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教育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师课程能力生成的重要路径

发布时间:2017-08-28 16:29

  本文关键词:教育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教师课程能力生成的重要路径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课程能力 教育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结构 深度学习


【摘要】:教师课程能力不足是制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重要因素。开展教育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课程计划和课程价值的领悟力,以及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创造力,是教师课程能力生成的必然选择和可行路径。为促进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课程能力的生成,学校需要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完善,提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的准确定位。
【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教师课程能力 教育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课程结构 深度学习
【分类号】:G632.3
【正文快照】: 师的课程能力本质上是一种创生课程的素进行教育目标的分析与设计,是教师课程能力的生 教养,在我国即是教师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成过程,并且是其课程能力生成的重要路径。调研表明,地方课程和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一种教师的课程“能力有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钢;;课程与教学:一种重要的学校文化软实力——全面建设学校课程能力的有关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吴惠青,刘迎春;论教师课程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3 陆旭东;教师的课程权利为何难实现?[J];中小学管理;2005年02期

4 张二庆,马云鹏;教师素质是成功实施新课程的关键[J];教育探索;2005年11期

5 赵永磊;;教师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曹科岩;龙君伟;;论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角色和任务[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0期

7 黄敏;于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程能力现状分析[J];教育探索;2007年04期

8 曹科岩;龙君伟;;论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角色和任务[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9 郭元祥;;学校课程制度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10 吴孝松;李年春;;课程整合与优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希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素质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2 郑国锋;;浅谈新课标下课程整合的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周君雅;;培育课程能力 凸现学校课程的地方特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任清红;罗康武;杨天会;;子课题总结报告⑤ 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相互关系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钱坤南;;校长课程领导力不足的成因及提升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和学新;学校课程开发呼唤课程制度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o7;校本课程本土化的积极探索[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o7邋何珊云;亟需建立和完善校本课程审议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江苏省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肖林元 李亚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要做哪些“功课”[N];中国教育报;2014年

5 姜堰市第二中学 董健;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提升实施新课程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 田保华;教师即课程[N];中国教师报;2011年

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沈峰;为课程建设提供专业支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钱小龙 汪霞 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借鉴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与课程能力建设的国际经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9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崔允o7;校本课程有哪些开发类型[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姜堰市第二中学 董健;创新教师发展机制 提升实施新课程能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华;课程权力:从冲突走向制衡[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世红;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治高;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苏琳;农村初中教师关系网络与课程能力关系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3 耿秀丽;论教师课程能力的提升[D];河南大学;2009年

4 何玉凤;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文;校长课程领导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桂萍;徐州市H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

7 鲍春雨;美国生涯集群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8 王红岩;大陆语文新课标与港澳台相关课程文件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王大芳;论教师即课程开发的主体[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史丽晶;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484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484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b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