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辑、空间与限制
本文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的本土味:逻辑、空间与限制
【摘要】:校本课程开发15年,散发着浓郁的"学科味""教材味",各类学科型"校本课程"大行其道。从逻辑上讲,强调本土味是解决本土教育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教育生活化,催化有意义学习,影响文化化人,调节国家课程与地方文化的互动进而促进知识学习。就空间而言,国家课程政策层面的"校本课程"开发,注重体验性,淡化学科性,需要扎根本土联结地方知识,以满足学生兴趣与个性化发展需求;非政策层面的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或国家课程校本转化,通过本土味的滋养,使国家课程实施更接地气,为学生生活经验的发掘与运用提供可能,有助于国家课程教学基于经验并通过经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本土味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地方文化融入国家课程校本调适与创生的实践模式研究”(DHA120224)
【分类号】:G632.3
【正文快照】: 在艺术家的创作旅途中,本土味往往令其难以忘怀,有些甚至是他们创作的追求或根基。诚如罗尔纯感受的那样:“当我踏上红色的乡土,看着高低起伏的丘陵和散布在丘陵之间的错落的房舍,感情一下子拉回到这种熟悉的乡土上来,如果说艺术上也有‘根’可归的,我想我的‘根’应该归在‘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方林;乔莉莉;李宝庆;;农村教师乡土知识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5年2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永宏;;本土知识与人类学传统[J];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02期
2 李长吉;;论农村教师的地方性知识[J];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方林;农村教师乡土知识的现状调查[D];西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刚平,王策鸿;我国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及其意义[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背景、进展及现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3 丁钢;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 曾庆伟,刘志;试论校本课程开发面临的困难和对策[J];山东教育科研;2001年05期
5 吴惠青,郑和;个性化: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J];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2期
6 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观点和理念[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7 阳泽,刘电芝;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模式与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1年03期
8 吴刚平;“新课程运动”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此消彼长及其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9 陆玉团;校本课程开发管窥[J];基础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10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评价的基本框架[J];集美大学教育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带来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2 罗桂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长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吴明辉;;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贺亚丽;张瑞瑶;;校本课程开发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袁才方;;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范式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姜绍强;;山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7 郑卫中;;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8 吕晓燕;;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例析课时校本课程“食品保存巧方法”的开发[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李保平;;2013年全国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现场会暨全国第三届小学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教学模式博览会在河南济源邵原实小成功举行[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10 贺亚丽;张瑞瑶;;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期研究第一轮研究与实践工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o7;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郭颖新;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N];四平日报;2007年
3 广东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继飞;找寻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则与范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王斌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系教授;厘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六大误解[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单江新;浅谈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发展[N];伊犁日报(汉);2010年
6 拉萨市实验小学老师 阿旺曲珍;浅论校本课程开发[N];西藏日报(汉);2011年
7 吴刚平;背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主任 张們;校本课程开发三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张鹤银;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记者 王秀娟;城关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有声有色[N];铜川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金华;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景怡光;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3 周长虹;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吴运明;试论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建龙;农村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评析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金芳;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立全;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波;昆明市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许黄裳;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路明;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29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huzhongjiaoyu/829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