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江苏省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然而农业依旧长期保持着低迷状态,这无疑造成了许多农民放弃农业耕种,转而进入其他领域谋求生路。三农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怎样培育出技术、思想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解决传统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还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必然要求。农民素质的提高,将促使农业转型升级,推动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这样,“三农”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城乡经济才能得以协调发展。本文以江苏省沛县为视角,以具体县为例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研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参加培训前农民的素质和培训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当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进程,分析得出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和问题。最后结合国外职业农民的发展经验,并依据国内职业农民的培养经历,为沛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发展提出建议。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现代农业发展急需一批高质量的职业农民为论点,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梳理国内外有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容,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概述。把以农业生产或服务作为职业,自身具有较高的生产技术、经营能力、文化素质修养,能够充分利用市场规律,以获得经济收入为前提,并且能够得到社会尊重和认可的一种职业民,定义为新型职业农民。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大类型;培育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类、政企配合类、市场运作类三种主要模式;自2012年起连续三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有关怎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方针政策,这些方针中既有全局性的,也有具体的扶持和实施方案,都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第三部分首先介绍沛县的农业发展现状,并通过对400名农民调查问卷的方式,分别对沛县培训前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经营管理素质进行分析,发现培训前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存在一定的发展差距,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其次介绍了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从农民培育需求、工作开展情况、培育内容、培育方式、组织管理四个方面阐述,最后通过讨论发现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成效和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对美国、法国、日本三个对职业农民培育典型国家进行分析,分别总结了每个国家的经验,然后提出我们可以借鉴的主要方面。第五部分根据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沛县目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对发展沛县新型职业农民的对策建议。本文对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发现:首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具体表现在农民的增收能力有所提高,市场意识增强以及专业化技能的提高,由此可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是值得持续发展;其次,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识不到位、投入经费相对有限、政策扶持不明确、培育内容不全面、缺乏长效监督和培育对象主动学习意识差等问题。在一项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许多问题,不断借鉴经验克服困难是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下去必要前提,所以,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最后,三农工作需要各方面的相互协助才能发展,就调查发现,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工作适合长期发展,有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视角以宏观为主,缺乏具体实施情况的实证研究,并且对国家政策方面研究不足。为了更好的贯彻国家关于培育新兴职业农民的方针政策,本文对国家关于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和资金来源分析研究,以争取更好的把握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方向;并且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落脚到实处,以具体的县为例,对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进行分析,考察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落实情况。
【关键词】: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1. 绪论13-23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的14
- 1.2.2 研究意义14-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20
- 1.3.1 国外发展现状15-17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7-20
- 1.4 研究方法及思路20-22
- 1.4.1 研究方法20-21
- 1.4.2 研究思路21-22
- 1.5 创新及不足22-23
-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概述23-37
- 2.1 新型职业农民概念23-25
- 2.1.1 新型职业农民定义23
- 2.1.2 新型职业农民特征23-24
- 2.1.3 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的区别24-25
- 2.2 新型职业农民类型25-26
- 2.2.1 生产经营型25
- 2.2.2 专业技能型25
- 2.2.3 社会服务型25-26
- 2.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26-27
- 2.3.1 专业大户26
- 2.3.2 家庭农场主26
- 2.3.3 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26
- 2.3.4 返乡农民工26-27
- 2.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27-32
- 2.4.1 政府主导类29-30
- 2.4.2 政企配合类30-32
- 2.4.3 市场运作类32
- 2.5 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分析32-37
- 2.5.1 国家政策32-33
- 2.5.2 资金来源33-37
- 3. 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分析37-53
- 3.1 沛县基本情况介绍37-43
- 3.1.1 沛县农业发展现状37-38
- 3.1.2 沛县现代农业发展出现的问题38-40
- 3.1.3 培训前的农民素质40-43
- 3.2 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43-48
- 3.2.1 农民的培育需求43-45
- 3.2.2 工作开展情况45-46
- 3.2.3 培育内容46
- 3.2.4 培育方式46-47
- 3.2.5 组织管理47-48
- 3.3 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取得的成效48-49
- 3.3.1 农民增收能力有所提高48
- 3.3.2 市场意识增强48-49
- 3.3.3 专业技能得到提升49
- 3.4 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要问题49-53
- 3.4.1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识不到位49-50
- 3.4.2 培训经费来源渠道单一50
- 3.4.3 对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不明确50-51
- 3.4.4 培育内容不全面51
- 3.4.5 缺乏长效监督机制51
- 3.4.6 培育对象主动学习意识差51-53
- 4. 国外职业农民培育及经验借鉴53-60
- 4.1 典型国家的职业农民培育53-57
- 4.1.1 美国53-54
- 4.1.2 法国54-56
- 4.1.3 日本56-57
- 4.2 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借鉴57-60
- 4.2.1 以法律手段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57
- 4.2.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实行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57-58
- 4.2.3 充沛的资金支持58
- 4.2.4 完善的培育体系58-60
- 5. 完善沛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60-66
- 5.1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组织领导60-61
- 5.1.1 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责60-61
- 5.1.2 完善工作运行机制61
- 5.2 优化培育环境61-63
- 5.2.1 加快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61-62
- 5.2.2 拓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投入渠道62
- 5.2.3 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扶持政策62-63
- 5.3 完善培育体系63-64
- 5.3.1 进一步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工作63
- 5.3.2 丰富培育内容63-64
- 5.3.3 加强培育监督64
- 5.4 转变传统观念64-66
- 5.4.1 明确农民主体地位64-65
- 5.4.2 提升农民现代市场观念65-66
- 6. 结束语66-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71-74
- 致谢74-75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惠;;职业农民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03期
2 李惠;张梦蝶;;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改革的对策研究[J];职教通讯;2012年01期
3 秦威;;社会组织可以在职业农民培训中分得一席之地[J];学会;2012年04期
4 戴雪梅;陈兵红;;发展新型职业农民,提升职业学生务农意愿[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05期
5 魏言;;国外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启迪[J];农民科技培训;2012年07期
6 张爱华;;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年13期
7 程伟;张红;;国内有关职业农民研究的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22期
8 戴孝悌;陈红英;;职业农民培育理论研究述评[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34期
9 田妹华;;对苏州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23期
10 车明朝;;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全国农广校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座谈会在潍坊召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年3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付忠;为传统农民向职业农民转变提供坚实保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2 邓聿文;从传统农民到职业农民[N];中国经营报;2003年
3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吉文林;倾力培植江苏职业农民[N];新华日报;2011年
4 瞿长福;新型职业农民会是哪些人[N];经济日报;2012年
5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朱启臻;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N];农民日报;2012年
6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院长 赵邦宏;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思考[N];农民日报;2012年
7 中国农村杂志社社长 李文学;着眼未来 建设职业农民队伍[N];农民日报;2012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张晓山;我国应探索建立职业农民注册登记制度[N];东方城乡报;2012年
9 记者 李勇 刘彤;陕西:职业农民有当头[N];新华每日电讯;2012年
10 记者 胡佳逸;今年参加职训农民数创新高[N];苏州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慧静;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2 李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强社;论职业农民的培育[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3 何思源;职业农民培育典型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4 田贵平;天津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教育政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5 杨海;昆明呈贡新区建设中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蓓蕾;地方政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连辉;河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8 刘子通;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模式与路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9 赵宗峰;四川省崇州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5年
10 李蕴琬;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21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121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