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爸爸去哪儿》中的亲子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31 15:00

  本文关键词:《爸爸去哪儿》中的亲子语言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父亲 儿童 语言互动 爸爸去哪儿


【摘要】: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湖南卫视的亲子类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不仅进一步引发了全社会对父亲教育的热议,也提供了丰富的观察研究素材。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不同教养倾向类型的父亲在亲子互动中的语言使用情况,为优化父子语言互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本研究运用研究者自定义的教养方式编码系统与“交流行为目录(简略版)”(Inventory of Communicative Asts-Abridged,简称INCA-A)编码系统,将节目中所有的亲子互动语言进行量化,深入分析了:五位父亲在亲子语言互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教养倾向类型、言语行动类型,及不同亲子互动表现下,不同教养倾向类型父亲的语言表达形式,并配合分析了:儿童的言语倾向类型、亲子互动中语言表达的主动性,以及言语行动类型。研究发现,《爸爸去哪儿(第一季)》中的五位父亲分别属于偏重引导、说服型父亲,偏重情感与生活交流型父亲,偏重儿童成就提升型父亲,偏重正向情境交流型父亲,以及偏重直接表达型父亲。这五位父亲在亲子语言互动中也存在共性,主要表现为:(1)事务性对话比重较高;(2)主导性地位十分明确;(3)比较重视“情感交流”;(4)普遍忽视“鼓励独立”;(5)从不要求体罚孩子。研究结果加深了我们对父子语言互动的认识,为我们了解父亲与孩子语言互动的情况提供了管中窥豹的依据,能够引发我们进一步探索优化父子语言互动的方式。
【关键词】:父亲 儿童 语言互动 爸爸去哪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222;G7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4
  • 第一章 绪论14-17
  • 1.1 研究缘起14-15
  • 1.2 主要内容15
  • 1.3 研究意义15-17
  • 1.3.1 理论意义15-16
  • 1.3.2 实践意义16-17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7-28
  • 2.1 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17-21
  • 2.1.1 概念界定17
  • 2.1.2 关于教养方式的研究对象17-19
  • 2.1.3 关于教养方式理论的研究19-20
  • 2.1.4 关于教养方式的影响因素20
  • 2.1.5 关于教养方式的测量20-21
  • 2.2 关于亲子沟通的研究21-28
  • 2.2.1 关于亲子沟通的研究对象21-23
  • 2.2.2 关于亲子沟通理论的研究23-25
  • 2.2.3 关于亲子沟通影响因素的研究25-26
  • 2.2.4 关于亲子沟通语言的研究26
  • 2.2.5 关于亲子沟通的测量方法26-28
  • 第三章 研究设计28-35
  • 3.1 研究对象28
  • 3.2 研究问题28-29
  • 3.3 研究工具29-32
  • 3.3.1 针对父亲的编码系统29-31
  • 3.3.2 针对儿童的编码系统31-32
  • 3.4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32-35
  • 第四章 父亲在亲子互动中的表现35-97
  • 4.1 父亲的教养倾向35-42
  • 4.1.1 父亲A36-37
  • 4.1.2 父亲B37-38
  • 4.1.3 父亲C38-39
  • 4.1.4 父亲D39-41
  • 4.1.5 父亲E41-42
  • 4.2 父亲的言语行动类型42-49
  • 4.2.1 父亲A42-44
  • 4.2.2 父亲B44-45
  • 4.2.3 父亲C45-46
  • 4.2.4 父亲D46-47
  • 4.2.5 父亲E47-49
  • 4.3 不同互动表现下父亲言语行动类型使用情况49-92
  • 4.3.1 父亲A49-60
  • 4.3.2 父亲B60-66
  • 4.3.3 父亲C66-75
  • 4.3.4 父亲D75-84
  • 4.3.5 父亲E84-92
  • 4.4 本章小结92-97
  • 4.4.1 父亲在亲子语言互动中的共性92-93
  • 4.4.2 不同父亲在亲子语言互动中的特点93-97
  • 第五章 孩子在亲子互动中的表现97-114
  • 5.1 孩子的言语倾向类型97-100
  • 5.1.1 儿童A97-98
  • 5.1.2 儿童B98
  • 5.1.3 儿童C98-99
  • 5.1.4 儿童D99-100
  • 5.1.5 儿童E100
  • 5.2 孩子与父亲沟通的主动性100-104
  • 5.2.1 儿童A100-101
  • 5.2.2 儿童B101
  • 5.2.3 儿童C101-102
  • 5.2.4 儿童D102-103
  • 5.2.5 儿童E103-104
  • 5.3 孩子的言语行动类型104-111
  • 5.3.1 儿童A104-105
  • 5.3.2 儿童B105-106
  • 5.3.3 儿童C106-108
  • 5.3.4 儿童D108-109
  • 5.3.5 儿童E109-111
  • 5.4 本章小结111-114
  • 5.4.1 儿童在亲子语言互动中的共性111
  • 5.4.2 不同孩子在亲子语言互动中的特点111-114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114-129
  • 6.1 研究结论114-124
  • 6.1.1 父亲语言使用的共性114-116
  • 6.1.2 孩子语言使用的共性116-117
  • 6.1.3 不同教养倾向类型父子的语言使用特点117-124
  • 6.2 教育建议124-127
  • 6.2.1 充分进行“有意义”对话124
  • 6.2.2 鼓励提问与表达124
  • 6.2.3 积极进行情感沟通124-125
  • 6.2.4 鼓励成就与能力,淡化功利主义125-126
  • 6.2.5 引导控制,张弛有度126
  • 6.2.6 适当进行言语谴责126-127
  • 6.2.7 创设丰富的交流情境127
  • 6.3 研究局限127-129
  • 6.3.1 研究方法127
  • 6.3.2 研究内容127-129
  • 参考文献129-132
  • 附录132-135
  • 作者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135-136
  • 后记136-1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三修;;“时间都去哪儿了”是一种反思[J];晚晴;2014年Z1期

2 玲珑;;可爱兔去哪儿[J];小学生必读(低年级版);2013年09期

3 高翔;;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J];现代青年(细节版);2014年03期

4 陈曦;董冬冬;;时间都去哪儿了[J];琴童;2014年04期

5 王晓东;;为啥不拍[J];青少年科技博览;2014年07期

6 成向阳;;语文,去哪儿了[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年04期

7 ;你的时间都去哪儿了?[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4年05期

8 闽婷;;统计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J];中国统计;2014年04期

9 李湖江;;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J];素质教育大参考(A版);2014年04期

10 陈明宏;;你们的笑脸去哪儿了[J];成才与就业;2014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楠;惠商计划助“去哪儿”突破瓶颈[N];中国计算机报;2010年

2 肖辰;去哪儿网力推在线机票安全交易[N];经济日报;2012年

3 商报记者 程铭R,

本文编号:11225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11225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2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