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家长视角的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21 14:03
本文关键词:基于家长视角的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亲子教育 科普活动评价框架 亲子游戏活动评价 指标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是能够提升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内在动力之一。其中亲子教育越来越备受重视,亲子教育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着整个家庭的健康成长。亲子游戏活动是亲子教育的主要形式,幼儿园、科技馆等教育场所都已经开展了亲子游戏活动,但是,活动主体的不完整和交互性差等问题显现出来,从而使活动影响不大。根据调查,目前关于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体系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有必要对亲子游戏活动评价进行研究,建立评价体系。文章以科普活动评价框架为基础,对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探讨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第一部分,阐述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对本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对亲子游戏活动及其评价进行文献综述,主要介绍其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等要点以及进行支持的理论阐述。第三部分,进行基于家长视角的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体系的构建,首先对亲子游戏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进行阐述,并设计出亲子游戏活动评价的总体框架图。其次依据科普活动评价框架对亲子游戏活动评价的具体指标进行详细说明并重点研究,从而构建出基于家长视角的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体系应用个案研究,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数据的分析,来进行体系的应用和检验。第五部分,研究结论;根据基于家长视角的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向活动策划与组织者提出相应的提升家长满意的对策与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本研究通过对亲子游戏活动及其活动评价的理论进行概括与归纳,同时对家长进行采访。初步确定构成活动评价体系的3级指标,一级指标为基于家长视角的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二级指标为活动质量、活动教育价值、活动影响效果、活动影响因素指标,三级指标为将二级指标详细分类的20个指标,并将这20个指标解释为20个具体问项。最后,构建出基于家长视角的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评价指标体系。将设计好的问卷在H省科技馆亲子乐园进行现场发放并回收,对数据进行分类并编码,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首先对其进行Cronbach'S Alpha信度分析,数据表明,问卷整体信度为0.891,4个二级指标的Alpha值也都不低于0.7。然后通过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将原评价体系进行检验并完善,将原指标的20个三级指标修改为18个。再对其进行因子分析,最终结果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0.944%。其次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构建的评价体系的三级指标进行权重计算。最后提出提高家长对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满意度的建议。本研究所构建的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体系对我国科普活动评价体系和亲子游戏活动均能够提供有效建议。一方面能够丰富我国的科普活动评价体系的样式,使之更为细化,针对不同的科普活动的特点需要构建有不同的评价体系,更具备灵活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在亲子游戏活动开展方面,在关注儿童的基础上更要将家长与活动的组织策划者联系其来,不仅仅对科技馆也对其他教育场所开展的亲子活动均有所启示。
【关键词】:亲子教育 科普活动评价框架 亲子游戏活动评价 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8;G31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1 绪论11-14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12-14
- 1.3.1 研究内容、思路12-13
- 1.3.2 研究方法13-14
- 2 文献综述14-20
- 2.1 亲子游戏活动基本概念及特征14
- 2.2 国内亲子游戏活动、科普评价研究14-15
- 2.3 国外亲子游戏活动、科普评价研究15-17
- 2.4 我国亲子游戏活动主要存在的问题17-18
- 2.5 亲子游戏活动评价的理论基础18-20
- 2.5.1 儿童心理学理论18
- 2.5.2 亲子互动理论18-19
- 2.5.3 建构主义理论19
- 2.5.4 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模式19-20
- 3 评价体系的构建20-26
- 3.1 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体系构建原则20
- 3.2 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体系构建方法20-21
- 3.3 基于家长视角的科技馆亲子游戏活动评价体系21-22
- 3.4 评价指标解析22-26
- 3.4.1 活动质量指标22-24
- 3.4.2 活动教育价值指标24
- 3.4.3 活动影响效果指标24
- 3.4.4 活动影响因素指标24-26
- 4 评价体系的应用26-42
- 4.1 调查方案设计26-28
- 4.1.1 调查方案的思路26-27
- 4.1.2 调查问卷涉及与样本选择27
- 4.1.3 分析方法27-28
- 4.2 数据分析28-38
- 4.2.1 样本基本情况统计分析28-29
- 4.2.2 描述性统计分析29-30
- 4.2.3 问卷信度分析30-31
- 4.2.4 因子分析31-38
- 4.3 权重38-42
- 4.3.1 评价指标权重38-41
- 4.3.2 评价指标排序41-42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42-46
- 5.1 研究结论42
- 5.2 建议42-46
- 参考文献46-49
- 附录49-51
- 致谢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敏;郑念;;大型科普活动效果评估框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4期
2 马莉萍;;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现状调查与策略研究——以杭州市余杭区乔司街道幼儿园研究为例[J];学周刊;2012年32期
3 王凯珍;周志雄;桑凤英;刘秀梅;李琳;;北京市3~6岁幼儿家庭亲子体育游戏的现状[J];体育学刊;2010年10期
4 刘立民;;倡导亲子游戏的意义与策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朱效民;;30年来的中国科普政策与科普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12期
6 杨清明,赵东伟;论科学传播内容与机制的辩证统一[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侯静,陈会昌,陈欣银;在家庭自由游戏和智力任务游戏中亲子交往行为特征[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年01期
8 佘小琼;科技传播“失效”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尹兆鹏;科学传播理论的概念辨析[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06期
10 陈会昌,李冬晖,侯静,陈欣银;家庭游戏中的母亲控制策略与儿童顺从行为[J];心理学报;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1073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07373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