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教育学”学科规训的审辨性思考
本文关键词:“民族教育学”学科规训的审辨性思考
【摘要】:对"民族教育学"的学科规训问题进行学理探讨。从"民族教育学"与"教育人类学"学科规训的模糊辨识性追问前者的不可替代性,于定义和内核的勘定中获致答案;点明了"民族教育学"并非"有问无学"的事实,论证了学科规训眷注民族形式与民族特点的属性;对民族教育面临的文化抵牾、与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的驳接、"民族教育学"的现代化面向等问题逐一审辨,开出了基于学科规训的个性化的逻辑进路。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民族教育学 学科规训 审辨性思维
【基金】:贵州省省级重点支持学科——教育学“民族教育研究方向”项目编号:(JY2014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750
【正文快照】: 作为“民族教育学”的上位概念“民族学”,在中国的学科分类中是令人费解的事实。民族学被归置到法学门类之下,而人类学却被纳入社会学门类之下,学界内部认定的同一门学科(因命名而异)被人为地划分在迥然不同的学科门类,造成了学者在学科概念上的混淆。故“民族教育学”与“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跃;中国“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之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勇;;教育人类学的“成长”隐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2 张宏宇;;教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及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J];高教论坛;2010年09期
3 吴晓蓉;;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问题审视[J];教育研究;2012年05期
4 石翠红;;民族教育学与教育人类学:取代还是并存[J];民族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5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5期
6 李官;张婷婷;;我国民族教育内涵探析[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吴晓蓉;;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述评[J];民族研究;2010年02期
8 苏德;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11期
9 吴洪亮;;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审思:差异化视角[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5年04期
10 才让;;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以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为例[J];青春岁月;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嘎藏土买;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甘南藏汉双语教育[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张涛;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反思[D];西南大学;2012年
4 王婧;奥格布(John Uzo Ogbu)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李甜;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及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6 白芳丽;以库恩“范式”理论反思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7 李恬;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8 杨蕊;民族教育研究中的文化相对主义倾向评析[D];西南大学;2014年
9 单晓溪;斯宾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宝来;;关于构建民族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几个理论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东;近代学科规训制度的中国本土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陈学东;论学科规训的制度化安排[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别敦荣;;学科规训与大学教育功能[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王恩华;;学科规训制度在中国的形成及发展趋势[J];理工高教研究;2010年02期
5 胡弼成;蒋婷轶;陈小伟;;校长的学科规训在研究型大学发展中的作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年01期
6 刘亚敏;;被“规训”的学科规训理论:误读与重释[J];江苏高教;2012年04期
7 李晔;;被学科规训限制的专业学位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11期
8 侯怀银;刘楠;;论教育学学科规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3期
9 陈磊;宋燕;;近代中国体育学科的发展——基于学科规训理论视野的考察[J];浙江体育科学;2014年02期
10 李金奇;;学科规训本土化与中国近代学术转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学东;近代科学学科规训制度的生成与演化[D];山西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子真;学科规训视野中的地学学科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2 金永生;硕士生学术困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62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062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