动的需要情感来陶冶生活的情境;初中生从提高自身素质出发,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强化道德养成教育。 希望通过初中德育生活化的研究,为今后开展德育进生活工作提供些许的裨益。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3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满利;;德育生活化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9期
2 ;德育何为——鲁洁教授访谈录[J];中国德育;2006年02期
3 宫英海;;德育生活化的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鲁洁;;德育课程的生活论转向——小学德育课程在观念上的变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3期
5 何庄;;德育生活化理念概说[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赵惜群;;德育生活化模式构建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7 王宝林;;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0年19期
8 吴政;吴娜;;学校德育生活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J];教学与管理;2011年03期
9 张忠华;提升德育实效的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6期
10 仲小燕;;论德育生活化与生活德育化[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飞扬;我国中学德育文化重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芳;经济全球化与我国中学德育建设[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刘晴;德育生活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月;;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廖秀华;;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3 肖顺武;;试论民法意思自治理念之嬗变——基于民事主体视角之解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卢帮明;《汽轮机设备与系统》教改的探讨[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5 赵含韫;社会互动视野中的新型师生关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谈儒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教育的两种改革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郭校文;吴玲;;从历史变迁与思想分野看儿童读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何长辉,秦裕芳;陶行知教育革新观探析[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家良;;参与体验促感悟 构建德育新模式[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肖绍明;;教育学的话语分析转向[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杨波;;新形势下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学前教育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邓万生;;立德践行,学会做人,育合格中职生——承国学精华,行“五讲、四美”,创“八无”班级,做“四有”中职生[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涛;肖平;;人性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思考[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7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龙佳解;蒋晓东;欧庭高;;论杜威的科学划界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9 单中惠;;赵祥麟与外国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张建仁;;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曹立新;思想政治工作情境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二玲;图画故事书翻译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4 彭姗姗;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与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宇;大连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选项课开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谢丽丽;当代大学生和谐心态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张福英;黑龙江省青少年道德认知发展及德育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慧;梁红;;主体性德育与大学德育的有效性[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5期
2 焦焕章,徐恩芳;关于国外学校德育的若干考察──兼谈对我们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5年05期
3 王冬桦;东西方道德教育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4 何国清;论我国道德教育及其机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陈言贵;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6 刘太恒;论中国传统道德的当代价值[J];道德与文明;2000年01期
7 陈勇;全球性与民族性:21世纪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视界和维度[J];道德与文明;2000年05期
8 侯尚智;经济全球化:新的机遇和风险[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01期
9 宋艳;回归生活世界的学校道德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4年04期
10 苏振芳;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世敏;道德教育文化引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立仁;德育价值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章龙;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超良;制度德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来金;全球化视野下的民族文化[D];中国人民大学;2001年
7 王长乐;自主性德育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0年
8 庄江山;制度的哲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雅静;闲暇:延伸德育生活化的空间[J];思想.理论.教育;2005年Z2期
2 剧凤书;马志忠;;感恩教育——高职德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8期
3 李创斌;蔡建昌;;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榆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张庆;;学校开展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年07期
5 陈言贵;德育“无痕”——走向生活化的德育[J];滁州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6 周泽福;;浅谈如何实现品德教育生活化[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年01期
7 黄明 ,林荣学;归去来兮——来自威海市长征小学的德育报道[J];山东教育;2004年Z1期
8 褚克平;;用物理学史实施德育[J];教育教学论坛;2010年31期
9 亓凤香;;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创新[J];教育探索;2010年09期
10 万妮;;浅谈初中学生“触网”心理视角与网络安全德育的个性化[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燕;;“情商”概念在德育中科学渗透的意义[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2 钟涛;高宏锐;;科学课上进行德育,我这样做[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3 周明远;夏谊;;高一学生身心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德育思考[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4 张军英;;德育在培养大学生优良品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王仕民;;论德育政治功能的发展[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杨在明;;一次误会引发的德育思考[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保红;李力;;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看德育要强化的几个观念[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沈晓勤;;在德育中闪烁学生的主体之光[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邹丽萍;;信息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与高校德育发展新趋势[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李大伟;张雪梅;;建立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搭建中职德育新舞台[A];中国职教学会德育教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阳 谢雨芬;[N];湘潭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修孟青;[N];大连日报;2009年
3 记者 沈雪梅;[N];南通日报;2008年
4 泰州市朱庄中学 周奎松;[N];江苏教育报;2010年
5 孙建业;[N];辽宁日报;2002年
6 驻沪记者 张莉;[N];医药经济报;2008年
7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刘惊铎;[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高树林 通讯员 余志萍;[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9 康县大南峪学区教师 陈文月;[N];陇南日报;2009年
10 詹自飞 特约通讯员 李飞;[N];解放军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韩玉;德育的关怀:迈向教师的意义世界[D];西南大学;2010年
3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洪燕;中国传统“道德”内涵的现代解读与转换[D];西南大学;2010年
5 董蕾;邓小平德育思想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王倩;媒体时代大、中学生处理暴力和色情信息的德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董宇艳;德育视阈下大学生情商培育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8 隋子辉;“无产阶级政治”指导下的北京市中小学教育(1949—1966年)[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9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沈晓敏;对话教学的意义和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郁蓓蓓;德育生活化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情境创设[D];苏州大学;2010年
2 宋建光;中学以人为本德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玲玲;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德育过程中的功能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4 吴丹;中学校园墙面文化德育主题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刘向宇;我国青少年休闲德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新天;美的德育初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刘洋;德育生活化—新世纪学校德育的发展趋势[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闫茹;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学校德育的应对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郝俊宇;试论中学德育的有效途径——主体德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家宁;论和谐教育思想在德育中的运用[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初中德育生活化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3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6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