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初中教育论文 >

交际法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30 10:26

  本文关键词:交际法在中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交际法 动机 教材 课堂教学 技能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但近几年来,由于高等院校和普通高中的不断扩招,民办学校办学力量的日益增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并直接导致学生的入学分数一再下降。中专学生普遍英语成绩不够理想,词汇缺乏,语法知识薄弱,口语表达能力差。不仅如此,他们自身也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不愿意,不敢也几乎不会在课堂上用英语交流。 为实现中职课标的英语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听说读写的训练,适当深化语言,提高交际能力,向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在尝试了几种不同的英语教学法之后,笔者认为,在中专英语教学中使用交际法有其特有的优势。从理论上讲,交际法教学的核心是交际功能,注重培养交际能力是该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和教学原则。根据交际法教学原理:在交际课堂中,学生能获得更多在交际语言环境中使用语言的机会,处于更为积极主动的中心地位,是交际活动的主体。这种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并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由于中专生没有升学压力,课时充裕,也给教师在课堂展开交际活动提供了条件。教师可充分利用语法相对浅显,语言功能较为突出的中职教材,为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语言环境,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大量接触,反复使用和充分实践,为切实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能力。 学习外语,听、说、读、写几方面训练是相辅相成的。从英语教学整个过程来看,听说读写四项技能必须综合训练,不可偏废。作为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关系是紧密相连,互相促进的。听和读是领会、吸收的过程;说和写是表达和应用的过程。领会和吸收是基础,表达和应用是提高。在中专听力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课前的隐性交流,培养学生掌握好“预期、猜测、抓住要点和连贯记忆”的学习策略,采用不同活动方式导入教学,进行教学和完成教学。在口语教学中, 教师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活动型”原则和互动原则,通过机械操练,含义操练和交际操练相结合开展各种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锻炼学生的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在教学任务完成后,展开其他技能训练,
【关键词】:交际法 动机 教材 课堂教学 技能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H319.3
【目录】:
  • 摘要(中文)5-7
  • 摘要(英文)7-9
  • 1. 导论9-17
  • 1.1 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与现状9-10
  • 1.2 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材料对比10-12
  • 1.3 中专学生入学情况分析12-13
  • 1.4 中职学校英语教学要求13-14
  • 1.5 解决矛盾,寻找最佳教学法14-15
  • 1.6 本文的思想和方法15
  • 1.7 本文的结构15-17
  • 2. 交际理论17-28
  • 2.1 交际法语言教学的背景17-21
  • 2.1.1 起源:交际能力的提出17-19
  • 2.1.2 发展:交际法的形成19-20
  • 2.1.3 交际法教学的特点20-21
  • 2.2 影响交际法教学的因素21-28
  • 2.2.1 动机21-23
  • 2.2.2 教材23-28
  • 3. 交际法在中专教学中的应用28-46
  • 3.1 听说读写的关系28-29
  • 3.2 听力教学29-34
  • 3.2.1 注意课前隐性交流30-31
  • 3.2.2 培养学生听力策略31-32
  • 3.2.3 听力教学基本模式32-34
  • 3.3 口语教学34-42
  • 3.3.1 教学原则34-36
  • 3.3.2 MMC 操练体系36-37
  • 3.3.3 口语教学中可以开展的各种活动37-42
  • 3.4 阅读教学42-46
  • 3.4.1 交际法在阅读理解教学中的含义42-43
  • 3.4.2 中专阅读教学的特点43-44
  • 3.4.3 阅读教学基本模式44-46
  • 4. 教学结果46-50
  • 5. 结论50-51
  • 6. 参考书目51-54
  • 论文独创性声明54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54-55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雪;综合教学法在泰国中学汉语教学中的应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758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758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b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